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良君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文/周良君

在北大荒這片富饒的土地上,他用熱情的工作態度、創新的工作方式贏得組織和職工群眾的信任和贊賞。他扎根農墾20多年,連續獲得分局、農場工會工作先進個人、先進工作者等榮譽,他就是省建設農場第三管理區工會主席張士軍。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自己人格魅力帶動群眾、感染群眾,贏得職工群眾的信任和支持。”這是十年前被任命為第一管理區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時他立下的誓言。
張士軍上任后,開展了“用真心、獻愛心、結同心”的三心活動作為推動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管區的有效載體。三年來,共為職工擔保解決種地資金415萬元。
2010年,張士軍擔任了第三管理區工會主席。他將改善民生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機結合,通過不斷創新工會工作載體,著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努力解決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問題。職工周洪霞年初種地沒有資金交承包費,張士軍了解情況后,個人擔保為其貸款1.5萬元,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隨著管理區小城鎮建設的不斷深入,第三管理區因規劃建設面臨拆遷,居民區6處道路橋涵損毀,車輛無法通行,居民意見很大。張士軍多方籌措資金,并親下涵管鋪沙石。一年來,他帶領職工群眾修路2萬延長米,綠化植樹5000株;使職工群眾走上了暢通路,喝上了放心水,解決了看病難;人居環境得到根本改善,達到了“四化”標準;自來水、數字電視入戶率達到100%;管理區衛生所達到了甲級標準,職工文化室圖書上百種,職工娛樂室設施齊全。
為解決地少人多的問題,張士軍積極拓寬職工增收渠道,引導職工進行種植結構調整,種植玉米等作物。2010年由于受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玉米產量低、收益差,職工產生了很大的抵觸情緒,他及時組織召開管理區職工大會,向職工宣傳玉米種植廣闊的市場前景,還多次登門到職工家進行耐心的動員工作。當年全管理區種植玉米3940畝,平均畝產750公斤,畝純收入510元。
在北大荒先鋒工程建設工作中,張士軍帶頭推廣先進的農業科技,動員全員要做北大荒致富路上的先鋒,真正把先鋒工作做到“帶動一方生產,拉動一方效益”上來。他還積極推廣高產栽培模式,管理區玉米種植全部采用110厘米大壟,24壟玉米與24壟大豆間作,坰保畝株數35萬株,有效利用上年玉米茬殘余肥料,當年降低施肥比例9%,畝直接降低成本36元,并采用間作使玉米作物得到有效通風,提高了產量,玉米畝產850公斤,畝純獲利760元。
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工會干部,張士軍以其高尚而謙虛的人品,扎實而勇于創新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廣大干部群眾的信賴和贊揚。他也正滿懷激情地在北大荒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帶領廣大職工群眾,抓住新機遇,唱響主旋律,迎接新挑戰,創造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