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末夏初,又到了吃小龍蝦的季節。不少夜宵攤已經把龍蝦擺在了顯眼的位置了,走在路上,紅彤彤的龍蝦香味撲鼻,你有沒有垂涎欲滴?醫生提醒,小龍蝦味雖然美味,但享用時仍需謹慎。
女子食用未熟龍蝦 患上肺吸蟲病
近日,上海浦南醫院神經外二科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一位平時很健康的年輕女性,旅游時癲癇突然發作。該女子到當地醫院急診做CT檢查,發現腦內有一個小腫塊樣的病灶。這個消息可把一家人嚇得不輕,趕緊回到上海求醫。
醫生先安排患者做了腦磁共振增強檢查,結果發現腦內除了一個小腫塊樣的病灶,還有很多星星點點的強化病灶,好似“滿天星”。鑒于檢查結果不能斷定為腫瘤,醫師又安排患者抽血進行了寄生蟲病篩查,結果顯示“肺吸蟲陽性”。醫師詢問該女子病史后,發現患者之前確實喜歡吃蝦蟹類水產品,而且有可能吃過未熟透的蝦、蟹。
根據臨床表現、腦磁共振、血液檢驗結果,該女子被確診為腦肺吸蟲病。醫護人員對其進行了抗癲癇、抗寄生蟲、預防與減輕腦水腫等治療,患者之前的癥狀大為減輕,幾天后就治愈出院了。
一聽肺吸蟲病,也許很多人會心驚膽戰。其實了解其致病原理后,肺吸蟲病也沒那么可怕。據悉,腦肺吸蟲病是因為肺吸蟲或卵被吃進人體,并在人體內發育、移行至腦內而致病。常見的癥狀有頭痛、頭暈、肢體無力、癲癇發作等,治療需要服用抗寄生蟲藥治療。
淡水蝦蟹類是肺吸蟲的中間宿主,食用小龍蝦時若未能燒熟燒透,或者清洗小龍蝦的水污染了其他直接食用的食物,包括因生熟食物共用砧板、刀鏟等廚具等,肺吸蟲的卵將趁機進入人體,并開始它的生命周期,從而對人體造成傷害。
喜歡吃小龍蝦的童鞋們注意啦!一般來講,小龍蝦和蟹這類動物都攜帶肺吸蟲,而且用烤、炒或者腌的方法不能保證將肺吸蟲的幼蟲殺死。所以,在享用小龍蝦、大閘蟹等河鮮的時候,做到燒熟蒸透、生熟食分開、不共用砧板廚具等預防措施,并盡量不食或少食生、熗,醉蟹、蝦等,就可以很好地預防寄生蟲病了。
小龍蝦還能不能吃?
龍蝦雖然美味誘人,但自從小龍蝦被貼上“喜歡臭水溝”、“重金屬超標”、“導致肌肉溶解”的標簽后,很多人也對其退避三舍。那么,這些傳聞到底是真是假?
小龍蝦真的“喜歡臭水溝”嗎?
有不少人傳言:“小龍蝦來自污染嚴重的河道”,污染重。其實小龍蝦在干凈和污泥環境中都能生存,但小龍蝦對環境非常敏感,一旦水質受污染,繁殖率、存活率和生長率就會明顯下降。相反,優良水質里生長的小龍蝦,成熟后的賣相、個頭和肉質要勝過生活在劣質水里的同類,還能耐運輸。
據悉,小龍蝦對污染環境的耐受能力還體現在擁有良好的排毒能力,能把重金屬轉移到外殼,然后通過不斷蛻皮把毒素轉移出體內。小龍蝦蝦身可食用肉質部分中,鉛、鎘含量均低于國家標準要求,而在蝦頭中的含量要高于蝦身可食用部分。
吃小龍蝦真的會患上“橫紋肌溶解癥“?
由于吃大量小龍蝦而導致患上橫紋肌溶解癥的消息屢見不鮮,幾乎每年都有,這讓人們憂心忡忡。由于此類事件曾多次見于報端,人們對“橫紋肌溶解癥”這一醫學術語已經不再陌生。那么,吃小龍蝦真的會得橫紋肌溶解癥嗎?
