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鳳凱??
摘要:電機產品在設計制造完成之后,都會通過科學測試來驗證產品的應用性能以及產品質量。隨著電機設備現代化程度的逐漸升高,現代智能測控技術的應用能夠對電機產品進行科學測試,同時還能對測試過程中出現的設備故障進行準確的定位和全面的分析判斷,保證故障的及時解決。本文通過對現代電機智能測控技術進行深入的探究,并分析其具體應用情況,旨在提高智能測控技術在應用上的穩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關鍵詞:電機 智能測控技術 研究 應用
中圖分類號:TM3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1-0188-01
智能測控技術包括現代檢測技術、數字傳感技術、數字控制技術以及樹立信號處理技術等多領域學科的融合應用成果,其在應用的過程中能夠體現應用范圍較廣、測控精度較高、能夠實現動態監測優勢,同時也體現出應用參數較多、應用通道較多等特點,滿足了現代社會更為廣泛的測試功能需求。傳統的電機測控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生產設備的需求,智能測控技術的應用為很多現代化機械設備的運行提供了技術保證,與此同時,日新月異的測試、傳感、計算機、電子信息處理、儀器儀表等技術的發展,也為智能測控技術的應用拓展了更為廣闊的方向。
一、現代電機智能測控系統
現代電機智能測控系統可以對電機的參數進行適時的測控和調整,因其功能的需求,智能測控系統由超級計算機、服務器、嵌入式計算機、工作站以及片上系統等部分組成,其主要的硬件資源有系統架構、系統總線、CPU、接口和外設,而主要的軟件資源有軟件運行系統、軟件開發系統以及軟件調試環境等內容。電機智能測控系統在設計之時需要密切關注設計重點,即:其一,測控系統的設計故障模式、進行機械診斷故障的方案以及進行故障隔離的有效方法和實施情況;其二,軟件系統的可測試性是否能夠得到落實,必須選擇可測試性的軟件設計技術;其三,硬件資源也需要具備可測試性,接口設計要能夠滿足測試以及工作人員開展相關工作的需求;其四,選取的測試信號要與數據接口一致,并能夠與測試設備的信號實現兼容。
二、現代智能測控系統的總線設計技術
智能測控技術應用中,需要測控系統處于穩定的運行狀態,進而實現技術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智能測控系統中,電動機是能夠接收計算機控制指令的,同時也能夠對運行狀態和各系統參數進行及時的反饋,進而便對總線的設計有更為嚴苛的技術要求,其必須能夠保證實時性、通信功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一)系統總線
通常在智能測控系統的不同設備之間采用設備系統總線來進行串聯,布線比較方便同時線纜的需求量比較少,數據包可以按照幀格式進行設備之間的傳輸和交換,避免出現丟失數據的現象,打包和解包的方式都較為簡單,在不同的接口處理設計時,需要考量數據傳輸的距離,同時保證其抗干擾能力。隨著應用者對于傳輸速度的要求,光纖總線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光纖能夠保證傳輸速率,同時實現主機與外設、主機與主機等多種設備連接方式。
(二)外設
在智能測控技術應用中,進行外設選擇主要依據其對總線的支持情況、對系統軟件的支持情況、數據傳輸的速率以及可靠性、并行數據的持久性等多項內容,外設主要應用于對大容量數據的存儲。
三、智能測控技術系統的軟硬件設計
智能測控技術系統的硬件設計主要通過各種硬件配置進行選型,能夠保證其實際應用功能的發揮,同時能夠保證各種硬件資源之間的兼容性,保證其能夠滿足系統運行的效率和穩定性。智能測控技術系統的軟件設計主要通過系統需求的分析——系統設計——應用軟件需求分析——軟件系統概要設計——系統詳細設計——系統分支編碼、對不同分支單元進行測試——部件測試——對不同的配置選項進行測試——對設計系統進行整合測試——對系統進行驗收以及后期維護等主要環節,其中對其進行測試的內容涵蓋內容也較多,包括:應用功能測試、不同接口之間進行測試、數據處理效率測試、處理數據強度測試、數據處理可靠性和安全性測試以及安裝測試和操作性測試等諸多內容,只有通過仔細的測試才能夠保證職能測控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有效性,保證其能夠滿足實際的工作需求,保證實現其高效的應用價值。
四、結語
現代電機智能測控技術的研究已經開展多年,并取得了飛躍式的發展和進步,已經在諸多的社會生產經營領域得到應用。智能測控技術主要應用于智能測控系統中,其中包括總線設計以及軟硬件設計等實際內容,相關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應用的流程進行技術操作,以保證系統的設計需求能夠滿足實際的工作要求,并能夠提供穩定的應用技術,保證其應用的高效性迎合現代社會的多元發展需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測控技術也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促進其能夠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實現其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 費弘翔,安博文.基于DSP智能調節穩定平臺速率環參數[J].測控技術,2015,34(11):87-89+98.
[2] 韓芝俠.現代電機智能測控技術研究與應用[J].電子設計工程,2017,25(3):153-157+161.
[3] 張奎,雷勇.無刷直流電機智能PID控制系統建模與仿真[J].測控技術,2015,34(4):81-84.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