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6日,315晚會后的第一天,百度通過內部郵件,宣布對百度糯米進行組織優化和管理架構調整,百度高級副總裁、百度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將親自兼任百度糯米總經理。而前百度公司副總裁、百度糯米總經理曾良在擔任百度大客戶(KA)銷售部總經理期間,利用職務便利,違規給某KA渠道代理商提供幫助,并從該渠道代理商融資過程中謀取私下利益,違反了公司職業道德規范,構成嚴重違紀。
高管違紀風波,從2014年到2016年底,百度、騰訊、京東、阿里等均有涉及。那么,高管違紀涉案,都有哪些呢?
互聯網圈高管受賄事件
利用便職謀私:2014年,百度副總裁兼CEO助理梁志祥發出內部郵件,內容指出,游戲事業部總經理廖俊涉嫌商業受賄、搜索資源合作部負責人王慶偉伙同品牌展示廣告部經理陳剛涉嫌參與流量黑市交易謀私利、展示廣告運營規劃部客服主管林漢超涉嫌職務侵占公司財產、聯盟發展部總經理馬國林涉嫌商業受賄。
貪污受賄謀取稅款:2015年騰訊公司前總監岳雨被控任職期間與多名下屬侵占公司數百萬元,并伙同時任公司在線視頻部總經理劉春寧受賄70萬元一案,互娛QT產品部負責人王雷雨與總監謝曉東涉嫌存在經濟問題,所涉金額同樣高達4000多萬元
2015年6月22日,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春寧因涉及在騰訊期間商業賄賂,遭騰訊舉報。主要起因是劉春寧負責騰訊視頻版權采購時期涉嫌商業賄賂。
京東10起內部腐敗事件:京東近兩年期間,內部腐敗事件涉及收受供應商賄賂、職務侵占、索要供應商禮品、接受供應商宴請等違法違規行為,京東對涉及員工進行了移交司法機關或辭退的嚴肅處理;違反國家相關法律的行賄商家也被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優酷:2016年2月1日,合一(優酷土豆)集團發布內部信,稱前合一集團副總裁盧梵溪涉嫌利用職務之便進行違法犯罪行為,已被警方帶走調查。合一集團指出,盧梵溪在職期間,合一集團發現在歷史項目的職務、流程內審方面存在嚴重疑點。
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與下屬侵占中興通訊4200多萬元資金:中興通訊管理層職務侵占案,檢方指控就顯示,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駱平凡與其下屬汪安濤涉嫌侵占中興通訊4200多萬元資金。2015年春節之后,中興通訊內部審計中,發現兩人涉嫌經濟犯罪,案發時兩人均在職。兩人相繼于2015年3、4月期間遭到警方刑事拘留。
前阿里巴CEO衛哲B2B公司大批欺詐事件被曝光:2011年2月,阿里巴巴B2B公司大批欺詐事件被曝光,100多名員工牽涉其中,其中公司CEO衛哲、COO李旭輝主動承擔責任向董事會申請辭職。同時,公司也嚴肅處理了近百名負有直接責任的銷售人員。
變動中的規則掌握
曾經作為變革者的互聯網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了在競爭中獲得先機,不僅要和傳統行業企業纏斗,還要與同行進行搏殺。“有時對傳統法規遵循都不完善,更何況對內部制度的建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稱,“內部制度不完善,對一些腐敗行為有意無意地忽略,造成了這個行業出現大量腐敗和商業賄賂行為。”
互聯網創業企業在跑馬圈地階段,因為有大量風險投資介入,“燒錢”往往不計成本,而一旦內部監管不嚴,就很容易給員工提供尋租機會,讓其內外聯手賺錢,甚至出現公司虧得越多、個人賺得越多的惡性事件。
不少互聯網企業盈利模式往往是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因此平臺就掌握著規則和流量,相關平臺監管人員就很容易和商家發生不正當利益往來。平臺工作人員往哪個商家身上傾斜,哪個商家就會容易得到好處,如此極易形成尋租空間。
記者梳理一些互聯網公司腐敗案例發現,“收受商家賄賂”是在描述案件情況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除了上述的幾例案件外,還有不少的案件還未出現。按照刑法的相關規定,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行為。
互聯網企業這一輪集體反腐風潮,引發公眾高度關注。一直以創新進步自我標榜的互聯網企業,為何紛紛開始自曝家丑?
經過10年左右高速野蠻發展,目前正在為健康發展積蓄力量,所以互聯網企業不得不為之前的“超速”埋單,這也就變為“扎堆反腐”的一個重要原因。
反貪腐是互聯網企業乃至所有都需要解決的難題,但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由于存在著技術和業務結構上的獨特性,在"反腐"方面也有自身適合的一套做法,譬如說發揮自身的科技優勢,結合網絡采取有效監控手段,構建反貪腐 " 防火墻 ",這樣不僅可以解決自身問題,還能 " 反哺 " 整個國家的反腐敗行動,為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案例和更先進的技術手段,最終達成企業社會責任的自我實現和升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