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冬梅
滄笙踏歌舞青春
文/趙冬梅
80后朝鮮族姑娘唐琳琳,在生活中是個多面手——在家里是個快3歲女孩的母親;在工作中是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文藝部副主任;在工作之余是市直機關賽艇隊的一員;她是爺爺心中為之驕傲的“省勞模”孫女,是各藝術團學員交口稱贊的嚴師益友,是同事眼中表演、編創俱佳的業務骨干,更是星光熠熠的舞臺上最耀眼的舞之精靈……
畢業于延邊大學藝術學院舞蹈專業的唐琳琳,開朗外向,雖為人母,但于工作之外始終堅持練功、健身,身材輕盈勻稱,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青春又陽光。自詡性格“爺們兒”的她,陣陣爽朗的笑聲回蕩在藝術館二樓咖啡廳內。

談話間歇,有電話打入,是某單位一支平均年齡為60歲的12人群眾藝術團體為“八一”節目演出咨詢指導事宜,柔聲細語中,她密密的工作安排計劃本中又增添了一筆。從2004年畢業參加工作,工作已13年的她一直在基層做群眾文化藝術輔導工作,負責朝鮮民族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不管是民族小學、中學、民族單位、民族社團,還是喜歡朝鮮族舞蹈、打擊樂的社會人士、團體,都留下了她辛勤輔導的足跡。
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排練場上,從小就跳舞的她就像塊磁石,牢牢吸住人們的視線。身著民族服裝,敲起朝鮮長鼓,踏著鼓點起舞,翩躚妍麗。
眼下,她正在排練新作,用以參加6月末舉辦的省舞蹈大賽——“一個長鼓舞和刀舞結合的作品”,她面對的是一群朝鮮族舞蹈的愛好者們,堅持在編創、表演第一線的她,每天面對著年紀和自己父母相仿的叔叔阿姨們,她笑呵呵地說:“工作的時候很開心,真的挺有樂趣的!”雖然學員是業余的,但精神卻是專業的,初來抱著健身鍛煉目的的學員們,面對超負荷的訓練,卻不含糊,“他們對自己要求很高,那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更得高!”大家只是定期來培訓,基礎薄弱,因此一年前就開始學習長鼓舞的鼓點和舞姿、使用半刀的基本刀法與技巧,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到現在,一個民族特色濃郁、具有時代感的舞蹈作品便得以呈現。
身為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長鼓舞的第三代傳承人,使命感驅使著她,責任感砥礪著她,在公益免費輔導和作品編創中始終走在前面。“群星獎”是文化部設立的政府社會文化最高獎,2013年,在第10屆中國藝術節上,作為長鼓鼓手的唐琳琳,與團隊一起憑借朝鮮民族打擊樂《四物游戲》榮獲音樂類“群星獎”,填補了黑龍江省15年未得獎的空白。
談及未來的規劃和目標,唐琳琳很淡然:“就是想把舞蹈這點兒事干好,一個人一生能把一件事干明白就挺不容易的。”而說到朝鮮民族藝術精髓長鼓舞的傳承,她的語氣嚴肅了起來,“如果想培養敲長鼓的孩子,找個能堅持學10年的很難。但要不要傳承下去?必須要!”
