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霄
江漢大學人文學院,湖北武漢 430000
摘 要 網絡脫口秀是各大視頻網站自制節目的核心要素,如以辯論為主的脫口秀節目《奇葩說》、訪談與調查相結合的欄目如《火星情報局》、網民自發上傳的節目內容如《你正常嗎?》。由此可見,網絡脫口秀節目選材相對寬泛,人文、娛樂、綜藝、辯論等豐富多彩。與目前傳統電視節目如相親、挑戰、奔跑、旅游等真人秀題材相比,網絡脫口秀的共通點即“隨心所欲地說”和“肆無忌憚地演”。與傳統電視脫口秀節目相比,網絡脫口秀節目主要依靠網絡平臺,來勢洶洶,勢必在觀眾人數及話題討論上都將超越電視脫口秀。文章主要研究網絡脫口秀的未來發展趨勢,以期為我國網絡自制節目提供參考。
關鍵詞 網絡自制綜藝節目;吐槽大會;發展;走向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0-0098-03
1 網絡自制脫口秀節目出現的背景
“脫口秀”是從英語詞組Talk Show(口才展示)音意譯過來。脫口秀節目是西方常見的電視節目,指一種觀眾聚集在一起討論主持人提出的話題的廣播或電視節目。一般脫口秀都有一列嘉賓席,通常由有學問的或者對那檔節目的特定問題有特殊經驗的人組成[1]。
近年來,以《奇葩說》《曉說》為代表的網絡脫口秀節目在網絡平臺迅速崛起,成為一種新興的節目形態。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發展起源可追溯至2005年。國外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的出現引導普通網民自制內容上傳并分享的全新形式,而后該視頻網站又組織專業影視媒體制作公司自制內容上傳。YouTube網站在經歷自制上傳、盜版猖獗、內容粗俗、版權大戰等一系列問題之后,最后衍生出一種全新以新媒體特性為基礎的全新節目形式——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網絡自制綜藝節目與傳統的電視節目大相徑庭,前者更加以用戶體驗為核心,指導和引導用戶上傳自制的節目內容。這種自由的傳播環境和百花齊放的傳播內容深受大眾好評,為廣大網民提供了個性化的收視體驗。
由此可見,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出現絕非偶然,其內部必然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2016年是中國大陸地區接入互聯網22周年的日子,在這短暫的20年中,國內互聯網行業產生了質的飛躍。隨著網絡科技的成熟,媒介形態逐步多樣化,新媒體占據了每一個用戶的大量時間,大量用戶隨之從傳統媒體轉移至新媒體平臺,一場嶄新的媒介變革正悄然
襲來。
互聯網從根本上改變了媒介生態環境中原有流通渠道結構的基本概念、運行原理、商業模式等,對媒介組織內部的主題架構及用戶的關系有著深遠的影響[2]。網絡自制脫口節目不同于其他的藝術審美形式,傳統電視脫口秀節目更多傾向于“眾樂樂”以及輕松娛樂的節目內容,而網絡自制脫口秀欄目則更傾向于“獨樂樂”,以用戶的觀賞體驗為出發點構建欄目的內容本身。同時,網絡自制脫口秀節目運用的節目制作方法和傳播方法,從本質上也不同于傳統電視節目的形態。因此,網絡自制脫口秀節目在此形勢下孕育而生。
2 網絡自制綜藝節目崛起的因素
2.1 外界因素
2.1.1 新媒體強勢崛起
伴隨新媒體行業的迅速崛起,傳統媒介受眾的年齡結構發生變化,呈現出“老齡化”趨勢,手機的普及讓廣大群眾進入多屏時代。網民在更多的時候選擇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工具在互聯網上查找信息、觀看節目、開展娛樂活動等。受眾逐漸告別傳統媒體,并隨之習慣隨時隨地個性化搜索節目內容,與視頻平臺形成一個良性互動。2014年,中國大陸人均日均使用數字媒體時長首次反超傳統媒體,這一習慣性的使用時間占比在2015年來逐步加大,數字媒體人均使用時長比首次突破50%,這便意味著中國大陸網民在一天之內大部分時間都是選擇使用數字新媒體,而其中又有三分之一的使用時間在觀看視頻內容,視頻網站在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視頻內容時,也在掌握著視頻用戶的收視習慣和偏好。
2.1.2 國家政策宏觀調控
我國各大傳統媒體為迎合新媒體時代受眾的需要,走可全面發展的市場化發展道路,不斷引進娛樂節目以增加娛樂節目時長,吸引觀眾目光,以最大程度爭取最大受眾群體。而在加大綜藝節目力度時,傳統媒體出現了娛樂節目參差不齊,有些傳統媒體甚至為博取眼球,與廣電總局的政策發展打擦邊球,制作出低俗的娛樂性節目。正因如此,國家廣電總局頒布并實施“限娛令”和“加強版限娛令”,最近又出臺“限韓令”與“加強版限韓令”等一系列規范市場運作的相關政策,限制各大衛視在引進海外節目版權以及減少娛樂性節目播出時長。”碎片化“時代環境中,新媒體受眾更加注重娛樂性,滿足全民娛樂化的時代特征,這就為各大視頻網站提供了發展思路。在不受廣電總總局政策的限制下,視頻網站紛紛亮劍,以雄厚的資金大力自制網絡綜藝節目,爭取更多的網民目光,從而增加點擊率以及網絡視頻的關注度。
