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周佳靜
摘要:現代旅游產業的產生和發展與現代交通業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旅游交通是旅游業產生和發展的先決條件,是旅游活動的重要內容。所以可以說旅游交通是旅游業的基礎。由于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采取了兩種不同的發展模式。我國采取的是“先游后旅,旅滯游難”的發展模式,而這種發展模式就導致了我國交通業發展的不完善,交通基礎設施落后,再加上不恰當的旅游規劃,嚴重影響了旅游產品的開發。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以游促運、運游結合”的發展新模式,實現汽車客運業的轉型升級。利用汽車客運本身方便靈活、經濟的特點,開發徐州市內的特色旅游交通路線,以旅游促進交通運輸中客運的發展,實現旅游與汽車客運的雙贏局面。
關鍵詞:旅游 交通 汽車客運 運游結合
中圖分類號:F59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2-0027-02
蘇州市于2015年8月開始運營“蘇州好行”旅游觀光巴士項目。主要服務來蘇州旅游的散客,銜接火車站、汽車站,停靠主要景點、商貿酒店聚集區,串聯旅游要素,成為蘇州市民公交的升級版和游客服務的創新版。而針對徐州豐富的旅游資源及發達的交通優勢,深度挖掘開發新穎有特色的旅游產品,在徐州開展旅游觀光巴士是非常有可行性的。
一、“以游促運、運游結合”的發展新模式
旅游交通是指旅游者利用某種手段和途徑,實現從一個地點到達另一個地點的空間轉移過程。促進旅游業大力發展的前提就是要不斷完善旅游交通,旅游交通便利的通達性對于目的地的可進入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旅游交通是旅游目的地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1)隨著大眾旅游的普及,給汽車客運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游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范旅游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游時代。” 隨著大眾旅游的悄然而至,作為拉動內需的基礎,旅游業的發展方向也急需調整。全域旅游的逐步推進,城市內的短途旅游巴士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2)高鐵在一定程度上對公路客運客源市場份額造成沖擊,這對于汽車客運市場,將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隨著鐵路動車的運行,大部分旅客被吸引到鐵路上出行,大量分流了沿線公路客運的中、長途旅客,干線、城際、發達經濟區域等作為傳統公路客運主要收入來源的“黃金班線”也大受沖擊,客流量急劇下降,營業收入平均下滑50%以上,道路客運企業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研究表明,在與高鐵的競爭中,道路客運業在長距離旅客運輸和中心城際旅客運輸中處于不利地位,且不具備競爭優勢。
(3)汽車公路客運的優勢為市內旅游交通的發展提供了便利。首先是機動靈活、適應性強。由于公路運輸網一般比鐵路、水路網的密度要大十幾倍,分布面也廣,因此公路運輸車輛可以“無處不到、無時不有”。其次是可實現門到門直達運輸。最后原始投資少資金周轉快。公路運輸與鐵、水、航運輸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設施簡單,車輛購置費用一也比較低,因此,投資興辦容易,投資回收期短。
(4)徐州開發“游運”有著巨大的優勢。①旅游資源優勢。徐州旅游資源優勢較為突出,主要以兩漢文化、戰爭文化和彭祖文化著稱。徐州是兩漢文化的起源地,又是兩漢文化薈萃的地方,在國內外享有特殊地位,尤以“漢代三絕”著稱,可以開設漢文化旅游路線,濃厚的漢文化氛圍將會吸引大批游客。徐州的彭祖文化豐富而富有內涵,在國際上特別是東南亞地區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將徐州豐富的旅游資源整合劃分不同類型,提煉出符合不同人群消費心理的主題旅游線路,逐步發展商務、體育、購物、美食、祭祖、度假、軍事等專題旅游產品;深入挖掘適銷對路的新產品,這將會是徐州旅游發展的新方向。②區位交通優勢。徐州對外立體交通的發展,能夠吸引更多的游客,尤其是短途旅游者,可以依靠便利的交通,進行短途自助旅游。徐州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帶,是淮海經濟區19個地市的中心,又是隴蘭經濟帶的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區位條件十分優越,是聯南接北、承東啟西的重要十字路口。③客源優勢。徐州市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和優越的區位條件,其客源市場存在著巨大潛力。徐州是北方東部地區的交通樞紐,淮海經濟圈的中心城市,輻射周邊,從而會帶來大量的客源。從空間分布上看,徐州的國內旅游者主要來自于周邊的省區,即華東、華北地區,這里是我國東部重要的沿海經濟地帶,經濟發達,交通便捷,居民生活水平高,出游率高。
