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勝
學校的乒乓球活動,給予我無限的快樂。
十多年前調入龍城一中工作。學校的乒乓味很濃。下班后,很多老師就直奔球室,運動裝,運動鞋,一手球拍,一手水杯,有模有樣。球室實為空置的教室,僅一桌、幾椅、四燈管。大伙場上斗技,場下拌嘴,汗水很快就爬滿了頭臉,球室常常飄起爽朗的歡笑聲。
提起學校的乒乓球活動,首先要提及一位元老——梁紅秋老師。梁老師一般是最早到球室的,他是個削球手,韌勁十足,馬步穩實。當銀球飛來,只見梁老師跨步沖前,左弓右箭,右手向后一引,球拍如大斧猛削球的底部,此種球非常下沉,常令對手回球直接下網,或不得不將球托高,梁老師即捷步沖前,猛攻一板,每當得手,就順勢一個華麗的轉身,面上堆滿笑容,頭往上昂,眼看天花,口中念念有詞:“這板靚喔……”
年青的金老師是乒乓球新手,不會接下旋球,梁老師就手把手地示范教導:拇指、食指扣住球拍柄,中指、無名指頂緊球拍底,擊球時手腕發力,球拍鏟球的底部。接著就給金老師喂球訓練。金老師很快就掌握了動作要領。梁老師就這樣在球技、為人方面對年輕人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可惜梁老師已永遠離開了他心愛的球室,但大伙打球時常常談起他的點點滴滴,憶起他的音容笑貌,仿佛他一刻也未曾離去。
乒乓球是我校的傳統項目。學校工會常組織教職工乒乓球比賽,這是學校的重大節日。學校乒乓球比賽一般不設單打,多為男雙、女雙和混雙比賽,球手采用“抽簽配對”的方式組合。處處體現志在參與、不計勝負、乒乓快樂、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
比賽積分表粘貼在教職工上班簽到處的醒目位置,大伙常在表前指指點點,各抒己見,有評價球手的競技特點、有分析比賽的積分形勢、有推測比賽的最終結果……個個作專業點評狀。
老曹校長也是位乒乓球愛好者,且文筆極佳,每有“精彩”比賽,曹校長即書一文于小黑板,置于積分表下方,引來大量教職工圍觀、議論。現轉載一則,以飧讀者。
韓云娣大戰王雪花
列位看官,本年度學校教職工乒球大賽拉開帷幕,男女選手各顯神通,高潮迭起,精彩紛呈!且聽小老兒為各位一一道來。
話說昨日女子單打,政史地組大將韓云娣對數學組女俠王雪花。那云娣所使乃雙面生膠,而雪花用的是反貼膠皮。三通鼓后,只見云娣面帶梨花,不慌不忙,發球推擋,專打死角;雪花滿面凝重,注視來球。兩人一招一式甚合路數。只見臺面上,白光閃爍,兩雙胳膊上下揮舞。眼見雙方相持不下,好個韓云娣眉頭一皺,心生一計,忽然放起了高球,雪花不知是計,心花暗開,對準那高球奮力一扣——壞了,下網。云娣見一招見效,就接連使出,雪花的球兒時而下網,時而出界,正不知所措,急得直撓頭,只聽同組伙伴高呼“別急,加油!”,雪花頓時心領神會,稍作安頓,又是一白影高高飄來,好個雪花,奮身一挫,橫過球拍,連消帶打,銀球如閃電,直撲對方球臺——球扣死了!三局過后,雪花以2∶1 險勝云娣。男子單打那邊,傳來如浪的喝彩聲,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作者:曹歡)
無意插柳柳成陰。快樂乒乓,無意間訓練出一支“高”水平的隊伍,有一年,縣教育系統舉行乒乓球比賽,我校乒乓球隊一路凱歌高奏殺入決賽,對手也是一支勁旅,比賽采用團體男單、女單、男雙、女雙、混雙,五場三勝制。因雙方實力半斤八兩,排兵布陣就成了勝負的關鍵,我校隊員訓練之余仔細分析對方各球手的技術特點,研究相克之道,最后商定運用“田忌賽馬”“將計就計”的戰術:那天我校的第二男單選手在熱身運動時,故意沒有出現在練兵場上。對方“偵察”后,果然中了我們的圈套,誤以為我校會將最強的男單選手放在第一位單打,就想避開鋒芒,攻其弱點,將第三男單選手放在第一位單打位置。排陣報名結束五分鐘后,裁判員宣布比賽正式開始時,我校的第二男單選手突然出現了,并力克了對方的第三男單選手......憑著實力與智慧,我校榮獲了比賽的冠軍。多年以來,每談起這次“奸計”,大伙總忍不住哈哈大笑。
球友早已將簡陋的乒乓球室當成自己的家,家在春節的時候當然是要貼對聯的。春節前,球友們就開始賣弄他們的文采,賦聯數幅,再由略懂書法的球友在大紅紙上揮毫成文,一般大年三十貼出,成為寒冷校園一道溫馨的風景。筆者依稀記起,2013年,蛇年,球友立書一聯:“金蛇獻瑞聽說讀寫教學相長,銀球飛舞推拉抖吊皆能得分。橫批:以球會友。”有一年,學校開始倡導合作學習,球友即書一聯:“一馬當先倡合作前景燦爛,中路突破推反手準能得分。橫批:體健心歡。”聯文簡樸,但可見老師們在打球健身之時,心里還系著教學工作和學校的發展。
場上是對手,場下是工友,心有靈犀。球友們時常合作完成一些教研項目。球友廖老師是一名物理實驗員。2016年廖老師準備制作一個“新型壓縮空氣點火器”創新教具模型。她將這一構思跟球友們講了,大伙七嘴八舌紛紛獻策,有的提供材料、有的貢獻工具、有的付出勞力……最終此項目榮獲該年度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省級一等獎。這樣的故事,在乒乓球隊內經常上演。
球友聚會,喝點小酒,高談球經,是最快樂的時光。4月6日是世界乒乓球日,那天,有球友早早就訂好了飯菜,下午下班,相聚球室,邊打邊談,邊談邊打,酣戰至六時余晚飯時間,大伙收拾停當不久就到了餐廳圍桌而坐,不一會,觥籌交錯,邊喝邊談,邊談邊喝,三杯過后,嗓音就越來越大,酒也越來越大杯,談資一般由乒乓球談及社會,有時又由乒乓球談及人生,又或者由乒乓球談及宇宙……天馬行空,不及邊際。吃喝之后,球友又拿起球拍回到球室再戰一場。
隨著學校的發展,球室幾易其地,或豪或簡;隨著教員的進出,球隊不斷變更,時增時減,但健康、快樂、堅持、關愛的乒乓球精神始終未變,這不就是我們一直苦苦追尋的一中精神嗎?
(注:僅以此文獻予梁紅秋老師,以緬懷其對推動龍城一中乒乓球發展作出的貢獻。)
(作者單位:廣東惠州市龍門縣龍城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