2.1.3 網絡環境寬松自由
網絡媒介以相對寬松自由的環境贏得了廣大網民的厚愛,用戶可以便捷有效地利用互聯網檢索和瀏覽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可以隨時實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言論,與他人在虛擬平臺形成一個有效的互動。網絡平臺對于用戶關注并喜愛的節目類型也提供大量可視化的內容點播,供用戶欣賞和收藏。碎片化時代下,網絡不僅能體現不同年齡段受眾的群體特征,區別與傳統媒體自身牢牢掌握著話語權,新媒體將話語權交給了受眾。受眾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由地看”“自在地說”的觀看模式。受眾對于視頻網站依賴性的增加促使各大視頻網站不斷推陳出新,不僅增強網站自制節目品質,而且要豐富自制節目的節目類型。
2.2 內部支持
2.2.1 網站定位
中國互聯網視頻行業自啟動以來,經歷了行業的爆發、低迷以及上市熱潮幾個階段后,逐步走向行業的升級調整期。經過數年的培養,網絡視頻已經成為互聯網主要應用領域之一,用戶規模增長速度突出,覆蓋率不斷提高[3]。全國各大視頻網站在歷經一系列洗禮后,最終剩下十余家大型視頻網站。據中文網站Alexa網站訪問量查詢得出,國內目前屬于一線視頻網站的僅有愛奇藝、優酷網、土豆網、樂視網、騰訊視頻和搜狐視頻。5家國內視頻巨頭自2014年起,便著力在網絡自制綜藝節目上下足工夫。
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種類紛繁,有訪談類、脫口秀類、音樂類、真人秀類、資訊類等。騰訊視頻是中國領先的在線視頻平臺,擁有豐富的優質流行內容和專業的媒體運營能力,是聚合熱播影視、綜藝娛樂、體育賽事、新聞資訊等為一體的綜合視頻內容平臺,并通過PC、移動及客廳產品等多種形態為用戶提供高清流暢的視頻娛樂體驗,滿足用戶不同的體驗需求。
根據網站數據查詢網站iwebchoice發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視頻網站綜合排名指出,騰訊視頻以31.30%位居全國視頻網站第五名。值得一提的是,與搜狐視頻、優酷土豆不同,騰訊視頻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單一視頻播放平臺。據權威數據報告顯示,騰訊視頻無論在移動端還是在傳統PC端,都以驚人的速度在發展,并正引領著當下視頻網站革新的潮流。騰訊視頻依靠龐大的用戶群體,通過微信等App推廣,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視頻網站利用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大力推送本網站的自制綜藝節目,使得《吐槽大會》在紛繁錯亂的網絡環境下異軍突起。
2.2.2 大數據應用完善節目結構
《吐槽大會》是當下網絡綜藝自制節目利用大數據的創新型節目之一,節目不僅將脫口秀和火熱話題相結合,在節目的選題和制作時,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在騰訊視頻制作《吐槽大會》之初,便通過旗下的即時通訊工具、網絡購物平臺、各大地方性網站等分析旗下軟件或網站用戶的觀影偏好,將節目的收視人群定位在“90后”和“00后”,同時也明確了節目年輕化、話題性的特點。節目形式、話題選擇、嘉賓選取皆通過用戶興趣報告分析得來。騰訊視頻在節目前期宣傳和后期觀眾反響的情況下,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及時調整和剪輯。大數據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已然成為網絡自制綜藝節目市場化的有力支撐,節目的成功也踐實了大數據應用的準確性和必要性。
3 《吐槽大會》節目分析
3.1 節目主持人
新媒體時代下,主持人個人在自制節目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主持人的個人魅力時刻影響著節目的收視度和話題討論數。可以說,《吐槽大會》的節目觀眾都是沖著“毒舌”張紹剛去觀看的。
