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嵐
摘 要 近年來,醫療領域職務犯罪頻發,各醫療單位的醫療器材、藥品采購是案件高發環節,主要涉案罪名為行賄罪、受賄罪和單位受賄罪。通過剖析該領域職務犯罪行為的滋生和蔓延,主要與教育、制度、監督等沒有落實到位有關,亟待從制度機制入手予以完善。
關鍵詞 醫療器材 藥品采購 職務犯罪
中圖分類號:D924 文獻標識碼:A
1犯罪特點
1.1從犯罪主體看,行受賄主體范圍較明確
行賄罪主體多為醫療器械供應商或者藥品供應商,他們是通過醫療領域的培訓班或者相互介紹等方式認識行賄對象,常常以贈送試用產品等方式讓產品進入醫療單位,繼而通過各種不正當的手段對該單位主要領導行賄。受賄罪的主體多為醫療單位的主要領導,往往掌握著重要資源,在資源分配中處于優勢地位,當案發單位對其權力制約相對薄弱時,容易成為被拉攏腐蝕的對象,誘發貪賄犯罪。
1.2從犯罪行為看,具有連續性、規律性和長期性的特點
各醫療單位的醫療器材、藥品采購是案件高發環節,主要涉案罪名為行賄罪、受賄罪和單位受賄罪。據調查了解,犯罪嫌疑人多采用金錢打通權力關節,或者采取不正當手段,對各個醫療單位的主要領導如院長、副院長、設備科科長、檢驗科科長、財務科科長等進行行賄。由于涉案人員犯罪手段隱蔽不易發覺,作案時間跨度都較長,常常在5年以后才案發,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1.3從犯罪環節看,主要發生在醫療器械和藥品的購銷環節
醫療衛生系統職務犯罪易發多發環節比較集中,主要發生在醫療器械和藥品的購銷環節。當前許多醫療單位的管理、決策、人事、分配等雖然制定了嚴格的管理機制,但在實際管理中并沒有嚴格落實,仍然存在“一把手”一言堂現象,甚至是主要科室領導與整個科室共同受賄,出現“科內賬”形式的賬外賬,用于發放本科室人員勞務費等津貼,這些都說明了相關監管制約機制不到位,給犯罪嫌疑人留下暗箱操作的空間。
2原因分析
在調查研究中,通過剖析該領域職務犯罪行為的滋生和蔓延,主要與教育、制度、監督等沒有落實到位有關。
2.1思想教育不到位
近年來查處醫療領域犯罪的涉案人員多為各個醫療單位的骨干,業務上成績突出,在工作之余也積極參與醫療領域組織的黨風廉政教育,然而這些教育工作大部分都是搞形式、走過場,沒有使這些骨干在思想上重視起來,思想教育的效果沒有實現。
2.2監督機制不完善
目前,我國醫療衛生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調控手段還不健全,涉案單位多注重經濟效益和內部建設,常常忽略了內部制約機制的健全和完善,特別是忽略了對領導和關鍵骨干的有效監督。醫療單位內部在許多重大事項的決定上沒有公開透明,缺乏有效的民主監督制約機制,單位內部的紀檢、工會等監督機構形同虛設,沒有認真履行監督職能,許多監督制約措施流于形式。
2.3財務制度不規范
許多涉案單位在財務管理上存在漏洞,常常發現涉案的科室存在“科內賬”形式的賬外賬,用于發放勞務費等津貼。主要由受賄人將所得贓款存入“科內賬”,該科室工作人員再從中以獎金、津貼名義分得明顯超出合法、合規的錢款。此種賬外賬形式既違反相關財經紀律,又易于引發違紀違法風險。
2.4市場秩序不規范
由于當前醫療器械、藥品等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秩序不規范,供應商們為了拓寬銷路,更快更多地把手中的商品推銷出去,以獲得豐厚的利潤,他們往往采取各種不正當的銷售手段,對醫療機構進行無孔不入的滲透和全方位的“出擊”,尤其是對醫療機構中掌握實權的人員,更是千方百計的拉攏腐蝕。從涉案金額上看,供應商往往給行賄對象極高的回扣,這些醫療骨干往往經不起這種非正常式銷售“進攻”的誘惑,從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對策建議
醫療領域職務犯罪一直是檢察機關打擊的重點對象,然而該領域職務犯罪仍然高發,醫療腐敗、醫患矛盾凸顯,現針對該領域職務犯罪的特點及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3.1加強廉潔警示教育,增強拒腐防變能力
一是有針對性的開展預防工作。各醫療機構應加強對主要科室、重點崗位人員的職務犯罪預防教育,尤其是管理層人員及財務人員,應針對各崗位不同的風險點,有針對性的開展預防工作,落實預防舉措。二是開展多種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動。各醫療單位應加強同當地司法機關的聯系,結合醫療行業相關案例舉一反三,通過以案釋法等方式,深刻剖析崗位廉政教育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拒腐防變能力。三是提高廉政風險防范意識。各醫療單位應認真梳理各個崗位的風險點,讓每個工作人員都熟知崗位履職時可能面臨的腐敗風險,以及違反廉政行為規范的嚴重后果,提高崗位人員的廉政風險防范意識。
3.2強化監督制約機制,消除職務犯罪隱患
一是規范管理醫療器械、藥品的銷售信息。梳理醫療單位內部采購流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和一些關鍵人員,復查已進入本單位的藥品和醫療設備,確保藥品和醫療器械的銷售人員、企業名稱等信息登記準確,并根據檢查的結果制定切實可行的監督制約防范制度。二是規范管理醫療器械、藥品的采購行為。按相關規定做好藥品、醫療器械授權書、企業資質審查、銷售人員身份信息核查等工作,并做好相關合同材料的檔案留存事宜,切實防范非正規渠道進院推銷,防止不規范銷售行為引發腐敗。三是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形成合力。充分發揮黨組織、紀檢監察、工會等多重制約作用,發揮內部各職能部門的相互制約和外部民主監督作用,建立健全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監督、預防管理機制,有效預防和杜絕職務犯罪。
3.3完善財務審核制度,堵塞違紀違法漏洞
一是健全完善內部權力運行監督機制。健全大額資金使用管理的審核制度,對器械藥品采購、各類經費的預支和發放等財務內部審計和財務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督查,實行同步跟蹤監督和定期檢查。二是完善財務公開制度。各個醫療單位應及時公布內部器械藥品采購、財務執行情況等重大事項的預、決算情況明細。三是通過多種形式加強監督。各個醫療單位內部的紀檢監察部門應加強對重大決策事項及財務情況的跟蹤監督檢查,可以通過設置公開欄、公布舉報電話等多種形式加強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