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山東·馬國棟
北方網箱水域的魚情分析
文/圖 山東·馬國棟


網箱養殖一直是淡水魚種的主要養殖方法,大大小小的水庫被個人承包后,為了提升養殖成效,增加養殖魚的產量,承包人就開始了網箱養殖,這使得本來的自然水域變成了半自然水域,水中野生魚的生活習慣也隨之改變。雖然近幾年來有些大型水庫出于對保護水質的考慮將網箱撤離,但是水庫中存在多年的網箱已然對魚的習性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不會因撤網而立即改變。
考慮到垂釣者和養殖者的安全,北方水域的養殖網箱很少讓垂釣者到網箱上面筏釣,所以大多數釣友只能選擇近岸手竿施釣。網箱水域魚種豐富,而且密度很大,成為眾多釣友經常光顧的釣場,但如果盲目去釣往往收獲寥寥,甚至空軍。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釣好網箱水域首先就要分析一下網箱水域的魚情。

眾所周知,水庫中的網箱往往位于水庫中水位較深且氧氣充足的水域,大多數網箱都采用懸浮式的放置方法,網箱高度一般在2~3米之間,個別網箱可達4米左右的高度。北方網箱里大多養殖的是鯉魚、草魚、鯽魚等中大個體魚類,由于食物較多、氧氣充足,隨著時間的遷移,網箱魚自身的繁殖使得水庫中的鯉魚、鯽魚密度非常大(在北方水庫中,由于氣溫較低,草魚很少自己繁殖),而且是成群聚集。每當網箱開始投喂顆粒的時候,網箱周圍會聚集大量野生魚前來覓食散落在網箱下的顆粒,水庫中的巨物也經常在這個時候出現。此時魚兒大多是在半水位置毫無顧忌地搶食,個體越小的魚兒越在上層瘋搶,而且經過多年的喂養,水庫里的魚兒會養成抬頭找食的吃餌方式,并且形成條件反射——只要投喂顆粒的機器一響,聽到顆粒落水的唰唰聲音,離網箱較近的魚兒就會主動上浮聚集在網箱附近,遠處的則朝著網箱方向狂奔。這就帶來了新的問題——諸如水庫的凸出部位、進出水口等魚兒停留覓食的庫釣好釣位一旦遭遇網箱,上魚效果就不那么明顯了。有網箱的水庫每年投放的顆粒多達幾十噸,導致水質富營養化,水中可供魚類覓食的食物非常豐富,所以網箱水域的魚兒并不缺吃的。自然水域中的魚兒總是在固定的路線上不斷地尋找食物,并且在食物豐富的地方聚集,而網箱水域中的魚兒吃飽后有固定的棲息地,每當在網箱附近吃飽后就會各自回到自己原來的地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