由于張紹剛特有的毒舌性質,之前在主持《非你莫屬》時便爭議不斷。作為大學教師,張紹剛的主持風格一直都以毒舌和黑幽著稱。在《吐槽大會》之前,張紹剛決定暫時退出主持界,安心在大學當一名人民教師。觀眾在《非你莫屬》的毒舌主持意猶未盡時,騰訊視頻正是看中張紹剛身上的這些強烈的個性符號,為他打造了《吐槽大會》。主持人在吐槽嘉賓的同時,觀眾的彈幕也在吐槽主持人,這為節目的收視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張紹剛以他獨特的黑幽吐槽方式為網絡自制脫口秀欄目重新設定了一個標桿[4]。
新媒體崛起之前,傳統電視媒體以內容至上,而供大于求的內容供給并不能為觀眾帶來愉悅的收視體驗。個性鮮明的主持人或嘉賓,為節目帶來了新鮮感和生命力。在此之前,優酷視頻制作的《火星情報局》是以汪涵為主,網絡紅人為輔,共同創造節目話題。《吐槽大會》在借鑒其他欄目的同時,無時無刻不在注意話題的選擇和創造,這正是清晰的人格帶來吸附力的典型體現。
3.2 節目特點
《吐槽大會》以網絡獨有的吐槽文化為切入點,每一期節目都會邀請一位網絡紅人,讓他們接受自己好友的吐槽和自嘲。在美國,《吐槽大會》是一檔著名的喜劇節目,每期節目會有重量級明星作為嘉賓接受吐槽和自嘲。而中國版《吐槽大會》,本質是以一場喜劇脫口秀為表演形式的大型喜劇欄目,嘉賓輪流以講段子的方式互相調侃,傳達每期開場主持人所說的“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的開場白。節目中的吐槽和自嘲實為一種別致的情感溝通方式,對于生活壓力大的現代人,或者對于熱衷尋求刺激的年輕人,不失為一種獨特的調節
方式。
根據大數據分析,《吐槽大會》節目善于辨析觀眾心理,又善于發現具有網絡關注度的吐槽嘉賓,成功吸引網民目光。如唐國強代言各種廣告和挖掘機梗,薛之謙網絡紅人段子手梗,曹云金和郭德綱網絡發文互相抨擊等。欄目話題在兼顧時效性和時尚性的同時,對當下許多社會現象以黑幽的方式進行了深刻的解讀,多數話題在經節目播出之后,節目的段子成為朋友圈里轉發的素材。《吐槽大會》是新媒體視闕下自由奔放式的表達方法,娛樂的外殼下承載的是對于社會主義傳統價值觀的尊重和捍衛。嘉賓在笑對朋友的吐槽同時,自嘲自己成為公眾人物之后的得失,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也帶來了對于自身的反思。
3.3 節目宣傳
大數據時代也是多屏互動營銷的時代。節目宣傳的方法從傳統的電視媒體轉向多屏渠道,通過微信、手機、平板、戶外大屏、電影巨幕等全面鋪開的內容營銷。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詳細分析了中國網民規模情況,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4 299萬人?;ヂ摼W普及率為53.2%,較2015年底提升了2.9個百分點。“碎片化”時代下,受眾更多利用閑散時間使用移動客戶端觀看視頻,《吐槽大會》節目迎合時代潮流,將節目時長控制在1小時左右,節目簡潔生動,既控制了生產成本,又為觀眾考慮頗多。騰訊視頻利用旗下手機App,每周特定時間向用戶推送完整節目內容,在節目空檔期,向用戶推送精彩的剪輯內容。5分鐘或10分鐘的精彩吐槽段子,讓觀眾意猶未盡,從而點開完整欄目進行觀看。這不僅為騰訊視頻客戶端積累了大量的觀眾基礎,又為迎合碎片化時代下的黃金時間提供了點擊量。
4 結束語
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說過:存在即合理。網絡自制綜藝欄目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新媒體的興起和網絡科技的應用,帶給網絡自制綜藝節目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隨著國家政策的深入貫徹,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技術應用和網民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斷提高,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質量也在突飛猛進。網絡自制綜藝節目是新媒體環境下的網絡產物,節目的成功也必然是對整個網絡時代的總結和升華。網絡自制綜藝節目必然將成為網絡媒體的重中之重,它的未來注定光明且美好。
參考文獻
[1]殷菲.中美脫口秀節目對比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3.
[2]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羅艷.互聯網視頻行業的競爭現狀與發展趨勢[J].視聽界,2011(4):25-28.
[4]田蕓澤.網絡自制節目《奇葩說》成功之道分析[J].東南傳播,2015(7):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