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元瑩
摘 要 職業學校學生普遍學習成績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其有智力背景的閱讀能力低下,因此,職教學校專業教師首先應該明確豐富學生智力背景的重要性,然后通過轉變教法及學法、做好學情分析、制定計劃,實施指導以及豐富閱讀資源等方式輔助專業課教學。
關鍵詞 職教學生 智力背景 專業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眾所周知,職業學校學生普遍學習成績不理想,我們往往習慣把原因歸結為其基礎差、學習能力不強。而通過筆者幾年地實踐教學認為,職校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多數學生知識面狹窄,不能有理解的閱讀,也就是說缺少必要的“智力背景”,不能很快進入閱讀狀態,不能準確理解所學內容,導致對所學知識理解的偏差。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材范圍內的知識量的差距是表面現象,差生和優生的真正差距在于“智力背景”即知識面的差距。所以職教教師在進行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智力背景”,筆者曾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用豐富學生“智力背景”來輔助教學,發現效果顯著。
1豐富職教學生智力背景的重要性
學生進入職業學校后,所學知識結構由原來的以基礎文化課為主轉為以專業課為主,而專業知識的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過程,若要學好,學生就需要對該專業的知識體系和框架,以及存在的問題、出路和前沿研究等能夠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且向延伸性方向拓展。然而筆者通過調查發現,目前職校生閱讀現狀令人堪憂。以我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調查為例,95%學生以手機、電腦為主要消遣,數字化閱讀為主要的閱讀方式,這種“碎片化”的“淺閱讀”方式,造成學生很難進行較強的邏輯思維,甚至連語言表述也比較有困難,再加上職業學校學生自覺性差,缺乏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從而讓專業學習成為一件痛苦的事情。
“智力背景”是跟所要學習的內容密切相關的各種知識,它與現實背景、歷史背景、地方習俗、各門學科乃至作者的身世經歷都可能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樣的“智力背景”不可能在專業課本中全部解釋,因此作為專業課教師,豐富學生的“智力背景”就顯得尤為重要。
只有加強對職校學生有智力背景的閱讀能力的培養才能加強他們的理解能力、行動執行力以及動手能力,有利于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有智力背景的閱讀能力的提升對中職生很好的理解社會發展的趨勢、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拓展知識視野、形成優良品質具有積極作用,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2職教專業課教師豐富學生“智力背景”的引導對策
2.1轉變教法及學法
豐富學生智力背景,首先要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發展的主體。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使學生通過自學、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教師啟發、點撥來達到學習掌握知識的學習方式。豐富學生的智力背景就要求專業課教師轉變教法,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教學模式為“以學生為主導”,同時明確教學不能束縛在教材中,而是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
2.2做好學情分析
豐富職教學生的智力背景需要建立在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教師必須首先認真全面地做好學情分析,包括學生學習能力現狀、已掌握的知識情況、所學知識在專業框架中的重要性以及興趣愛好等。智力背景任務也需根據學情分析制定,比如在給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教授《消費心理學》這一課程時,就應該結合電商專業特點豐富學生的“網絡行為心理”、“網絡應用心理”以及“網絡社交心理”等“智力背景”,同時還要考慮學生是否有過《基礎心理學》的學習基礎,如果沒有,那么就有必要補充《基礎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最后,還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比如所授班級是初中畢業就直接進入職校的,那么智力背景的資料就要選擇以基礎理論為主的。
2.3就專業背景制定嚴格的豐富“智力背景”的教學計劃
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專業課的教學就必須要制定嚴格的教學計劃。應該把豐富“智力背景”納入專業課程教學的長期計劃及常規教育,不能隨意或者草率的更改,但要及時修正及補充。每學期開始,教師應該就專業背景為學生制定“智力背景”閱讀計劃,規定閱讀書目的范圍及數量,且計劃必須明確“讀什么”及“怎么讀”這兩個問題。計劃的制定還必須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習能力強、基礎好的同學可以擴大閱讀范圍并加深難度,而對于基礎差、學習能力一般的同學則應相應的淺顯些,但必須有一個最低的閱讀標準,同時要把計劃納入對學生的考核中。
2.4要加強對學生豐富“智力背景”的指導
專業教師要把豐富“智力背景”納入正常的教學內容,可以占用課堂時間來組織實施。比如在學習《消費心理學》中的消費者需要與動機之前,就可以先要求學生閱讀《普通心理學》中人的需要與動機,在課堂中首先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從而直接牽引出消費者的需要和動機,有了“智力背景”,學生理解就要簡單多了。其次,要為教學設計一些常規作業。
2.5為職教學生豐富“智力背景”提供閱讀資源支持
要給學生建立豐富“智力背景”提供閱讀資源支持,首先要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學校或者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其次也可以為班級或者系部建立專業圖書角,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發布一些系統的“智力背景”知識。
最后,我想建議所有的教師們:“盡力為你們的學生識記、記熟和在記憶里保持教學大綱規定的教材而創造一個智力背景吧。只有當學生思考的時候,他才能掌握教材。請你們考慮一下,怎樣才能把現在學習和即將學習的東西,變成學生樂于思考、分析和觀察的對象吧。”
參考文獻
[1] 張衛青.放飛心靈——談對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05).
[2] 沈志雄.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