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是深受文物盜竊、盜掘和非法販運之害的國家。而美國則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中國文物進口國之一。但與其他文物追索國相比,美國政府向中國歸還文物的數量似乎并不多,這是為什么呢?
最近,美國向他國歸還海外流失文物的手筆可不小:今年3月16日,美國國土安全部門向伊拉克歸還60多件文物。4月1日,美國向韓國正式返還了朝鮮王朝德宗印章“德宗御寶”。4月22日,美國政府又向埃及政府歸還了數十件非法走私文物,其中包括一具公元前664年至公元前111年間的希臘羅馬式石棺。而 去年10月24日,美國向秘魯歸還了約20件古代文物,有的文物已有超過1800年的歷史;11月19日,一次性歸還泰國7000件失竊古文物,其中 554件是有5000年歷史的古物。
中國同樣也是深受文物盜竊、盜掘和非法販運之害的國家。有媒體報道,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達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件。而美國則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中國文物進口國之一。相比之下,美國政府向中國歸還文物的數量似乎并不多。最近的一次還是在2011年3月11日,向中國歸還十余件收繳的珍貴文物。
那么美國政府在歸還文物方面都由誰負責,需要哪些流程,那些追索國又做了哪些努力值得我們借鑒呢?
在美發現非法文物請找HSI
仔細分析上述歸還文物的消息會發現,負責歸還事宜的都是美國國土安全部移民和海關執法局,確切的說是其下屬的國土安全調查局(HSI)。其肩負著調查走私入境美國的海外文化遺產、藝術品和文物的獨特職責,并主動將繳獲文物物歸原主。
HSI的職責之一就是調查走私入境美國的海外文物,并主動將繳獲文物物歸原主。
比如,4月22日歸還埃及的這一批走私的古文物,最早就是HSI的調查員2009年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一個車庫中發現的,其中就有那具希臘羅馬式石棺。
這個車庫是一個國際性走私集團隱藏走私文物的地方。歷時5年,這個被稱為“木乃伊詛咒”的調查行動才圓滿完成,歸還埃及的文物還包括65枚古硬幣、兩艘可 追溯至埃及中王國時期的木船模型以及一組從埃及神廟中被盜的石灰巖浮雕。
2007年以來,HSI已經分4次向埃及歸還超過80件物品,向全世界30余個國家歸還了超過7800件物品,包括向法國、德國、波蘭和奧地利歸還油畫,向意大利和秘魯歸還15世紀至18世紀手稿,向蒙古國歸還兩個烏蘭巴托恐龍化石,以及最近向伊拉克歸還薩達姆·侯賽因時代物品等。
一般,經過特殊訓練的HSI調查員們會被派到分布在美國國內和國際的辦事處,并與聯邦、州和地方機構私營機構及外國政府通力合作。
在美國國內,一般與HSI合作的部門是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利用其在邊境檢查入境貨物、郵件包裹和類似物品及人員的權力,通過強制捕獲和沒收等手段找回物品。
而在國外,HSI與全世界46個國家的相關部門緊密合作。這也通常是HSI獲取線索的主要來源——當某國發現其文物被盜并出現在美國,并懷疑該物品是非法從該國出口時,他們會通知HSI。
“即便我們的特工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但我們不可能是所有國家、所有藝術品方面的專家。”在一次新聞吹風會上,HSI紐約辦事處特別調查員托馬斯·馬爾 霍爾介紹說:“我們通常得到線索才會開展調查。文物遺失國對他們自己的藝術品、其歷史、所屬地等信息了如指掌。因此,我們非常依賴這些國家給我們提供線索。”
韓國和埃及追索體系很強大
在與HSI合作方面,韓國和埃及可以說是經驗豐富。
韓國對海外流失文物進行調查的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后期,當時由韓國國際交流財團負責對海外流失韓國文物進行基礎調查。從1992年到2013年,下設于韓國文化財廳的“國外所在文化財團”成為專門負責海外流失文物調查和追索的部門。
該財團負責對海外機構所收藏的韓國文物現狀進行實況調查,并會派專員到當地確認文物。調查結果會定期出版為《國外韓國文化財產叢書》,向公眾公布。2013年,該財團對四個國家11所機構所收藏的五千余項韓國文物進行了實況調查,出版了三本調查報告。
該財團的另一職能是時常監控國外的韓國文物流通市場,以促成在海外購買回價值重大的韓國文物。
2014年4月,在美國總統奧巴馬訪韓期間,美方還曾向韓方歸還了在朝鮮戰爭時期被美軍從德壽宮非法走私出境的國璽和御寶等共9枚朝鮮王朝印章。韓國文化財廳介紹,美國HSI于2013年9月23日向韓國文化財廳提供了九枚印章的照片資料等信息。經韓國文化財廳的確認,這些印章是朝鮮王室與大韓帝國當時 的玉璽。由此當年10月21日韓國大檢察廳便要求美國調查當局進行調查。在韓美兩國的合作之下,HSI于11月查獲了這些印章。
