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北方土生土長的我來到武漢生活了幾個年頭,從最初的不適應到深深地被這座有魅力有韻味的城市吸引,本文通過描述我的在武漢的所感所想向大家推薦這座美麗的城市。
關鍵詞:武漢;魅力;所感所想
不知不覺在武漢這個城市呆了快三個年頭,從對武漢的一無所知到深深被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吸引,在北方長大的我來到武漢后發現原來城市可以是另一番模樣,一條大江浩浩蕩蕩地橫跨過江城,大大小小的湖泊點綴在城市里很多不經意的地方,就像是建在湖泊上的城市,不像老家那兒的濟南只有幾條涓涓的護城河。
以前對武漢的印象除了熱還是熱,火爐的外號那可是叫得響當當的,而且覺得似乎也不會和這個城市產生什么交集,直到三年前的高考志愿去向將我和江城聯系起來。大一時候的開學季,拉著兩大箱子行李就和爸爸風風火火地南下到這里,下來高鐵發現似乎整個高鐵站只有我們倆個人穿著長袖,著實被熱到了,9月份的山東已經可以換上秋裝,這里好像并沒有入秋的意思。排隊打了出租車去位于洪山區的大學,沿途路過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分吸睛,建筑風格楚風韻味十足,后來我和同學曾專門來這里想目睹一番越王勾踐劍和曾侯乙編鐘的風采,可惜不巧碰上了閉館維修。離著博物館不遠的地方有一條隧道叫水果湖隧道,出租車路過這里的時候我誤以為是一條長江隧道,還感嘆了一番江城的氣魄。因為第一次路過的大都是武昌干凈繁華的新城,讓我對武漢有了不錯的初印象。
當年作為大一新生,剛剛從高中的牢籠里擺脫出來也是興致高的不得了,當然對武漢充滿了無盡的好奇心,軍訓結束后就同朋友來到了手機上旅游攻略首推的黃鶴樓,然而比起黃鶴樓,旁邊的長江第一座大橋更引人贊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在這條大江上屹立半個世紀之久仍不減當年的風騷.曾經看過毛主席73歲暢游長江的短片,就有這座大橋的背影,自己并沒有萬里長江橫渡的氣概,但也能從長江岸邊想象出那種不管風吹浪打感覺。
在長江大橋上十足地領略一番之后,我們便跟著人群順著臺階走下來,意外地發現了戶部巷。這個小巷子完全是江南風格,白墻黑瓦,入口處有一塊寫著戶部巷大黑匾,后來我才知道戶部巷的地位極高,被譽為“漢味小吃第一街”。小巷目測只有一二百米的樣子但擠了滿滿當當的游人,賣小吃的門面一個緊挨著一個。在這里我第一次嘗試了豆皮和坑土豆,戶部巷這么多小吃還是鐵板炒魷魚最合我口味,這兒的魷魚比濟南芙蓉街的魷魚要辣很多,而且似乎不是全熟,肉又嫩又香又有嚼勁,魷魚上紅色醬料的甜辣真的很讓人滿足,除了天氣和風景,吃的也讓我感覺到真真切切地在武漢。戶部巷不遠的地方就有長江擺渡,價格出乎意料的便宜,好像是一二塊錢的樣子還可以刷公交卡。我們登上擺渡船的第二層,當年毛主席就在這附近暢游長江,江風來得兇猛,一點也沒溫柔典雅的意思,江邊的建筑鱗次櫛比,新老建筑交錯映輝,這就是武漢獨有的味道,歷史和現代發展并存,欣欣向榮。擺渡船一小會就跨過長江,我們便從武昌到了江漢,下船后沿江大道那有歷史氣息的江漢關大樓很容易就能引起人的注意,江漢關大樓的后面就是國內著名的百年商業老街江漢路,因為這里曾經是英租界,所以建筑大都是上個世紀的風格,古樸厚重。各種世界銀行在這兒遺留的建筑詮釋著武漢曾經的輝煌。江漢路商業街還是挺長的,從沿江大道一直到解放大道,據說是中國最長的步行街,可惜步行街上有太多全國各地都能隨處可見的運動休閑連鎖店,少了許多特色。后來我一位武漢同學告訴我,一般的游客只是游覽這一條一千多米的主干道,其實江漢路旁邊小巷深處有許許多多武漢廉價好吃的傳統小店,門面不大但也是開了好多年。后來我在這附近吃過一次鍋盔,有點類似于家鄉的燒餅然后加上肉餡的感覺,面被烤干后又脆又香,再抹上辣醬對半卷著吃,搞得我很長時間都對這家店念念不忘。
大一第一個學期臨近入冬的時候,我和老鄉抽空來了楚河漢街,和江漢路比起來,這里的商店更時尚和齊全,建筑是民國時期的風格但十分的商業化,有很多世界潮牌的店面,晚上五顏六色的燈光來點綴整條漢街,頭頂上吊著密密麻麻的小黃燈給人一種下雪天的氛圍,各種新時尚的商店開張在黑磚紅瓦的房子里,有那么一瞬間不知身在何處的感覺,一直到現在楚河漢街是我放假休閑的第一去處。
武漢實在太大,很多地方我到現在都還沒機會去游覽過,這個城市到處都在修樓房,挖地鐵,架高架橋,似乎能感覺到未來武漢要重現歷史中的輝煌。除了武漢的建筑和食物,我也真真切切體驗了飯后閑談的“武漢天氣”。在武漢同學的眼中,武漢不算正宗的南方,最確切的說應該是中部,這樣講確實有理,但在我以前我眼中,武漢已經算是很“南”的南方了,至少比江蘇緯度要低。江南春來早,冬天可能也沒那么冷,于是剛來時只預備了兩個薄被子。一場秋雨一場冷,武漢的秋雨下起來簡直沒頭沒尾的,再配上自帶寒流的北風,樹葉變黃的梧桐樹很快就禿了頭。溫度計上的溫度可能沒達到零下,但又濕又冷的天氣讓我感覺比家里的零下十度還要難磨,一個哈爾濱來的同學甚至得了凍瘡。寢室沒有暖氣晚上斷電空調沒有辦法一直開,凍得我穿著羽絨服睡覺,后來媽媽寄來厚被子和毛毯才好了一些。難怪網上有人戲謔到“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靠一身正氣”。
武漢的夏天沒有傳說中的那么恐怖,只要一下雨立馬涼爽,晴天就立馬升溫,夏天中午頂著大太陽走在街上似乎都能聞到頭發被烤焦的味道,快要下雨前又熱又潮給人一種有汗出不來的感覺。在老家夏天的傍晚光著膀子打會兒籃球是很舒暢的,武漢夏天的傍晚打球估計能悶暈過去,堅持不了半小時就提著衣服回空調屋涼快去。然而這些層度依然在我的承受范圍之內,時間久了就漸漸習慣,另外被這座城市吸引到后也就不怎么在乎它的天氣了。
將來我或許會繼續在武漢深造,武漢將成為承載我青春記憶的城市,這座城市有它厚重的歷史、繁榮的現在,也會有更輝煌的以后。幾十年后我變了模樣而長江大橋和江漢關依然屹立在那里等著我來回憶往事,這也算是江城的一種魅力吧。
作者簡介:羅學良(1995-)男,山東泰安人,華中農業大學。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