2017年2月28日,美國海軍官方發布聲明,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戰斗群進入南海開始進行巡航。這是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上臺后,美國海軍首次在南海進行巡邏。你想知道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名字的由來嗎?你想了解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都執行過哪些任務嗎?跟隨田小川老師一起了解了解吧!
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名字的由來
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CVN-70)是美國海軍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三號艦,于1980年正式下水,是以卡爾·文森眾議員的名字命名的。卡爾·文森是最早洞悉核動力航空母艦對未來海權擴張的重要性,并積極推動此類艦船建造的重要推手。為了感念卡爾·文森眾議員對美國海軍的貢獻,軍方以他的名字為新建成的航空母艦命名,使他成為第一位非歷屆美國總統或軍事將領身份但卻獲此殊榮的人。1980年,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完工下水時,卡爾·文森親自參加了該艦的命名受洗儀式。卡爾·文森于隔年去世,享年97歲。

?卡爾·文森(左三)
卡爾·文森號航母執行過的任務
1982年3月13日,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正式服役并出海試航,并于1983年3月1日抵達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阿拉米達海軍基地。1984年10月14日,首次前往西太平洋執行任務前,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參加了美國與盟國舉行的“環太平洋-84”聯合軍事演習,并在之后的1985年1-4月在印度洋海域連續執勤達107天。同年,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的F-14/A型雄貓式戰機參與影片《壯志凌云》的拍攝。
1986年5月和6月,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參與了包括“環太平洋-86”在內的多次軍事演習;同年8月12日,它出海執行第二次海外任務,成為第一艘在白令海執行任務的美國航空母艦。1989年9月18日,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出海參加“環太平洋-89”演習,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演習。在整個演習期間,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游弋在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島之間,指揮一個由三艘航母組成的航母戰斗群,模擬應對發生在日本海和太平洋上的戰斗任務。
1994年2月17日,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駛往波斯灣支援美軍的“南方監視”軍事行動。同年8月5日,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上舉行了太平洋艦隊司令官交接儀式,并于8月17日返回阿拉米達海軍基地。1995年8月26日到9月3日,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參加了“Ke Koa”軍事演習,同時在艦上舉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結束的紀念儀式。儀式期間,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在夏威夷檢閱了該艦。作為紀念儀式的一部分,12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舊軍機在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上進行了起降表演。
1997年年初,由于阿拉米達海航站要在年內關閉,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的母港轉移至華盛頓州的布雷默頓軍港。1998年夏天,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前往波斯灣,途中參加了“環太平洋-98”軍事演習。1999年7月,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在普吉桑海軍船廠進行為期11個月的干船塢維修。趁著這次大修,美國海軍投入2.3億美元升級艦上的設備,而改裝后的暖車試航則一直持續到2000年才告一段落。
2000年以后的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
2001年1-6月,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為準備執行第12次海外部署,接受了嚴格的訓練。2001年7月23日,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前往波斯灣支援美軍的“南方監視”行動,但9月11日的恐怖襲擊卻突然改變了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的任務。為了對美國本土遭襲做出快速反應,美國政府命令正在印度洋上巡弋的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改變航向,駛往北阿拉伯海。
2001年10月7日,美軍開始了對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動”反恐戰爭,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艦載機率先發動空襲,對阿富汗境內目標實施空中打擊。在此后長達72天的反恐戰爭中,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上搭載的第11艦載機聯隊出動飛機超過4000架次。同年12月中旬,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結束在北阿拉伯海的部署返回布雷默頓。
2003年1月,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本應接受為期1個月的飛行甲板考核,但卻為了要參與伊拉克自由行動而延長執勤時間。2003年1-9月,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在海上進行了長達9個月的部署,活動范圍跨越太平洋和印度洋,其間先后在夏威夷、關島、韓國、日本、澳大利亞、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的港口停靠,進行休整和補給。因為在伊拉克自由行動中的戰績,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于2004年獲得了瑪喬麗·斯特雷特戰艦基金獎,以表彰美國太平洋艦隊中“最具戰斗精神”的軍艦。
2005年1月,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駛離布雷默頓,進行為期8個月的環球航行,并于同年9月開始在諾福克海軍船廠進行為期4年的大修。環球航行期間,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在波斯灣地區執行了對伊拉克自由行動的支持任務,并對新加坡、關島、巴林、阿聯酋、希臘和葡萄牙等港口進行了訪問;同年9月8日,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開始在諾福克的紐波特紐斯船廠進行綜合檢修。

?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上)與其他艦船
2010年3月,完成大修后海試的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重新服役,并于當年12月30日被部署至西太平洋地區,接替正在檢修的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執行前沿部署任務。
知識鏈接:
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為什么會被稱為“死亡之船”?
2011年5月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涉嫌策劃“9·11”恐怖襲擊事件的恐怖大亨本·拉登在其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附近阿伯塔巴德地區的住所內,被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突襲并擊斃,其尸體于次日進行海葬。據美國官員表示,拉登被擊斃后,其尸體被美國直升機直接運抵部署在北阿拉伯海的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上,于當夜進行了符合伊斯蘭教教義的海葬儀式后,裹著白布的拉登尸體被投入阿拉伯海中,這就是轟動一時的拉登海葬。消息傳出后,全世界為之震驚,宗教極端勢力也咬牙切齒地要為拉登報仇。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因執行了前所未有且高度敏感的海葬拉登任務而被稱為“死亡之船”,其所到之處很有可能成為恐怖主義報復的目標。
(田小川,航母專家,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科普作家,中國國防科普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