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敏
摘 要 手術室是護理實習生臨床實習的重要科室,由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不同于其他科室,環境特殊,專業性強,知識面廣,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不固定,無菌觀念要求高,使實習護生未到手術室實習前就有恐懼心理。在護理實習生學歷不同、實習時間短的情況下,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帶教經驗,針對不同的存在問題,制定相應的帶教措施,有效提高了手術室護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 手術室 護理實習生 帶教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A
臨床實習是醫學教育過程的最后階段,是學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過程;是鞏固課堂理論知識,培養獨立思考與實際工作能力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又是護生走向獨立工作的第一步,而手術室作為一個必須實習的科室,其護理工作有很強的特殊性,在臨床帶教中發現許多學生對手術室有畏懼心理,不能盡快地適應手術室護理工作,加之實習生學歷不同、實習時間短,如何利用短暫的時間將手術室工作全面、系統地傳授給護生,并使護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掌握和提高,需要在方法上不斷創新,合理安排,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本人針對學生手術室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帶教措施,取得較好的效果。
1選擇帶教老師
臨床護理教學具有示范性,帶教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許多學生是通過觀察老師的工作行為,最初理解和建立對護理工作的概念。因此要選擇責任感和事業心強,理論知識扎實,臨床經驗豐富,專業技術操作過硬,掌握一定的新技術、新業務的護師以上職稱擔任帶教老師。
2掌握護理實習生情況
(1)護理實習生的心理狀況。手術室實習時間為4周,來自不同的院校,有本科、大專、中專實習生。中專生年齡偏小,基礎差,學習主動性差,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動手能力差等,缺乏工作熱情;大專生動手能力較強,理論基礎相對薄弱;本科生理論知識較強,但動手能力較差,個別認為自己是“大材小用”,不熱愛護理事業,在實習工作中缺乏積極主動性;現在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吃苦精神差、容易受挫折,手術室護理工作時間、工作強度有不確定性,因此在帶教工作中應加強這方面的思想教育。
(2)護理實習生的手術室護理知識。經調查不同院校的護生,了解到手術室護理知識在校的教學學時很少,理論約2~4學時,實訓約2~4學時,學習內容不全面,實訓機會少,個別院校受實訓條件的限制根本沒有人人達到對手術室護理實訓進行練習。無菌觀念不強、操作流程不熟,理論基礎差,在帶教工作中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3制定實習目標和計劃
根據各校護生的教學大綱要求制定出具有專科特點、不同層次的帶教計劃。護理實習生在手術室實習期間,應了解手術室相關的規章制度,工作職責范圍和常規操作,應掌握常見疾病的中小型手術的護理配合。
4實習內容的具體實施
(1)手術室護理基本知識的帶教(第一周):科室的帶教組長負責實習生的接待和管理工作,用1天的時間集中進行崗前培訓。崗前培訓的內容包括:①認識手術室環境及規章制度。②精心設計做一次完整的模擬手術操作給護生觀看,示范手術室的常規操作,讓他們初步了解手術的全過程,工作人員之間的配合等;講解職業暴露感染的危險、防護措施及意義;病理標本的處置,垃圾分類、存放制度等。另外幾天在物品準備間工作,進行以下內容培訓:上午參與手術物品準備工作,學習、認識常用器械;下午參觀手術,增加感性認識,消除恐懼心理。
(2)巡回護理工作的帶教(第二周): ①改變護理觀念:帶領護生下病房進行術前訪視、術中護理、術后隨訪,增強護生對整體護理認識。②熟悉巡回護理工作:如常見手術體位的安置方法;常用儀器使用方法及保養;查對制度、物品器械清點;術中病情觀察;手術護理記錄單的記錄;手術結束,協助麻醉師護送病人,進行手術間的整理工作。
(3)器械護理工作的帶教(第三周) :在帶教老師的直接指導下參與中、小手術的器械護理工作,包括外科洗手法、穿無菌手術衣、帶手套等無菌操作。同時示范各種無菌包的開包方法、無菌臺面的鋪置,讓護生了解無菌區域的概念;刀片裝卸、縫針的夾持及穿針方法,傳遞器械的方法,臺上器械的管理方法,使護生樹立較強的無菌觀念。標本的保管及術后放置常識;手術結束后,懂得器械的處置與保養,尤其是傳染手術器械的處置方法。
(4)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鞏固及考核評價(第四周):帶教組長對護生進行考核,包括理論和操作技能。理論考核包括手術室制度、職責及無菌概念原則等;操作考核為四項:手臂的清洗與消毒、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鋪無菌器械臺。根據考核成績,結合帶教老師的評價進行綜合評價、點評糾正,所取得的成績作為護生在手術室的實習成績。并請學生對老師作出評價,以不斷改進帶教方法,提高帶教質量。
5體會
(1)多種帶教方法。老師在帶教過程中根據護生情況采用多種的帶教方法,提高帶教效果。如中專生,先講解后提問;大專生,在護理工作過程中學習后,讓護生自己總結,老師再講解點評;本科生,安排當小老師,給個題目,進行講課。要求護生每天工作結束后,記學習筆記,結合書本知識復習,便于記憶。通過多種帶教方法,啟發護生主動思維,培養護生積極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的能力。老師要仔細閱讀護生的筆記和出科小結,動態的了解學生狀態。使護生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增強學習效果。
(2)防范手術室護理風險。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反復強調查對制度、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注重自身的儀表言行,注意保護性醫療,帶教老師做到放手不放眼,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
(3)關心愛護學生。針對護生是獨生子女,獨立性和吃苦精神較差,心理素質脆弱,問題在工作強度大、手術時間長時,護生在體力和心理上會不太適應時,帶教老師要關心他們,多進行鼓勵和溝通,必要時可給與適當的照顧,使護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使學生熱愛護理工作,認識到護理工作需具備的素質。
手術室護理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及無菌性要求與其他科室不同,在護理實習生學歷不同、實習時間短的情況下,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帶教經驗,針對不同的存在問題,制定相應的帶教措施,有效提高了手術室護理教學質量。最終實現護生向護士這一重要角色的跨越式轉變。
參考文獻
[1] 茅志娟.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帶教體會[J].中國誤診雜志,2010,10(35):16.
[2] 劉麗.對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帶教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1,38(1):42.
[3] 劉菊.手術室護理帶教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3,2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