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杰
摘要:軍隊政治工作時代主題是表述國家當前重點建設的論述,對黨和國家穩定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從時代主題思想內涵分析,深刻認識和把握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政治工作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政治工作時代主題;理論地位;重大意義
時代主題是政治工作和國家建設的重要核心,軍隊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能夠使政治工作實現自身最大的價值,因此軍隊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可以極大程度促進中國夢的實現,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一、黨性原則是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則
黨性原則是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則,這一主題充分的顯示了古田會議的建黨思想,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黨的首要工作就是政治工作,堅持黨性原則,以黨的主張建立軍隊,是我國軍隊工作的政治目標,也是使命所在。早在建軍初期,我黨就將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用黨的意志和主張教育動員部隊作為軍隊的根本任務和目標,在南昌戰役中,我黨建立了起義部隊前敵委員會,并將該組織發揚光大,在團結動員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1927年毛澤東秋收起義時,充分的貫徹了黨性原則,在黨代表指導下開展內部的民主、監督和參與管理部隊的權力,從此黨有了與群眾連接的基礎,而從組織上也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保證了黨的意志始終貫徹。1928年南昌起義的保存部隊與毛澤東的工農革命軍勝利會師,從此改編為新四軍。紅四軍確立了黨性原則制度,凡部隊軍事、政治、人事、黨務、行動方針等重大問題,均須經黨委、支部討論決定,然后由軍政主官負責執行,軍政主官同為部隊首長,并堅持了設立政治機關制度。因此可見古田會議為我黨建軍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和指導思想,成為了我軍取得戰斗勝利的制度基礎和思想保障。
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充分的揭示了黨與軍隊的關系,其表明黨在執政的思想上始終如一,從思想上加強軍隊的戰斗力,在政治上協同部隊工作,將各項任務賦予黨的使命和思想,使軍隊能夠擔負起職能使命。由于在我國的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實踐中黨的建設與軍隊建設的高度一致性,因此政治建軍更是充分的體現了其重要的歷史地位,將社會的有機體更好的凝聚成有戰斗力的部隊,政治是軍隊和黨的思想使命[1]。
二、政治工作是我軍的最大特色和優勢
政治工作是我軍的最大特色和優勢,這一時代主題充分的體現了政治工作在軍事中的重要地位。
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我國建軍的最大特色和優勢就是其政治工作。縱觀兩次世界大戰,任何國家的作戰部隊都有其顯著的特點,這些特點和傳統能夠充分的體現軍隊的政治面貌和軍隊本質,同時政治文化也能體現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傳承。其中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全世界的壟斷主義是美軍的建軍特色,俄羅斯軍隊在蘇聯解體后另辟蹊徑重建軍隊,其大力發揚以衛國戰爭為標志的蘇聯紅軍的歷史傳統。而中國部隊在政治上結合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將中華民族武德融入其中,構建了先進軍事文化的特色政治軍隊[2]。
政治工作是我軍的建軍傳統,同時也是軍隊治理的重要方式。在領導思、組織形態的模式下,政治工作特色充分的體現在我軍的建設當中,使軍人的核心價值在各個方面充分的體現。習主席指出:“保證我軍始終是黨的絕對領導下的革命軍隊,為我軍戰勝強大的敵人和艱難險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軍始終保持了人民軍隊的本色和作風”這一論述是我軍作戰的力量來源。在新歷史時期下,我軍僅僅圍繞習主席的領導和思想開展了全新的政治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走向走富國與強軍相統一的道路。其次軍隊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由此可見實現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并非易事,在復興的道路上會遇到艱難險阻,西方國家會千方百計的阻撓我國從大國向強國邁進的步伐,因此更要加強建設與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強大軍隊[3]。
三、戰斗力標準是唯一的根本的標準
戰斗力標準是唯一的根本的標準這一主題,精辟概括了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我軍政治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根本要求。
戰斗力是軍隊建設的根本追求,軍隊的戰斗能力是政治建軍的重要體現。聽黨的指揮,打勝仗是軍隊的終極目標和優良傳統,我軍的團隊精神在一定層次上要求了其必須與軍隊任務形成一個整體。其次軍隊的各項建設任務如果離開了戰斗標準將失去意義,因此我們要堅持把提高戰斗力作為全軍各項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用是否有利于提高戰斗力來衡量和檢驗各項工作。我軍絕對服從黨的領導,使軍隊的義務能夠充分的體現,即從思想上規范軍隊也在實際中為軍隊戰斗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政治目標是為戰爭的勝利,因此部隊的建設一定要圍繞這一終極目標來進行,要將政治工作體現在實際中,在思想上明確政治工作的意義,從根本上強化部隊的戰斗力[4]。
四、結語
綜上,每個時代的主題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政治地位,因此要緊扣時代的主題,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將政治工作建立在時代主題之上,把握時代特征,腳踏實地,抓好眼前的實際工作,完善黨的絕對領導與信息化作戰指揮融為一體的領導指揮體制,切實的把戰斗力的標準豎立起來。
【參考文獻】
[1]李昆明.軍隊政治工作時代主題的理論地位和重大意義[N].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4(06):5-11.
[2]王素立.毛澤東國家安全觀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3]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武漢大學,2012.
[4]肖嫻.1949-1966年劉少奇的外交思想和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