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美
摘要:人的視覺感官是人類幾種感官中獲得信息量最大的感官,我們在設計中一定不能忽視視覺感官的重要性。利用視覺知識制造安全感是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只有產生親近感與安全感才會使消費者與參觀者愿意進一步的了解你的設計作品,并最終對你的達到認同。日常生活中許多藝術作品和設計便利用了視覺感官知識來增加我們的安全感,并且以此來增進消費者與藝術品和商品的距離,從而促進消費和獲得更高的認可。本文首先簡單闡釋了安全感的定義,然后分析了如何通過視覺知識減少攻擊性與危險性的視覺感官體驗,從而增進消費者與藝術品和商品的距離。
關鍵詞:視覺;安全感;設計
我們首先試想以下幾個場景:在你的面前站著一只兇猛的野獸,它一步一步想你走來,此時你的心理感受是怎樣的;你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尖銳的匕首,你還會想要接近這個拿著匕首的人嗎;你進入到一家花店,映入眼簾的是滿地的帶刺的仙人掌,你連觸碰它們都要小心翼翼,這時還愿意買下它們回家欣賞嗎?但是如果我們把之前幾個場景換成下面的情節,你的心理會發生什么變化呢?你的面前站著一只乖巧的小白兔,它一步一步想你走來,此時你的心理感受是怎樣的;你看到一個人拿著一只美味的棉花糖,你還會想要接近這個拿著棉花糖的人嗎;你進入到一家花店,映入眼簾的是滿地的飄香的百合,你連觸碰它們都要小心翼翼,這時你愿意買下它們回家欣賞嗎?對比兩段描寫不同場景的文字,我們只對它們做了微乎其微的改動,但是它們帶給我們的心理感受卻如此不同,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第二段的場景描述中把第一段中所有帶有攻擊性和危險性的元素都替換掉了,替換成了毫無攻擊力和危險的元素。所以,消除攻擊性和危機感是關于安全感的制造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在視覺認知中,藝術通過視覺知識減少攻擊性與危險性的視覺感官體驗,從而提高人們的安全感。
一、形狀
猛獸的牙齒、匕首的尖刃、仙人掌的刺。這些會傷害到我們的、讓我們感到害怕的物體多呈現出角度銳利的形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菱角分明的形狀——尤其是帶有銳角或者更小的角度的形狀——會讓我們感到潛在的危險性,我們心里會不自覺的想遠離它們,所以這就會造成一定的疏離感。藝術設計中,通過消除菱角增加線條與圖形的圓潤感的方式會增加視覺體驗中的親近感,這最明顯的體現便是在卡通形象的設計中。在卡通形象里,米奇沒有了老鼠的尖牙,老鼠的小耳朵被夸張化,變成了圓圓的大耳朵,大概米奇唯一僅剩的能夠“澄清”其老鼠身份的標志便是那長長的老鼠尾巴。卡通的世界里怪獸的尖角是橢圓的、卡通的房屋邊緣是圓滑的,因為創造這些卡通形象的設計者們深知,這些卡通形象要取悅的對象是最需要安全感來呵護的兒童。
二、比例
所有擬人化或者真實的人物形象,頭與身體的比例越大,人們對這個形象的親切感變會更多。這是因為人的頭與身體的比例是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不斷變化的,人在嬰幼兒時期頭與身體的比例是最大的,年齡越大人的身體增長速度遠遠超過頭部的,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頭與身體的比例是不斷變小的,不僅人類如此,地球上的許多生物亦是遵循這樣的生長規律。無論是人類還是其他生物,嬰幼兒時期各方面的發育都是不健全的,嬰幼兒時期是一個無助的、脆弱的、無力的,經受不起外界壓力的時期,所以人們對嬰幼兒時期的人類或其它物種相對來說沒有畏懼感,因為我們的經驗與認知告訴我們它們是不會對我們造成任何威脅與傷害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人們對于頭與身體比例較大的形象會產生更多的親近感。
三、顏色
顏色的象征作用和生理效影響著人們安全感的產生。色彩作用于人的心理,能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我們日常生活中關于顏色的應用很有趣,紅綠燈中表示停止的顏色是紅色,危險開關的按鈕指示燈是紅色的;公路上各種指示牌和提示表示是黃色和黑色的。我們會發現那些表示警示、警告、提示的顏色多是顏色鮮艷且醒目的的,這些鮮艷的顏色不僅僅是為了引起我們的注意從而達到警醒的目的,這些顏色在潛意識里影響著看到此顏色的人,使他不自覺的想起某些帶有危險性的事物,從而產生危機感。從顏色的象征作用來分析,紅色在自然界中常常代表了充滿危機的事物:有毒的蘑菇多帶有艷麗的紅色;很多攻擊力極強又有劇毒的毒蛇花紋呈現出紅色;人類的血液是紅色的,紅色很容易使人聯想到血腥;帶刺的蜜蜂身體是黃黑相間的。這些人類對于危險實物以及它們所呈現的顏色的記憶與經驗在潛意識里影響著人們的心理,當他們看到這些“危險的顏色”時便會產生與之對應的有危險性物體的聯想,從而產生危機感。當視覺體驗中的顏色多為飽和度低的淡色時,我們自然而然便會有親近的感覺,從而產生安全感。
四、質感與材料
不同的材料與質感會讓我們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鋼鐵、金屬等高硬度的材料會讓我們產生冰冷的感覺和距離感;棉花,羽毛等柔軟的材料會讓我們感到溫暖和親近。人們對于金屬的疏離感一方面是因為金屬本身的溫度偏低,另一方面,由于金屬硬度強等特殊性質,常被應用于沖擊力強的領域,如古代戰爭時士兵的弓箭與武器、用來切割物體的刀具與利器,現代社會中金屬也被廣泛的應用在工業生產與制造中。武器與刀具讓人聯想到戰爭的不安與沖突,從而產生容易被傷害的恐懼感,而現代工業生產的機械性帶來的是一種缺乏人性溫暖的冷漠感。所以金屬材料的質感從視覺上讓人減少親近感,一個穿著鉚釘外套的搖滾歌手和一個身著棉麻襯衫的人,但從外貌上選擇,誰會讓你感到更容易接近呢?在設計或作品的材質上,避免過多的金屬元素,是在視覺體驗中增加安全感的重要方式。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發展容易給人帶來不安、緊張的情緒,這時安全感的出現會一定程度上對緊張的情緒起到緩和的作用,所以如何在視覺上制造安全感就變得尤為重要。通過分析如何利用視覺知識制造安全感,我們體會到了視覺感官的不容忽視的力量,這也給我們未來的設計帶來了更多的啟示。
【參考文獻】
[1][美]埃爾金.視覺研究[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0.
[2]錢家渝著.視覺心理學[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