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 要 高校師德的建設比起對學生的培養來說更加重要,師德建設直接影響著高校培養人才的優劣,高校的質量不僅在于培養人才的數量而在于質量,簡單點說就是學生的素質培養高于能力培養,師德的建設決定著我國高校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就當前的價值多元化角度來講,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沖擊著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樹立,師德瀕臨崩潰的邊緣,建立新時代觀念的高校師德的本質與途徑是本文的重點,本文將圍繞這兩點展開闡述。
關鍵詞 價值多元化 高校師德 本源與路徑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教師是時代的傳承者,時代的發展需要教師來傳承才能夠繼續進步,師德算是一種隱形知識,學生無法在書本上得到師德的洗禮,卻深受師德的影響。對于高校來說,教師師德的建設是必須的,比起學生書本知識的教授更要注意的是學生素質上的培育,就教育本質而言,就是幫助學生成為一個各方面都成熟的人,不管是能力上還是精神上都要得到教育的洗禮,才能夠成為一位合格的社會人士,而這正是高校建設的本質。
1高校師德建設本質
1.1高校師德的建設本質
高校師德建設的本質其實就是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意識,使教師能夠全面地履行的職責,師德體現的是教師的思想覺悟,精神風貌,人格魅力及道德品質,這都是教師教學的根本。一定程度上來說,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不是教學能力而是職業道德意識,因為教師的本質是教書育人,學生能力上的提升固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學生精神層面上的教育,健全的人格培育遠勝于能力培養。教師能否教好學取決于師德,師德能夠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接受師德的培育,品行與人格不由自主地就會被影響,故而師德的建設是高校的首要任務。
2高校師德建設的路徑
2.1高校師德建設所面臨的困境
高校師德所面臨的困境主要來源于三大因素,(1)社會風氣,(2)教師本體,(3)評價制度,這三點因素嚴重限制高校師德建設,使其處于困境。當下社會的不良風氣沖擊著高校的辦學生態,這主要是由于部分人對物質的過分追求引起的連鎖反應,以“物質至上,唯利是圖”為主的價值觀,不僅嚴重違反了我國法規制度更加敗壞了道德風氣,從精神層面上嚴重影響著學生及教師,困住了高校師德建設;教師本體也影響著高校師德的建設,教師一直被認為是一份十分神圣的職業,這也造就了高標準要求,社會不良風氣的沖擊,享樂至上的主義致使部分教師更多地關注自我得失,僅僅將教師作為一份謀生職業,忘卻了教師最基本的職業操守,忽略了本身人格魅力及職業素養的提升。
2.2高校師德建設的途徑
從某種程度而言,高校師德建設的途徑其實就是對高校師德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換句話說就是對癥下藥。
(1)教師的價值觀教育,對于社會不良風氣,高校師德建設要做的就是倡導良性風氣,深入對教師進行社會核心價值觀培育,教師不僅要教育學生也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我能力,高校的教育要對師生同時進行,不僅是學生要適應時代發展,教師也一樣,教師的價值觀教育不僅會對教師心靈產生影響,更會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2)修正教師評價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師評價制度,是修補評價制度缺陷的最佳方式。要建立完善的教師評價制度,第一步就是找到評價制度的缺陷,目前教師評價制度更多地偏向了科研而不是教學,故而均衡教學與科研是首要的,這需要有關部門與高校的有機結合,針對高校教師的現狀進行對教師評價制度進行恰當調整,建立立體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使得評價更加的科學有效。
(3)提高教師的師德,大多數的高校教師之所以覺得教書不如科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利益,但這也從另一層面上反應出教師待遇的不足,教師的待遇比起其他行業,雖然有保障但卻沒有太多的起伏,如今社會的發展十分迅速,物質需求較于往昔來說高出許多,教師雖然是一份神圣的職業,但日常生活卻與常人無異,保證教師的基本保障是必須的。此外師德的要求不僅應該體現在教學上,更要體現在精神層面上,高校的師德建設要更多地關注教師的精神動向,要及時對教師的改變進行了解與改正,這樣才能夠進行長久的師德建設,而不是維持一時的良性風氣。
3結語
近年來高校師德問題總是被頻頻爆出,什么學術造假,剽竊學生論文成果,或是照本宣科死教書不育人,收受賄賂等,雖然這些現象不是代表全部教師,但這足以證明高校師德建設的不足。在如今價值多元化視域下,高校師德建設必須增強,才能夠改變如今師德現狀。
參考文獻
[1] 霍紅.我國高校師德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
[2] 張素.芻議如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師德建設[J]. 改革與開放,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