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不清不楚的云計算,提出概念至今,已有10多年之久。當下雖然有很大的改變,但是要到突破爆發的階段,仍然還待開發。
從2006年亞馬遜推出EC2開始算起,云計算已經有了10年的發展史,但近幾年才開始呈現高速增長之勢。然而高速增長趨勢的背后,卻是一灘波瀾不驚的湖水,激不起浪花,填不平湖水。
按照這樣的趨勢來發展,云計算在未來究竟會成為扮演逢場作戲的演員,還是會本末相順,發展合乎規律,成為科技界的下一次革命呢?在很多人看來,后者會更加確定一些。因為在這十年之內,云計算的發展還比較穩定,被顛覆成為時代下的剩物不太可能。
話是沒錯,但真的是這樣么?關于答案先別著急尋找,在此之前,不妨先對云計算做個了解。
1 發展
云計算這一概念,提出至今,還尚未得到廣泛普及,仍有不少人都云里霧里,能說出一二,但卻鮮有人能清晰的抓住本質。其實這一項技術并不難理解,但想要真正理解,這還要從云計算的雛形說起。
云計算在1959年就被提出,ChristopherStrachey在論文里提出的虛擬化論文,這就是云計算基礎構架的基石。之后在1984年,“網絡就是計算機”這一名言在行業領域中盛行,今天的云計算就是在做著這樣的事。1996年開始起步,1997年給出定義,1999年第一個商業化平臺IaaS創立,2000年SaaS興起。
之后,2005年亞馬遜宣布AmazonWebServices云計算平臺。2006年推出EC2。自此,云計算拉開了表演臺上的大帷幕。
2是什么
從時間段來看,云計算走到今天,差不多用了10年。在這10年間,云計算取得了飛速的發展與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說是繼1980年代大型計算機到客戶端-服務器的大轉變之后的又一次巨變,但云計算究竟是什么呢?
通俗來講,云計算就和計算機一樣。
一臺計算機的組成想必很多人都十分熟悉,知道計算機是由硬件和軟件相結合組成的。其中,硬件分為CPU、驅動、硬盤、主板、內存等。而電腦的工作過程就是從存儲部件里調出數據輸入計算部件進行計算,得出結果后輸出到顯示屏等設備上,就完成了一個周期的工作任務。
其運作過程也與電腦一樣,至于區別,就是它存儲部分是網絡上的硬盤,而計算部分是網絡上所有的中央處理器。數據從全網調用,然后再輸入全網的處理器進行計算。目前這兩大部分都已經有了具體的產品:處理器對應著集群計算,而存儲部分則是較為常見的“云盤”。
3云計算的定義
云計算在目前還沒統一的定義,至于現階段廣為接受的是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定義:云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
用維基百科來解釋,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新方式,通過互聯網上的異構、自治的服務為個人和企業提供按需既取的計算。說簡單一些,云計算就是一種服務,通過集群計算,為用戶調取所需要的服務。類似水電,按需所用,靈活付費,使用者只需要關注服務本身即可。
比如當前被廣泛應使用的輸入法,它其實就是一種服務。很多商家的輸入法能夠以快速簡單的方式,為使用者提供需要的語境、備選的語素,使文字的編排能夠成為激發靈感的一個輔助工具。
再比如Steam,通過Vale在各國的服務器,用戶可以調取安裝的游戲包,進行安裝,并且記錄用戶購買的游戲記錄、游戲里的進度等。
提供了服務的云計算,用戶其實并不需要知道輸入法或Steam在后臺運行的數千萬臺服務器提供的大型集群計算,這些工作都交給了IPS。
4云計算的分類
關于云計算的類別,可以通過以下兩點維度劃分。
服務層: 云計算的服務,由以下幾點構成。
(1)云服務的基層是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礎構架即服務)。在這一層,通過虛擬化、動態化將IT基礎資源(計算、網絡、存儲)形成資源池。即計算能力的集合,終端用戶可通過網絡獲得自己所需要的計算資源,運行自己的業務系統,這種方式使用戶不必自己建設這些基礎設施,只需要通過對所有使用資源付費即可。
(2)其次是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臺即服務)。這一層除了提供基礎計算能力,還兼具了業務的開發運行環境,對于企業或終端用戶而言,這一層的服務可以為業務創新提供快速低成本的環境。
(3)最后是SaaS(SoftasaService,軟件及服務)。SaaS可以說在云計算概念中出現之前已經有了,隨著云計算技術的發展而得到了更好的支撐。SaaS的軟件是拿來即用的,不需要用戶安裝,因為SaaS運行在ISP的云計算中心,SaaS的軟件升級與運維也無需終端用戶參與,SaaS是按需要使用的軟件,與傳統軟件不同的是,買了之后不再使用就不會收費。
層次化的云計算一般也被稱為I-P-S云計算,各層可獨立提供服務,下一層也能夠作為上一層云計算的支撐。
云的歸屬:目前,云計算分為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這三大類。公有云是由IPS構建,為公眾及企業提供公共服務,由ISP運營;私有云是由企業自身構建,為內部提供云服務;但是公眾云和私有云之間又有一定的差別,所以,這兩種云往往都會是企業需要的服務,而它們也可形成的內外數據進行互相的交流,這便是混合云。
后記:
行文至此,已將云計算究竟是什么,闡述的較為清晰。但是文中所提到的計算機集群究竟是什么呢?
這其實是一臺由多個松散集成計算機硬件,連接起來后,可高度緊密地協助完成計算機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使用云計算服務,完全就不用擔心死機的問題。
因為當集群中有某個節點失效的話,那么節點上的任務,則會自動轉移到其他正常的節點上?;蛘哌€可以將集群中的某節點進行離線維護再上線,這過程并不影響整個集群的運行。
也就是說,云計算的效率更高。如果一臺死機,另一臺可以起作用,不用擔心任務的丟失,或失效。
云計算可以為用戶(企業)帶來高效率的工作,被稱為下一次重要的改革一點也不為過。但云計算的強大之處的背后,也有弱點和不足,現在被稱為下一次的重要改革,還是有些蓋棺定論。
下章重點提示:拋出個人對云計算的弱點和不足之處的觀點。云計算市場是什么樣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