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真



摘要
為了探索出彈性聚酯復合纖維的定性鑒別方法,采用手感目測法、燃燒法、顯微鏡法、溶解法、紅外光譜分析法和DSC分析法對彈性聚酯復合纖維進行鑒別。結果表明:手感目測法得出彈性聚酯復合纖維具有彈性;燃燒法、溶解法、紅外光譜分析法得出彈性聚酯復合纖維具有與聚酯纖維相同的燃燒、溶解和紅外光譜特征;顯微鏡法觀察彈性聚酯復合纖維為典型的并列型復合形態,DSC測試可確定該纖維并非由單一組分的聚酯纖維構成,為彈性聚酯復合纖維的定性鑒別提供可靠的依據。
關鍵詞:彈性聚酯復合纖維;顯微鏡法;溶解法;紅外光譜分析法;DSC分析法
彈性纖維最早于1937年由O.Bayer、H.Rinke和他們的合作者于德國成功合成。復合纖維是上世紀60年代研發的一種新型化學纖維。彈性聚酯復合纖維是彈性纖維和聚酯纖維的復合,這種纖維具有天然纖維優良的特性以及良好的拉伸回復性和回彈性,廣泛地應用到紡織品。國標GB/T 29862—2013《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示》附錄B.4中提到“由兩種或多種化學性質不同的線型大分子(質量均不超過85%)構成,含有至少85%酯基官能團,多次拉伸50%后能快速地回復到原長的纖維,標注為‘彈性聚酯復合纖維 (elastomultiester或elasterell-p)”。但未提到用于鑒別彈性聚酯復合纖維的具體方法。所以對彈性聚酯復合纖維進行定性鑒別具有重要意義。
1 試驗
1.1 試驗材料和儀器
樣品:由送檢單位提供試樣。
試劑:火棉膠(天津市富宇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甘油、濃硫酸、濃鹽酸、濃硝酸、次氯酸鈉、DMF、苯酚、氫氧化鈉、甲醇(均由廣州化學試劑廠提供)。
儀器:CU﹣Ⅱ纖維細度儀(北京和眾視野科技有限公司)、Y172型纖維切片器(國營常州紡織儀器廠)、傅里葉紅外光譜儀6700(美國Thermo Nicolet)、差示掃描量熱儀 DCS 200F3(德國耐馳)、打火機。
1.2 試驗方法
1.2.1 手感目測法
手感目測法通過用手摸、揉、扯纖維或織物,觀察其光澤、顏色,根據經驗初步判斷出纖維或織物所屬大類。
1.2.2 燃燒法
燃燒法參照標準FZ/T 01057.2—2007《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2部分:燃燒法》。
1.2.3 顯微鏡法
顯微鏡法參照標準FZ/T 01057.3—2007《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3部分:顯微鏡法》。
1.2.4 溶解法
溶解法參照標準FZ/T 01057.4—2007《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4部分:溶解法》。
1.2.5 紅外光譜法
紅外光譜法參照標準FZ/T 01057.8—2007《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8部分:紅外光譜法》。
1.2.6 差示掃描量熱法
樣品質量:3mg,氣氛:氮氣,流量:20mL/min,升溫速率:10℃/min,降溫速率:10℃/min,溫度范圍:40 ℃ ~220 ℃。
2 結果與分析
2.1 手感目測法
通過目測法觀察到彈性聚酯復合纖維網絡形態整體圖和局部圖見圖1和圖2。
通過手感目測法觀察發現,彈性聚酯復合纖維質地柔軟、手感爽滑、有良好的光澤和彈性,判定纖維為彈性纖維。
2.2 燃燒法
彈性聚酯復合纖維的燃燒特征見表1。
由表1可知,纖維樣品在靠近火焰、接近火焰和離開火焰時的燃燒狀態、燃燒氣味和殘留物特征與聚酯纖維一致,初步判斷為聚酯纖維。
2.3 顯微鏡法
在纖維細度儀下觀察樣品的形態特征,見圖3和圖4。由圖觀察可知,彈性聚酯復合纖維的縱向形態特征為纖維表面平滑,有溝槽,有小黑點;橫向形態特征為兩種纖維沿纖維縱向分列于纖維兩側,為典型的并列型復合形態。
2.4 溶解法
彈性聚酯復合纖維的溶解性能見表2。
在常溫和80℃的條件下觀察彈性聚酯復合纖維在不同化學試劑中的溶解性能發現:彈性聚酯復合纖維的溶解性能與聚酯纖維一致,進一步證明纖維為聚酯纖維。
2.5 紅外光譜分析法
滌綸、PTT、PBT和彈性聚酯復合纖維的紅外光譜圖分別見圖5~圖8。
圖5~圖7的紅外光譜圖來源于標準FZ/T 01057.8—2007。由圖5至圖8可知,彈性聚酯復合纖維與聚酯類纖維的兩個主要特征峰相同,所以確定彈性聚酯復合纖維為聚酯類纖維。
2.6 DSC分析法
彈性聚酯復合纖維的DSC譜圖見表9。
由圖9可知,彈性聚酯復合纖維在200℃~240℃之間有一寬峰,且在209℃和230℃處出現兩個波峰,與傳統單組分聚酯纖維熔點峰有差別,可知該纖維并非由單一組分的聚酯纖維構成。
3 結論
通過采用手感目測法、燃燒法、顯微鏡法、溶解法、紅外光譜分析法和DSC分析法對彈性聚酯復合纖維進行鑒別,從而得出彈性聚酯復合纖維的普遍性特征。首先通過手感目測法發現彈性聚酯復合纖維質地柔軟、手感爽滑、有良好的光澤和彈性;然后采用燃燒法、溶解法、紅外光譜分析法得出彈性聚酯復合纖維具有與聚酯纖維相同的燃燒、溶解和紅外光譜特征;通過顯微鏡法觀察彈性聚酯復合纖維為典型的并列型復合形態,DSC測試可確定該纖維并非由單一組分的聚酯纖維構成,為彈性聚酯復合纖維的定性鑒別提供可靠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