目前并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吃小龍蝦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癥,但大多數橫紋肌溶解癥患者都是與運動過量有關,因此市民在運動過程中要注意運動強度,特別是運動新手,應根據自身的體能制訂健身計劃,逐步增加運動量,不能盲目跟風。否則不合適的運動方式非但健不了身,反而會嚴重傷身。如在運動后出現肌肉嚴重酸痛,建議暫停鍛煉,好好休息,同時大量飲水,若休息幾天不見好轉,就要馬上到醫院做檢查,以免加重病情,延誤治療。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癥呢?醫學上將小龍蝦相關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稱為哈夫病。橫紋肌溶解主要是指肌肉受損后肌紅蛋白釋出,引起的典型癥狀包括肌肉酸痛、呼吸困難、尿色加深。但它最大的危害在于少數嚴重病例中,肌紅蛋白堵塞腎小管,可導致急性腎小管壞死,建議腎功能較差的市民不宜多吃小龍蝦。
總之,要想避免肌肉溶解的發生,平時就要注意健康的飲食以及規律的作息,不要過度運動,防止肌肉受壓迫,防止暴曬,保持良好的心態,便能度過一個健康的夏天。
哪些人不宜吃小龍蝦?
過敏體質者
龍蝦可致敏,可誘發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患者發病,所以過敏體質者是不宜吃的。
呼吸道疾病患者
對于支氣管炎、哮喘患者也是不易吃龍蝦的,無論是支氣管還是哮喘都是一種過敏性疾病,當人體受到過敏飲食刺激時,便會引起支氣管痙攣,粘膜腫脹,分泌物增加,從而導致管腔狹窄,氣道不暢,呼吸困難,從而誘發支氣管炎和哮喘。
皮膚病患者
蝦為發風之物,可使人陽氣升發,虛火內擾,助生外丹內毒,可誘發皮膚類疾病,所以皮膚病人是不宜吃龍蝦的。
安全吃小龍蝦請注意這些!
1、選新鮮的小龍蝦
買小龍蝦盡量挑選個頭大、殼青腮白、活力強的小龍蝦。如果是放置了一段時間或是已經死了的小龍蝦,則肉質酥軟,看上去空空的,不飽滿。
2、死蝦和變質的蝦不能吃
蝦內含豐富的組胺酸,這是令其味鮮的主要成分。但蝦一旦死亡,組胺酸即被細菌分解成為對人體有害的組胺物質。蝦的腸胃中常含有致病菌和有毒物質,死后體內極易腐敗變質。特別是隨著蝦死亡時間的延長,蝦體內積累的毒素更多,吃了便會出現中毒現象。
3、烹飪前清洗干凈
在烹飪加工前,一定要清水喂養24小時左右,讓蝦體吐出代謝物,另外要用刷子洗凈其身體上的臟物,同時隱藏了大量泥沙和細菌的腸線也必須剔除干凈,再用清水充分地清洗2-3次。
4、現煮現吃,熟透再吃
這是因為蝦體內多有肺吸蟲的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等,如吃了未煮熟的蝦,就容易感染肺吸蟲病和導致胃腸道中毒。鮮蝦煮熟后不宜存放,第二次食用必須重新加熱。
5、啤酒與小龍蝦建議不同食
吃龍蝦時不要喝啤酒,因為龍蝦蛋白質高,嘌呤的含量也非常高,如果吃龍蝦同時大量喝啤酒就可能引起血尿酸增高,引起痛風發作。
5、看顏色識別生熟
在家烹飪小龍蝦時,一定要高溫煮熟煮透,可通過觀察蝦仁橫截面顏色是否一致來判斷是否煮熟。
6、不要一次食用過多
因為蝦是高蛋白食物,部分過敏體質者會對小龍蝦產生過敏癥狀,如身上起紅點、起疙瘩等等,最好不要食用小龍蝦。小龍蝦是含嘌呤較高的水產品,痛風病人也不要食用。
7、不要吃蝦頭
小龍蝦的蝦頭部分最好不要食用。因為小龍蝦的頭部是吸收并處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積聚病原菌和寄生蟲的部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