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長軍 潘蘊玉
巾幗旗紅綠滿山
文/李長軍 潘蘊玉

這是一支由巾幗花組成的營林隊伍,她們的娘子軍旗飄揚在哪里,哪里就會呈現出一片勃勃的綠色生機。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著勇敢的娘子軍”,這句被改版經典的歌詞唱的就是大興安嶺十八站林業局依西肯管護區的女子營林隊。這支隊伍都是由40歲以上的女職工組成,年齡最大的已經49歲,她們與男同志一樣,住著用彩條塑料布搭建的簡易帳篷,篷內用搭建的鐵爐子取暖,吃著大鍋飯,頂風冒雪、穿林作業,她們以生產作業質量必爭第一的標準,嚴格作業、安全生產,贏得了全局職工和領導對她們的贊揚。
2014年,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的號角吹響了整個大興安嶺。古老的驛站十八站林業局,從事木材生產幾十年的工人們迷茫了,他們發出疑問,我們到哪里去?該如何生活?
前行,從改變開始,林業局重新調整管護區規劃,將原來的華驛公司、淞驛公司、運輸公司合并成立了依西肯管護區。管護區成立之初,所有的職工都想找點好活干,特別是女職工都想找一份辦公室或后勤的活干,哪怕是清潔員的工作也好。但是一個單位哪能有那么多個辦公室的工作呀,而且辦公室的工作都是業務性較強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管護區黨政領導召開了全體職工大會,向所有的職工講清了全區所面臨的形勢就是大興安嶺由原來的木材生產、加工全部轉變到營林、管育工作上來。作為新成立的管護區,每個職工必須要轉變思想觀念,迅速適應新的工作需要。
領導說職工都會有活干,但是有人說“我們會干嗎?能干得了嗎?”特別是來自不同單位、不同崗位的女職工更是疑慮重重。散會后,全部圍在主任辦公室,嚷嚷著干不了營林生產工作。但領導肯定的說,我們是新成立的單位,人員來自不同的崗位,我們要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為我們進行指導培訓,只要大家認真學習都是能勝任工作的。事實證明,自依西肯管護區成立兩年以來,通過不斷的學習、培訓、實踐,已經完完全全由原來的木材生產、加工轉變到營林上來,而且成立了林業局乃至大興安嶺地區唯一一支女子營林隊伍。她們用實際行動驕傲地宣告:我們行!
女子營林隊成立之初,營林隊員親屬都曾勸過她們,“還是別去了,住在深山老林里,沒有通訊信號,沒有電視,到晚上怎么熬呀!再說走進林子就像是走進無邊無際的冰窯,就連男同志都難以忍受,何況你們女同志!出工入山就是一整天,連個休息的地方都沒有,人會受不了的”;還有的人說:“你們上山清林,就是圖新鮮,干不了幾天就得哭著鼻子跑回來”。在大家的勸說和質疑聲中,2014年冬季,倔強的女子營林隊員們第一次走進離局址80余公里的深山,面對陌生而又熟悉的大森林,她們拿起了手中的工具,開始了新的工作。這一干就是三個月,女子作業組在5支線完成清林面積319公頃;37支線完成清林面積225公頃。她們不僅克服了身體上、環境上、生活上的種種困難,還高質量地完成了管護區交給的任務。在最寒冷的季節里,她們用辛苦和努力為依西肯管護區營林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女子營林隊員們每天重復著單調的工作,艱辛而又枯燥,但她們卻摯愛堅守自己的崗位,守護著這片資源保護區的同時也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生命亮色。深冬季節呵氣成冰,自然條件的艱苦擋不住女子營林隊員們的工作熱情。但工作、生活環境的困擾卻是她們最大的阻礙。為了安全生產,她們每三個人分成一組蹚雪而行,如果有人在被齊腰深的雪卡住,另外兩個人就可以把她拉出來,化了的雪水將外衣凍得梆梆作響,身上涼嗖嗖的,她們也只能靠僅有的體溫來維持。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女子營林隊仍然嚴格按照要求,將枯枝、落葉摟到一起進行計劃燒除,對林木進行熏蒸消毒處理,消除蟲卵和病菌,并將造林地內的病腐木、站桿、禿頭樹、藤條和灌木清除,枝椏按照要求堆放,擺列整齊,以保證林地的干凈,便于下步定點整地作業。面對困難,女子營林隊員們沒有抱怨,有的是一份信心,以不屈的毅力詮釋著戰嚴寒、斗風雪的大興安嶺精神。
由于身體條件的限制,女子營林隊員們的付出也是難以想象的。隊員劉鳳春不久前做了子宮切除手術,都不敢直腰;李華做了甲狀腺手術還在恢復期;患有嚴重風濕病的孫福娟忍著劇烈的疼痛靠吃藥維持……即便如此,她們每天要徒步一公里的穿越才能到達作業點,頂著星星出發,太陽落山回來,雪地上被踏出了深深的印記。女人多是寒涼體質,在冰雪地上走一天,各種毛病都出現了,每個人都是靠著藥物頂著,沒有一個請假回家。巾幗不讓須眉,她們用征服大山的豪情,伴著山野間割灌機的轟鳴聲,和著她們爽朗的笑聲盡快完成工作任務,全然不顧被凍壞了的手腳、被枝條劃傷的臉頰。
2016年初,女子營林隊隊員由原來的19人增加到25人。當人們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慶氛圍中,女子營林隊員們就告別年邁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放下對家庭的眷戀和丈夫的關愛,又整裝上陣上山建點了。三月末的風吹在臉上就像刀割一樣,白天溫差大,雪化成水再凍成冰,每走一步都極其困難,一腳踏進去很難拔出來,鞋上掛滿了冰茬,腳凍得麻木僵硬。由于路途遙遠,隊員們中午只能帶飯,吃的饅頭凍硬了,她們用火烤烤……盡管如此,隊員們仍無一人掉隊,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進入防火期,森林防火是林區工作重中之重。忙碌的女子營林隊員們還未充分休整,就又投入到緊張的管護工作中。她們既經歷著嚴寒的侵襲又承受著酷暑的煎熬,每個人都一絲不茍地守護這片青山綠水,不懼重負,不畏付出。為了扮靚大興安嶺這片青山綠水,她們義無反顧地守護、梳理這片山林,呵護著這“金山銀山”也不換的綠水青山。女子營林隊員們有汗水也有淚水,卻沒有一句怨言,默默奉獻著青春與熱情。
早在前幾年,這些女職工在林區主伐小工隊,也只能做食堂炊事員,或打掃衛生的后勤工,做個配角,可國家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的號令,反倒給她們創造了大顯身手的用武之地,她們奔赴到林業生產的第一線,不僅真正撐起了半邊天,還成為令全國工人矚目的先鋒模范。
建隊幾年來,這支扎根在大山深處的娘子軍特色隊伍,她們舍小家為大嶺,戰嚴寒、斗風雪,在艱難困苦中磨礪,在快樂中勞作,她們如梅花一樣在寒冷的環境下與霜雪對抗,凜然開放,她們以勤奮忘我的工作熱誠和高度的責任感出色完成了各項生產任務。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支奮戰在營林生產一線的隊伍,先后被大興安嶺地區總工會和省總工會授予“模范營林隊”“五一巾幗標兵崗”“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2017年3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光榮稱號。現在,她們又走上國家最高領獎臺,成為“全國工人先鋒號”。受獎歸來的她們,帶著激勵的喜悅,又投入進大山的維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