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延寬
摘要:現代農業的發展,帶給人們更多的財富和文明。同時大量的化肥、農藥、除草劑等化學物質的使用也污染了自然環境,給生命帶來威脅,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成了迫切的要求.有機蔬菜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發展有機蔬菜生產,為人類提供安全、優質、營養、健康的蔬菜,是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農業工程,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和極強的生命力。
關鍵詞:有機蔬菜;生產;技術
有機蔬菜是有機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一輪的蔬菜產業結構調整中,全國各地都在嘗試發展有機蔬菜生產。由于有機蔬菜在栽培過程中不允許使用人工合成的農藥、肥料、除草劑、生長調節劑等,因此,對栽培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病蟲草害和施肥技術提出了不同于常規蔬菜栽培的要求。
一、有機蔬菜的定義
指在蔬菜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除草劑、生長調節劑等物質,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而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協調種植平衡,維持農業生態系統持續穩定,且經過有機認證機構鑒定認可,并頒發有機證書。在此基礎上,生產的蔬菜為有機蔬菜。
二、有機蔬菜生產基地選擇
生產基地事關有機蔬菜生產的質量和可持續問題,因而在選擇生產基地時一定要全面而科學,尤其要滿足3個必須的條件:一是土地的完整性,基地的土地應是完整的地塊,其間不能夾有進行常規生產的地塊,但允許有有機轉換地塊;有機蔬菜生產基地與常規地塊交界處必須有明顯標記,如:河流、山丘、人為設置的隔離帶等;二是必須有轉換期,由常規生產系統向有機生產轉換通常需要 2a(年)時間,其后播種的蔬菜收獲后,才可作為有機產品;多年生蔬菜在收獲之前需要經過3a(年)轉換時間才能成為有機作物。轉換期的開始時間從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之日起計算,生產者在轉換期間必須完全按有機生產要求操作。經1a(年)有機轉換后的田塊中生長的蔬菜,可以作為有機轉換作物銷售;三是建立緩沖帶,如果有機蔬菜生產基地中有的地塊有可能受到鄰近常規地塊污染的影響,則必須在有機和常規地塊之間設置緩沖帶或物理障礙物,保證有機地塊不受污染。不同認證機構對隔離帶長度的要求不同,如我國OFDC認證機構要求8m,德國BCS認證機構要求10m。
三、有機蔬菜栽培管理
(一)品種選擇 應使用有機蔬菜
種子和種苗,在得不到認證的有機種子和種苗的情況下(如在有機種植的初始階段), 可使用未經禁用物質處理的常規種子。應選擇適應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特點,對病蟲害有抗性的蔬菜種類及品種,在品種的選擇中要充分考慮保護作物遺傳多樣性。禁止使用任何轉基因種子。
(二)輪作換茬和清潔田園
有機基地應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綠肥在內的至少3種作物進行輪作;在 1a(年)只能生長1茬蔬菜的地區,允許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內的兩種作物輪作。前茬蔬菜騰茬后,徹底打掃清潔基地,將病殘體全部運出基地外銷毀或深埋,以減少病害基數。
(三)配套栽培技術
通過培育壯苗、嫁接換根、起壟栽培、地膜覆蓋、合理密植、植株調整等技術,充分利用光、熱、氣等條件,創造一個有利于蔬菜生長的環境,以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四、有機蔬菜病蟲草害防治
有機蔬菜在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及其衍生物。病蟲草害防治的基本原則:從整個生態系統出發,預防為主,綜合利用農業防治措施,減少病蟲草害孳生環境條件,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多樣化,以期減少各種病、蟲、草害所造成的損失。優先采用農業措施,通過選用抗病抗蟲品種,非化學藥劑種子處理消毒,培育強壯個體,加強栽培管理,秋季深翻曬土,清潔田塊,輪作倒茬、間作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蟲草害的作用。還應盡量利用燈光、色彩誘殺害蟲、機械捕捉害蟲、機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蟲草害。
(一)病害防治
可以用石灰、硫磺、波爾多液防治蔬菜多種病害;允許有限制地使用含銅的材料,如氫氧化銅、硫酸銅等殺真菌劑來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可以用抑制作物真菌病害的軟皂、植物制劑、醋等物質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高錳酸鉀是一種很好的殺菌劑,能防治多種病害;允許使用微生物及其發酵產品防治蔬菜病害。
(二)蟲害防治
提倡通過釋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敵(如赤眼蜂、瓢蟲、捕食螨等)來防治蟲害;允許使用軟皂、植物性殺蟲劑或當地生長的植物提取劑等防治蟲害;可以在誘捕器和散發器皿中使用性誘劑,允許使用視覺性(如黃粘板)和物理性捕蟲設施(如防蟲網)防治蟲害;可以有限制地使用魚藤酮、植物源除蟲菊酯、乳化植物油和硅藻土來殺蟲;允許有限制地使用微生物及其制劑,如殺螟桿菌等。
(三)雜草控制
通過采用限制雜草生長發育的栽培技術(如輪作、綠肥、休耕等)控制雜草;提倡使用秸稈覆蓋除草;允許采用機械和電熱除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產品和化學除草劑除草。
五、有機蔬菜的施肥技術
(一)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
有機肥料, 包括動植物的糞便及殘體, 植物漚制肥、綠肥、草木灰、餅肥等。礦物質, 包括鉀礦粉、磷礦粉、氯化鈣等物質。另外還包括有機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專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二)肥料的無害化處理
有機肥在施前2個月需進行無害化處理,將肥料潑水拌濕、堆積、嚴蓋塑料膜,使其充分發酵腐熟。發酵期堆內溫度高達60℃以上,可有效地殺滅農家肥中帶有的病蟲草害,且處理后的肥料易被蔬菜吸收利用。
(三)使用方法
(1)施肥量
有機蔬菜種植的土地在使用肥料時,應做到種菜與培肥地力同步進行。使用動物和植物肥的數量應掌握在 1:1為好。一般每667㎡土地,每種蔬菜使用有機肥 3000~4000㎏,追施有機專用肥100㎏。
(2)施足底肥
將施肥總量80% 用作底肥,結合整地,將肥料均勻地混入耕作層內,以利于根系吸收。
(3)巧施追肥
對于種植密度大、根系淺的蔬菜可采用鋪肥追肥方式,當蔬菜長至3~4片葉時,將肥料晾干制細,均勻撒到菜地內,并及時澆水。對于種植行距較大,根系較集中的蔬菜,可開溝條施追肥,開時不要傷斷根系,將肥料撒到溝內,用土蓋好后及時澆水。對于種植行株距大的蔬菜可采用開穴追肥方式。
隨著農行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對無污染蔬菜的需求也不斷增長。因此發展有機蔬菜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也有較好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