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 要:隨著國家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科研領域“放管服”簡政放權的深入推進,科研管理權限大幅下放,項目經費中的人員經費比例大幅提高,科研人員自主權得到明顯改善。作為主要科研力量的高校,能否接得住下放的管理權限、管得好新形勢下的科研項目,對高校完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和監管措施、加強隊伍建設等方面而言都是新的機遇和挑戰。分析了高校科研 “放管服”改革的背景和面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制度創新、隊伍建設創新、監管措施創新等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校;科研經費;制度創新;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G647.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2.135
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改革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事關科技事業的長足發展和創新能力的長遠提升。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科學研究經費的投入逐年大幅提高,應將如何盤活科研經費、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擴大科研人員的自主權等影響國家科研整體布局因素提上議程。
1 高校科研“放管服”改革的背景
我國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從改革開放起已經歷了多次重大改革,科研經費使用管理權限逐步下放,不斷增加了科研單位自主權。近年來,國家有關科研改革政策的陸續出臺將我國科研改革引向深入。2015-03-23,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指出在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趨勢變化和特點時,必須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明方向;2015-05-12,“放管服”在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首次被提出;2016-06-01,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要在科研領域推進“放管服”改革,涵蓋了簡化預算編制、下放預算調劑權、明確結余資金使用管理、提高績效比例等科研經費使用管理的主要方面,極大提高了高校和科研人員的自主權。2016-07-3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堅持問題導向,提出了務實管用、細化落地的政策措施。
2 主要存在的問題
深化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為高校和科研人員帶來了福音,為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創造了良好的制度環境。高校按照國家深化科研領域改革的總體要求,堅定方向,明確目標,認真研究放權、管理、服務之間的關系,在集中力量加快推進科研“放管服”改革過程中,主要面臨著以下幾方面問題。
2.1 制度修訂不及時
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各項政策在中央層面明確后,大部分高校的制度修訂工作已同步進行甚至已完成制度出臺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但上級部門(主管省市、自治區)的政策制訂與中央決策時間點存在時滯,導致高校未能及時修訂出臺新的科研管理制度,對科研項目經費執行和管理工作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
2.2 預算編制不科學
科研人員編制的項目預算缺乏專業指導,不熟悉科研項目經費使用的管理制度,僅根據對費用類別的字面含義和項目研究業務支出估算,預算編制結果與實際執行脫節現象嚴重。雖然新政策在科研項目經費使用方面給予的放權力度較大,部分項目費用在不突破預算總額的前提下可調劑使用,但仍有調劑使用范圍外的項目費用存在。不科學、不準確的項目預算將對項目預算執行和結題驗收等各種檢查造成影響。
2.3 項目績效評價機制不健全
目前,科研項目承擔單位重申報、輕執行評價的情況仍普遍存在,對項目承擔單位、科技計劃和競爭性項目管理機構尚未開展常態化、制度化的績效評價。發達國家在科研經費管理中普遍引入評估機制,既重視立項前的預算評估,也關注立項后的績效評估,政府科技計劃執行和預算安排通常會跟其績效評價情況進行動態“掛鉤”,績效評價已成為決定國家重大科技布局和調整的關鍵因素之一。
3 應對措施
3.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要根據有關規定,因地制宜,及時修訂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協調處理好改革主體和客體、目標和措施、放權和監管之間的關系,努力做到既能簡化監管程序,又不削弱監管效果,為充分激發科研活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確保科研經費使用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促進各項管理和監督工作有序運行。及時按制度要求完成新舊費用項目轉換,理順經費使用與監督檢查的關系。
3.2 加強制度宣傳,樹立歸屬意識
要加強宣傳,提高項目負責人對項目經費的歸屬認識,徹底轉變“科研項目是個人爭取的,項目經費為個人所有,如何使用管理由個人決定”的錯誤觀念。此輪科研改革明確了科研項目承擔單位是經費使用和管理的責任主體,即法人負責制,將法人責任與科技信用體系建設掛鉤,強化了承擔單位的管理監管責任,要求承擔單位認真落實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強化自我約束和自我規范,落實項目預算調劑、間接費用統籌使用、勞務費分配管理、結余資金使用等管理權限,這與“個人經費”的錯誤意識形成鮮明對比。
3.3 加強隊伍建設,完善人員配備
探索推行兼具項目管理和財務管理職能的科研財務助理制度,根據需要在項目組、院系、相關職能部門配備一定數量的科研財務助理,主要負責專業性較強的政策咨詢、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調整、結題驗收、監督檢查等工作,將科研人員從復雜、專業的財務工作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從事研究工作。科研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要加強科研財務助理人員的崗前培訓和繼續教育,健全考核機制,不斷提升科研財務助理人員的管理服務水平和業務能力,發揮好管理服務和項目研究的紐帶作用。
3.4 完善審計機制,規范經費使用
科研項目的相關經費比例限制和調劑靈活性得到空前提高,但科研經費使用的規范性應得到有效保障,這與“放管服”的出發點和預期目標是保持一致的。過程管控雖是當前經費預算管理的主導方式,但應重點從預算編制、執行、調整及決算等方面加強預算管理,進一步完善科研經費使用的監管措施,調整審計重心從過程導向向結果導向的轉變,逐步建立完善承擔單位管理效能績效評價、項目執行績效評價、科研人員工作量績效評價等評價體系,按科研項目性質實施分類評價、外部評價,正確引導科研人員依法依規進行項目申報及后期研究,將不斷規范經費使用,促進科研成果產出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玉軍,張娟.科研經費管理制度的改革路徑與政策規范[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16(02).
[2]孫潔.新政禮包為科研人員“松綁”“加油” 解讀《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J].中國農村科技,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