二、“游運結合”新模式發展的意義
2015年,國內旅游突破40億人次,旅游收入超過4萬億元。國內旅游的大發展中,其中自駕游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也是多數人首選的旅游方式之一。“運游結合”這種新模式,不僅符合全域旅游的發展要求,而且具有景點的直達性、可進入性優勢。
(1)合作運營,利潤共享。旅游與汽車客運聯合發展,通過成立合作部門等形式,共同商討,共享成功發展機遇、共同迎接挑戰。方便快捷的旅游專線可以拉動景區的游覽人次,提高景區收益,而熱門景點也能增加游客的出游次數,帶動游客乘坐旅游專線,實現景區與旅游專線的利益共享。在徐州市周邊開通旅游專線,可以在淡季和旺季開設不同數量的班次。
(2)環保意義。目前許多人都會選擇自駕游,可以隨時停靠,直接抵達景點、酒店門口,非常的便捷。但是私家車數量的不斷增多,使交通陷入擁擠堵塞,造成堵車人群時間上的浪費;并且也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與破壞,導致了酸雨、霧霾。汽車客運的極大優勢是靈活方便,能形成“門對門”直達。所以旅游直通車不僅方便,滿足人的需求,還大大地減少了私家車的行駛對環境的破壞,很好地保護了環境。
(3)提高徐州知名度。游客前來旅行,發現徐州的旅游直通車非常便捷,有特色,服務非常人性化,這就會給游客留下很好的印象,從而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吸引更多的游客,打造城市品牌效應,從而提高徐州的知名度。
三、特色旅游交通線路的設計
在旅游高速發展和強大的“吸金”優勢下,“旅游+客運”的發展模式對于徐州汽車客運業的轉型升級是一個極大的發展機遇。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汽車客運營業理念,開展恰當的營銷模式。保持競爭意識,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建設智慧旅游平臺,適應信息化時代的游客偏好是發展的保障。其次,運用汽車客運便捷、簡單、經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的旅游特色客運線路和人性化的服務方式,擴大公路客運的運營范圍,最大限度地拓展汽車客運市場和旅游市場。
第一部分:主題旅游線路設計。
我們依托徐州的旅游資源,充分發揮汽車客運企業的優勢,以“一日游”為主要開發方向,開發出一系列徐州市內景點的旅游直通車特色運游產品。通過對徐州旅游資源的綜合分析,劃分不同類型,開發出符合不同旅游者消費心理的主題旅游線路,與徐州的城市規劃相結合,設計合理的線路走向、停靠銜接等具體運營方案。
第二部分:旅游信息平臺建設——積極發展“互聯網+旅游”模式。
旅游業是信息高度集中的行業,信息是旅游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信息化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日益深遠。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中提出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務平臺,促進旅游信息資源共享,提高旅游服務效率。說明旅游信息服務政策已提上日程,尤其要建立旅游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智慧旅游平臺,不僅是所有旅游信息匯集的中心,還是支撐智慧旅游服務體系的基礎。
第三部分:旅游直通車人性化服務。
旅游直通車應開通多條不同類型的線路,使游客有靈活的選擇權利。旅游直通車線路需銜接車站、機場與各大旅游景區,便于游客直達景點。線路的設計還充分考慮到餐飲、交通樞紐站、旅游景點和商業街區等,使旅游專線與旅游六要素更好地結合。游客還可在車上直接向隨車人員購買優惠景區門票并快速進入景區。此外,車上還會播放景區宣傳片,乘客還可以在旅游巴士上免費使用WIFI,登錄相關的旅游服務平臺。旅游巴士服務平臺還可以同途牛旅游、攜程旅游和淘寶旅游等合作,多平臺協作銷售,旅游巴士項目可以為旅游人群提供了更專業的服務,使游客更好地享受個性化旅游。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