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沒有把實體經濟和互聯網對立起來,我跟馬云關系也挺好的。”
3月3日晚,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慶后在《中國企業家》雜志舉辦的“兩會”沙龍上如是說。
這位前首富的這番表態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他與馬云在2016年末的那場隔空“論戰”。
2016年12月25日,在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的《對話》中,馬云提出的“五新”觀點遭到了來自實體經濟企業家代表,即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的集體炮轟。而宗慶后更是將馬云提出的互聯網經濟“五個新”直斥為胡說八道。
此后,馬云在一次政商界高規格會議的公開演講中則似乎隔空喊話地回應說,“不是互聯網沖擊了你,是保守的思想,不愿意學習的懶性淘汰了你,是自以為是淘汰了你。”
這兩位前首富的交鋒也被外界視為實體與虛擬經濟之間的對壘。甚至一度有消息稱,宗慶后和馬云有矛盾,甚至兩人參加同一個活動都避而不見。
在這場“兩會”沙龍上,宗慶后回憶當時場景時說:“我是很討厭有人總講新名詞忽悠人的,所以脫口而出說這是胡說八道啊。”
在宗慶后看來,娃哈哈并不排斥互聯網技術。據其介紹,哇哈哈做的兩化融合,從下訂單到結算,全部是通過信息系統解決的,也在運用互聯網;娃哈哈的生產線,通過傳感器能獲得數據,通過網絡聯通起來,進行自動調節,這都是互聯技術的應用。
盡管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讓宗慶后的工廠提高了生產效益,減少了人工,但宗慶后依然認為互聯網經濟是一把雙刃劍。“實際上,有的互聯網企業,確實對我們實體經濟沖擊很大。比如說有的電商,他把你工廠的產品100塊錢買來,然后通過補貼低價賣掉,這樣就把實體經濟產品的價格搞亂掉了。”
宗慶后認為,中國對于互聯網有些過于狂熱了。“互聯網實際上是克林頓搞起來的,因為當時馬云給他站過臺,所以克林頓剛剛下臺的時候,在杭州,克林頓也幫馬云站臺。”宗慶后表示,“中國的互聯網是美國人幫忙搞起來的,但實際上美國沒有我們那么發達。全世界的互聯網就是中國最發達。”
除此之外,這位73歲的老一輩企業家同樣不看好當下火熱的人工智能。在聽完一位代表對人工智能的前景預測后,他直接表示,“我毫不客氣的說,你也是胡說八道。”
宗慶后表示:“現在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如果什么都被機器取代了人派什么用場?人什么都做不了了,就成傻瓜一個了。有的重體力勞動,用機器人代替也是可以的。但不是所有的工種都需要用機器人代替。”
在這位傳統制造業的代表人物看來,任何事情都要設定邊界。“比如說你的智能汽車,我們年輕人買來車,是在享受開車的味道,你把什么都變得智能化了,都不用出門了,這樣的生活還有什么意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