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在考生和家長的眼中,浙江大學顯然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好”大學。在羅校長您的眼中,浙大的“好”究竟體現在哪里呢?
羅建紅:要衡量一所大學好不好、一所大學的實力究竟怎么樣,需要從學校品牌、師資力量、基礎建設、科研實力以及畢業生社會認可度等方方面面進行深入地考查。 如果要具體談談浙江大學“好”在哪里,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一看。
一所“好”大學首先應該有較強的綜合實力。作為目前國內學科門類最為齊全的高水準大學,浙大的學科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十二個門類。浙大不僅學科設置“全”,更能做到學科發展“精”。依據ESI2017年3月公布的數據,浙江大學有18個學科進入了世界學術機構前1%,居全國高校第二;6個學科進入前1‰,居全國高校第一;7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00位,居全國高校第二;4個學科進入世界前50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好”大學,自然有名師大家云集于此,浙大也不例外。我們的教師隊伍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8人、國家“千人計劃”學者76人、文科資深教授8人、“97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等首席科學家41人、“長江計劃”特聘(講座)教授120人以及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16人。正是以齊全的學科門類、頂尖的師資實力作為奠基,一批具有開放性、國際化水準的高端學術平臺得以在學校先后建立。目前學校已建成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個。我們的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在98%以上,其中有超過60%的本科畢業生赴海內外名校繼續深造。
大學自然也要有大樓,一流的基礎設施是為了給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提供更多的實習場所。浙大共有7個校區,校本部坐落于紫金港校區,還擁有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以及海寧校區,學校圖書館總藏書量已達683萬冊,同時還建有7家高水平附屬醫院。
當下,世界日益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一流大學的學生理應具備國際化的氣質,建立國際校區的初衷正基于此。不同于傳統國際化辦學的“一對一”模式,學校的海寧校區采用的是一種“一對多”的全新合作辦學模式,即在一個校區內同時與多個國際一流的合作伙伴建立起若干個聯合學院。這是我們的探索,也希望成為一種突破。為確保學生能在這個國際校區接受到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國際化教育,我們在教育全程引入合作伙伴的師資隊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資源、質量標準和保障體系。所有學院均采用全英文教學,倡導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教學強調通識與專業相結合,注重師生互動與動手能力的培養。采用完全住宿書院制加強養成教育和通識教育,在外籍教師和國際學生所占比例不低于30%的多元環境中,每位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中英文表達能力都將有所提高。同時,學生在讀期間均享有海外交流的機會,更能同時獲得兩所名校的學位。目前,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已正式成立,并與賓夕法尼亞大學就成立中美商學院已經達成合作辦學意向。總之,我們希望選擇浙大的同學們能在這里遇到最優秀的老師、最優秀的伙伴,找到最適合個人成長發展的平臺。
《高校招生》:從學校所設置的30多個常規院系來看,大部分是偏理工的。有著工程類專業世界排名第四的傲人成績的浙江大學辦學的側重點似乎在理工科?學校的人文社科類學科發展及人才培養情況如何?
羅建紅:浙江大學是典型的綜合性大學,理工農醫人文社科等學科全覆蓋,盡管我們的工程信息學科院系多,實力突出,但我們的農科和醫科實力也很強,我們的目標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因此也需要有一流的人文社科學科,事實上,我們學校人文社科類學科的建設近年來取得明顯的進步,競爭力顯著增強。對想來學校讀文科的考生在分數上的要求從未降低,與理工科并無太大的差別。學校組建了社會科學研究院和人文學部及社會科學學部,并且在全國高校中率先實行了文科科研組織與管理機制改革,希望以支持學科交叉、激勵學術創新、推動內涵發展的方式,切實推進文科發展。為向發展文科科研提供支持,在人文社科科研經費層面我們更是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連續五年穩定在2億元以上,且每年保持一定的增長幅度,可以說,我們的科研體量是保持在全國高校前列的。
此外,浙大還采取了向世界一流名校“取經”的方式來提升學科實力。目前學校已經與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東京大學等國際著名學府和研究機構建立起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合作關系,以互派學者訪問和講學、共同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等方式互學互利。而正是得益于上述一系列措施的推行,學校的人文社科科研已經取得了大量的標志性成果。在教育部第七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中,學校共有29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5項。《希臘哲學史》《<水經注>研究》《敦煌經部文獻合集》《宋畫全集》《元畫全集》等著述已在業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正在開展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中華禮藏”“龍泉司法檔案文書”等項目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來源:《高校招生》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