“我希望讓更多的人喜歡上朝鮮舞蹈,而且能跳,并非只有朝鮮族的人才可以。”在各種舞蹈比賽中,她發現,十支參賽隊伍中有八支會跳蒙古舞,傳承得很好,與之相比朝鮮舞略微弱一些,她將原因歸結為“傳播得不到位”,這刺痛了她的心,朝鮮舞對呼吸、技術等要求高,讓人有畏難情緒,“這就是我們編導需要做的事了,要用怎樣的手法創作,既讓人跳起來容易上手,又要在作品中體現風格……”
因此她刻苦鉆研、潛心編創,成績斐然——2006年,在黑龍江省文化廳主辦的新人新作評比中榮獲舞蹈創作一等獎;2009年獲得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文藝匯演舞蹈創作一等獎;2011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黑龍江省高校舞蹈大賽上榮獲指導教師獎;2015年在黑龍江省第14屆群星獎中榮獲編導一等獎;于第28、29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榮獲先進個人稱號……
由于她的出色工作,贏得了市直機關許多委辦局和市直機關公務員藝術團的認可。2015年,她被市直機關藝術團聘任為舞蹈團輔導教師,不僅為大家編排舞蹈,還和一群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姑娘們參加全市的各類大型演出。2016年由她創作的舞蹈作品榮獲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電視歌舞匯演原創金獎和表演金獎,為豐富市直機關廣大干部職工的文化生活做出了突出貢獻。
2012年,唐琳琳帶隊赴青海參加西寧國際原生態舞蹈藝術節,展演加參賽。
“帶了10個長鼓,還有跳頂水舞的頂水罐,以及大量個人物品,有好幾車東西”,攜帶物資長途跋涉,轉機兩次。由于之前長期組織排練,又要參加演出,還要安排各項行程,出發時唐琳琳就一直高燒不退。坐了一天飛機抵達西寧后,又立刻趕到現場參加彩排。由于高原反應加上旅途勞頓,隊員在現場彩排時當場暈倒3人。一直高燒的她也在即將倒下的邊緣,“窒息的感覺,當時挺害怕的。”但是她告誡自己,“你是領頭人,要挺住,隊員還需要你照顧”,她一邊安排醫護人員給大家吸氧、喝水、就餐,一邊又組織大家進行彩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演出圓滿成功,團隊最終榮獲表演金獎。就在大家歡呼雀躍時,她一下子暈倒在了后臺,也因此大病一場。
通過參加各類演出和比賽,她的思維和眼界都愈發活躍和開闊。而這一切,她感恩于領導的栽培,“自從畢業來館里工作后,三任館長都非常支持我,為我提供施展的平臺和鍛煉的機會,才能得這么多獎。真的特別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的培養和教育。”
同時,她除了跳舞、編舞外,在各項大型文藝演出中都積極承擔組織、策劃、撰稿、編排的工作,努力在各個領域中都磨練自己,藝術之路也越走越寬。
2015年夏天,她負責人民廣場夏季演出,近70場演出的策劃、組織工作落在了她的肩上。正在哺乳期的她,為了保證工作家庭兩不誤,白天在單位起草策劃文案,傍晚帶著孩子組織演出。整整兩個月,她都堅守在人民廣場的舞臺旁,與館里的領導和同事一起,為哈爾濱市民和國內外游客奉獻了一場場精彩的文化盛宴。此外,在第2、3、4屆哈爾濱國際青少年動漫周開、閉幕式演出中,唐琳琳擔任文案撰稿和舞蹈編導職務;在第3、4屆黑龍江省滑雪節開幕式中擔任執行導演。
如今孩子馬上3歲了,早出晚歸的她已經無法抽身陪伴,在孩子22個月大時便送進幼兒園,說到這里她神色黯淡,“挺狠心的,但是沒辦法”。為了彌補,她每天早早地起來送孩子上學,爭取多一些的陪伴時間。這是魚和熊掌的選擇,為了摯愛的舞蹈事業,為了將其更好地傳播、傳承,只能舍其一,這是作為母親內心的痛。“我的學員們特別關照我,盡量白天練好一些,讓我少加點班。”她很欣慰。
在今年獲得黑龍江省第十二屆勞動模范稱號后,最開心的當屬她94歲的爺爺了,覺得光榮又自豪。唐琳琳的爺爺是名老黨員,“之前在我獲得‘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后爺爺就非常激動,他耳背,我喊著說的,聽完他嚇一跳……”她形容得非常形象,說完自己也哈哈笑起來。而爺爺身上具備的老一輩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更是深深震動著她的心,“爺爺以前在制帽廠工作,單位已經不存在,沒地方交黨費了。但是一到時間他就會去社區把黨費交上,次次不落。后來因摔倒腿骨折不能出門,就囑咐我爸爸去……”
而最讓唐琳琳敬佩的人,還有自己的啟蒙老師、著名舞蹈家陳愛蓮,讀中專時她曾在陳愛蓮舞蹈學校求學。“老師已經七十多歲了,依然活躍在前臺,而且每天早上8時—10時雷打不動地練功,對自己的要求始終不放松。”去年,唐琳琳參加比賽遇到老師,老師夸贊她:“已經是孩子媽媽了依然活躍在舞臺上,很好,還得堅持,要一直跳下去!”
會的,她會一直跳下去,她堅信。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