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輝+
摘要:對于學生來說,高中物理是一門比較難學的科目,同樣對于教師而言,也是教學中極為棘手的,因此提升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是一件意義非凡且迫在眉睫的事情。而在學校教學中,課堂教學是中心內容,因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才能最終實現素質教育。
關鍵詞:高中物理 教學 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1-0161-01
一、引入情境
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通常是教學的開端。用建構主義理論來說,知識本身最大的價值都是包含在情境內的。高效的學習一般都伴隨著內在的趣味性,而這種趣味性又與當時的情境有關,因而,良好情境的構建是能夠推動教學的發展的。學生學習是受具體情境的影響和約束的,所以,創設問題情境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律。
二、起點不要設置得太高
高中教育的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公民及人才。而當下高考的競爭是既殘酷又激烈的。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下脫穎而出,學校就要重視基礎教學,這也是符合新課標的基本要求的。因而,在目前的高中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學會轉變自己的思維觀念,適時地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不要將學生學習的起點設置得太高,盡量做到既將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吸引到課堂之內,還能夠讓他們在原有的認知水平上得到一個提升和發展。
三、要明確學生的興趣愛好
任何人的求知欲都是由興趣引起的,況且,高中生還是沒完全長大的孩子,因而,要想讓他們對物理產生興趣,就一定要培養他們對于物理的興趣。對于這個問題,我覺得,教師只要稍花點心思就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地做到。下面就是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兩點建議:(1)教會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2)培養他們在實踐中動手操作的能力。
四、要將具體的思維活動呈現出來
衡量一節課的效率是否高效,就要看這節課的思維活動是否具有高的質量。一節高效的課堂,不但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活絡起來,還能夠對學生的思維結構進行優化;不但要總結出思維活動的結論,還要展示思維的過程。教師在呈現自己思維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實踐的充裕度,以便于為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留出空間,保證對話的全面性和深刻性,達到思想及言語上的深度碰撞效果,最終形成高質量的思維品質。
五、做有針對性的訓練
有效教學是需要問題和效果的及時反饋的。而訓練則是進行反饋的一個主要方法,訓練程度的不同必然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而有研究顯示,雖然進行單一重復的訓練能夠對學生基本技能的提升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對于深化學生的思維發展,卻是沒有什么實際效用的,甚至還會帶來負效果。因而單一重復的訓練只會實現熟能生巧,而超負荷的訓練則會既無用又無效。這種類型的訓練并不是教師們所倡導的訓練方式,教師所認為的合理的、科學的練習方法應該是具有一定的屬性的,這些屬性包括基礎性、抉擇性、創新性、延展性、自主性、探究性及實踐性。凡是具有以上屬性的訓練都會對學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六、要重視對知識的整理和總結
在平時的課堂上我們能夠發現,每一節新課都沒有課堂小結這一內容;而在復習的課程內容中雖然有,但是卻都是些簡單的羅列與整理,剩下的都是對知識點和習題的講解。然而,不管是課堂小結還是復習,對知識的整理和總結都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而師生共同參與的整理和總結,就不再是單純的知識羅列,而是對知識點的升華了,這種升華就是能夠將基本的思路與方法融入到學生本我的能力框架中去,以便于學生能夠站在全局的視角上來看待縱向與橫向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更好地將問題進行對比,從而找到癥結及突破點的所在。
七、必須對規范的例題進行講解
一個完整課堂的構成只有課件、故事性、對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及實踐活動就可以了嘛?如果真的是單純的這樣想那就不對了,因為高中物理這門學科的主要難點就是因為其學科的邏輯性和思考性較強,而學生學習物理的主要目的也就是對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高中學生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都要受老師的引導,因為若是沒有教師的引導與幫助,學生們最開始解題的時候實則是茫然的。經常有學生會出現課上聽得明白,但是課后作業卻做不了的問題出現。因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例題講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講解方式及思路的規范性。只有這樣,才會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個明確方向的引導,才會避免他們出現失誤,因而,物理課堂效率的高低是與教師對例題講解的規范性程度分不開的。
八、要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明確自己的定位
在教學活動中,要盡量營造出一個師生之間能夠進行良好互動的氛圍,要培養學生客觀評價他人及自我評價的能力。每當學生完成一個學習任務的時候,教師都要及時對這個任務進行評價及指導,要能夠肯定學生的能力與成績,并極力倡導和鼓勵學生的個人意見,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總結知識的能力與習慣。
參考文獻:
[1]吳建琴.高中物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
[2]高文藝.高中物理教學中“探究學習”的應用[J].青年文學家,2009.
[3]沈光浩.漢語派生詞新詞語研究述評[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4(1).
責任編輯:孫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