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李唯睿
“民情大數據” 優化服務再升級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李唯睿
今年1月,玉屏自治縣謝橋村駐村干部周麗娟開始駐村。駐村沒多久,周麗娟便對村里的情況了如指掌。“前任駐村干部在電腦中錄入的民情地圖和民情大數據,讓我與新的工作崗位實現了無縫對接。”周麗娟說。
民情地圖和民情大數據是玉屏駐村干部的探索和創新。2013年,玉屏在全面推行手繪“民情地圖”的基礎上,建立了“民情信息網絡管理系統”。小到家庭成員情況、群眾訴求,大到村情和發展規劃,都盡在圖中,一目了然。實現了“鼠標一點、民情盡顯”的管理格局。
作為“民情大數據”的發源地,玉屏將扶貧工作與“民心黨建”緊密結合,最初以“干群連心室”為單位,組織駐村包戶干部進村入戶、逐戶走訪,對每個家庭的戶主、人口情況、收入、生產、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矛盾糾紛等基本信息進行采集。
以“戶”為單位建立“家庭檔案”,按照“一戶一頁、一事一表、一組一冊、一村一檔”標準,為全縣建立了3萬余戶“家庭檔案”;以“組”為單位繪制“民情地圖”,手工繪制了700余幅“村民居住地圖”;以“村”為單位建立“小康信息庫”,將精準扶貧、基層組織、產業發展、計劃生育、群眾訴求等27項村級指標信息全部錄入電腦。
“信息錄入后,‘民情分析’模塊自動生成分析表。”玉屏自治縣朱家場鎮組織委員姚敦欽介紹,通過系統對全縣扶貧對象進行分類統計錄入,建檔立卡,可分析全縣各個低保戶、貧困戶、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家庭數據情況及所占比例等,以及幫扶臺帳管理,以便快速精準識別貧困對象。

“民情大數據”為精準脫貧建檔立卡提供了借鑒,實現了“鼠標一點,民情盡顯”的管理格局。(銅仁市委黨建辦供圖)
隨著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如今“民情大數據”結合“民心黨建+信合+”,對貧困村、貧困戶進行建檔立卡,以金融扶貧的方式精準服務貧困農戶。在運行的三年多時間里,“民情信息網絡管理系統”對民心黨建、縣域治理、精準扶貧、駐村管理等方面起到了推動作用。
隨著全國扶貧云、貴州黨建云等系統推出,“玉屏民情信息管理系統”出現了功能重疊、數據重復錄入等問題。同時,由于玉屏推出了村干部職業化等改革措施,民情系統也急需進行功能升級。今年以來,玉屏把建設“民情大數據地圖”,打造為民服務“升級版”作為全縣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改革舉措。
升級后的“民情信息網絡管理系統”更有利于管理駐村干部。為深入推進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對全縣駐村干部進行科學有效地管理,“系統”在“駐村干部管理、駐村干部日志、駐村述職”等欄目的基礎上,將建立村干部“工作臺賬”“職業化管理”等欄目,村干部可用手機以照片、視頻等方式記錄每日工作臺賬,系統將自動匯總、統計村干部每月駐村的時長,并作為村干部考核依據,從而確保駐村工作駐出成效。(責任編輯/顧海凇)
點評:
玉屏民情大數據實現精準識貧、精確管貧、精致幫貧的管理格局,對“精確滴灌”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實踐。——中央黨建研究所副所長趙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