同樣,1983年就起步的埃及文物追索體系也非常完整,它是由埃及文物部下屬的文物追索局、外交部下轄的文化關系司、埃及駐外國使館分工合作。
其中,成立于2002年的埃及文物追索局作為專門負責流失文物追索的部門,是埃及文物追索體系中的重要一環。負責持續性地追蹤世界上所有的拍賣行和文物 售賣網站,一旦發現任何一個機構在展出、出售埃及文物,他們便會立即通知外交部文化關系司,文化關系司則會通知駐文物展出國家的埃及使館,大使館會通知該國的外交部,達到終止文物展出、出售的目的,同時確定該文物是否屬于被盜的埃及文物部門登記在冊的文物。
相關法律保障非常重要
當然,要追回或歸還走私流失文物,有相關法律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國,《聯邦海關法》給予HSI在調查不正當進口及運輸文化財產的犯罪中處于主導地位。《海關法》允許HSI扣留非法帶入美國的文化財產,尤其當這些物品已被報告丟失或被盜時。
同時,如果一個國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約簽署國,并與美國之間簽署了雙邊協定,那么HSI推動執法過程會變得容易一些。endprint
目前文物返還領域有兩個國際公約,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通過的《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簡稱 “1970年公約”)。另一個是1995年由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通過的《關于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簡稱“1995年公約”),使國與國之間歸還文 物具有了可操作性。
中國也分別加入了1970年公約和1995年公約。2009年1月,中國還與美國簽署了關于限制中國文物入境美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對舊石器時代到唐末的歸類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跡雕塑和壁上藝術實施進口限制的諒解備忘錄》,為HSI的執法行動提供了更為細致的法律依據。據悉,2011年3月11日,在美國歸還中國的14件文物中,7件中國隋代的陶騎馬俑是中美《諒解備忘錄》列明需要保護的文物。
追討文物還要自身硬
不過,追索海外文物總伴隨漫長的糾紛,最難的是針對走私文物的舉證。相關的國際文物返還公約規定,必須在知道被盜文物落腳處,并能提供有關文字、圖片及其他詳細資料后,通過有關文物專家和治安部門的聯合認證確定,才能提出返還請求。
相關資料與調查程序對HSI核實身份、辨別真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HSI調查員托馬斯·馬爾霍爾曾在一次新聞吹風會上展示了一張中國浮雕的照片,該浮雕來自河北曲陽一個上世紀80年代后期才被發掘的古墓。這片浮雕于 2000年被帶到美國出售。HSI通過海外機構聯系中國政府,得到確認稱,他們認為這件物品是從該墓穴中非法盜走并出口到紐約的。
棘手的問題來了:如何確認該物品是從中國非法盜走的?如何得知該物品來自這一古墓?幸運的是,中國政府和ICPO(國際刑警組織)提供了許多有說服力的照片,證明該文物是從墓穴的墻上盜走的。例如,從馬爾霍爾展示的一張照片中,可以清晰看到墓穴墻壁上有一個類似門洞的空缺,根據相關比例尺推算,這恰巧是浮雕的位置。 2001年,HSI將“王處直墓的彩繪石雕武士像”歸還中國。
因此,對追討國而言,文物登記工作此時就愈發顯得重要。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管理中心主任阿里·阿斯法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文物部門完成對文物的登記后將明確國家對登記文物的所有權,這將大大便利流失文物的追索。
阿斯法爾介紹說,在埃及,文物登記工作由文物部下轄的文物確認局負責,該局首先確定某個固定的建筑(如神廟、清真寺等)或某件可移動的物品是否屬于文物,然后根據文物部長制定的文物登記要求,對確定為文物的物品進行拍照、取樣、編號,登記文物所有的相關信息(如文物歷史,出土地點、時間等),并在文物 隱秘的位置做標記。
阿斯法爾說,一旦登記在冊的文物被盜,文物部門很快就會知道,這種文物出現在國際市場上,追索起來也會比較容易。埃及文物部2014年底發布的統計顯示,2014年埃及共從海外追回約303件走私文物,其中包括14件胡夫金字塔內部文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