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 2017-05-07 潘春華 醫食參考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許多日常食用的蔬菜和谷物本身就是藥材,茶葉也不例外。茶最先是作為食用和藥用的,飲用是在食用、藥用的基礎上形成的。在中醫典籍中,茶作為單方或復方入藥頗為常見。《神農本草經》就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記載,這是有關茶葉保健功效的較早記述。唐代陳藏器稱“茶為萬病之藥”,明代于慎行《谷山筆麈》也稱茶能“療百病皆瘥”。
茶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按制作方法不同,可分為不發酵的綠茶、輕發酵的青茶、重(半)發酵的烏龍茶、全發酵的紅茶等。一般來說,身體健康者可根據自己的嗜好選取各種茶飲用,但對于健康狀況欠佳者、老年人或體質特殊者來講,茶類的選擇就應該有所講究。中醫認為茶有寒、熱、溫、涼、平等不同屬性之分,人的體質有寒性、熱性和抑郁性等不同類型之別,需辨明自身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茶飲。
寒性體質
形體肥胖,形盛氣衰,易疲勞,精神不振,性欲低下,陽痿,多汗,多痰,小便清長,大便多溏,畏寒怕冷,肢冷體涼,喜食熱物,食冷易腹痛等。寒性體質包括陽虛性體質和痰濕性體質。宜選擇以下茶飲:
紅茶:性溫,擅溫中驅寒,能起到化痰、消食、暖胃、消除疲勞、滋補的作用,亦可利尿、消除水腫。
黑茶:味甘,性溫潤,有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利尿解毒、暖胃潤腸、清熱祛濕、殺菌消炎的作用,還能調節血脂、血糖、血壓,消脂減肥。
杜仲茶:能補腎壯腰,有抗疲勞、消脂降壓、抗菌消炎的作用,最適宜陽虛肥胖者飲用,陰虛火旺者不宜飲用。
熱性體質
形體消瘦,易激動,小便短少或黃,大便干燥或秘結,性欲亢進,早泄遺精,畏熱喜涼,五心煩熱或日哺微熱,喜食冷物或冷飲。熱性體質包括陰虛性體質和濕熱性體質。宜選擇以下茶飲:
綠茶:性偏寒,利尿、化痰、解毒、清熱、抗菌、消暑、寧神益腦、消脂減肥和消除疲勞的功效頗為顯著。
白茶:性涼,能退熱、降火、明目、解毒、護肝、防暑和治牙痛,更有提神、消食等功效。
黃茶:性涼微寒,適宜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之胃熱者飲用。
苦丁茶:涼性偏重,有清熱解毒、消炎殺菌、健胃消積、提神醒腦、明目益思及降血壓、降血脂、降低膽固醇等功效,最適宜體質燥熱者飲用。
抑郁性體質
多具有一定文化素養,性格內向,多思易郁,遇事疑慮重重,且非常敏感,多愁善悲,易失眠多夢、遺精早泄。宜選擇以下茶飲:
茉莉花茶:茉莉花有祛寒邪、助理郁的功效,其茶香令人神清氣爽,對人體有良好的鎮靜作用,可松弛神經、穩定情緒,并能治偏頭痛。
玫瑰花茶:玫瑰花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還可行氣解郁,活血止痛,疏解體內郁氣,起到鎮靜、安撫、抗抑郁的作用。
另外,判斷茶葉是否適合自己飲用,可觀察嘗試后身體是否出現異常。不適合者通常會出現3種癥狀:
其一是腸胃不適,如出現腹痛、胃痛、大便溏稀等,可能是喝了寒涼的茶所致;
其二是頭暈、四肢乏力、口淡;
其三,如出現口干、口苦、口舌生瘡、喉嚨痛、大便干結等癥狀,可能是喝熱性茶所致。
如果嘗試某種茶后感覺胃口更佳、精神更好,便可繼續飲用。若實在無從選擇,可先嘗試喝平和中性的烏龍茶,這樣相對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