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燕
(1.大理大學,云南大理671003;2.中國人民大學,北京100872)
基于預設理論的新漢語水平考試研究
張雪燕1,2
(1.大理大學,云南大理671003;2.中國人民大學,北京100872)
根據新漢語水平考試“考教結合”“以考促教”的原則,從新HSK4級真題入手,發現試題中聽力、閱讀部分與預設理論關聯密切。提出重視預設義的提取、預設觸發語的歸納,采用微技能分項訓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法訓練和提高學生的推理預測能力,有效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
新漢語水平考試;預設理論;觸發語
伴隨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的形成,中國高校國際化辦學也在穩步推進的過程中。近年,來華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學生人數呈逐漸上漲的趨勢。以大理大學為例,作為一所地方性院校,大理大學結合自身的辦學特點和優勢吸引了大批東南亞留學生。這些學生到校后先被安排在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學院)的東南亞語言預備班,經過1~2年的漢語強化學習,通過新漢語水平四級考試(簡稱“新HSK4”)之后,方能進入各學院,與中國學生一起學習專業課程。由于漢語教學的時間短、內容多、目標高,漢語教師們在開展具體教學時不得不采取“考教結合”的策略,將“教學”與“考試”結合起來,根據新HSK4級考試的內容和特點,結合教材、教學內容,給學生傳授一些應試策略。
新HSK4級筆試包括聽力、閱讀、寫作三部分。聽力和閱讀均考察學生對輸入信息的理解和接收能力,且在微技能訓練中都包括了對推理預測能力的訓練。鑒于二者的相似性,我們決定先不考慮寫作部分,從聽力和閱讀部分入手,以言語交際中的預設理論為基礎,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新HSK4級真題展開研究。
預設是指在會話過程中隱含在話語背后的交際雙方共同接受的信息或命題〔1〕,是說話人在說出一句話時預先設定自然為真的一個命題,是交際的背景信息,體現的是說話人的命題態度。關于預設是語義現象還是語用現象,一直存在爭論,并由此引出“語義預設”“語用預設”“語義-語用預設”〔2〕9三種觀點。“語義預設”觀認為預設是指句子與句子之間的真值關系,是語義系統中穩定不變的部分,不受語境制約?!罢Z用預設”觀強調預設關注的是句子與語境之間的關系,不涉及句子真值的問題,其功能是保證話語在特定語境中的適宜性,為交際提供背景信息?!罢Z義-語用預設”觀指出雖然語境及共知知識制約預設,但預設仍然以詞匯意義為最根本依據。綜合以上觀點,我們認為,基于言語交際的預設并不需要必然為真。比如“法蘭西國王是禿子”這一命題,我們不能因為“法蘭西現在并沒有國王”這個事實就判定該命題完全為假。此外,一句話必須滿足必要的文化條件、語境因素才能得到人們的正確理解,預設正是使一句話滿足必要的社會適宜性所需要的條件,所以預設的本質應該是語用現象。然而,雖然可以把預設視作一種語用現象,但是我們也必須在一定的語義基礎上才能探討它。因此,本文更傾向于“語義-語用預設”觀,將預設看作是基于語義的語用現象,以下在討論預設的具體用例時也將緊密圍繞“語義-語用”這一基礎來展開。
需要指出的是,與會話含義不同,預設是可以以句子中的某些詞語或結構為基礎進行推理的,這些作為預設標記的詞項或構式就叫“預設觸發語”,常見的預設觸發語有定指表達成分、敘實動詞、含義動詞、狀態變化動詞、評判動詞、重復意義動詞、事件狀語從句、比較和對比結構、非限制性關系從句、分裂句、非真實性條件從句、疑問句等〔2〕25。本文將選取新HSK4級真題中出現頻率較高、比較典型的預設觸發語來進行分析討論。
(一)新HSK4級真題:“預設”統計
首先,由于聽力理解和閱讀理解都與推理預測能力密切相關,我們假設,與推理預測同樣相關的預設現象在HSK試題中也會有所體現。為了檢驗這一假設是否合理,我們對5套HSK4級真題〔3〕進行了手動式窮盡性檢索,對其中的聽力和閱讀部分作了詳盡分析。摘取出含有預設的試題共185題,占總題數(500題)的37%,詳細數據見表1。從表1我們可以得出結論:①預設與HSK4級密切相關。每套試題中的預設題數量均在30題以上,即都超過了總題數(100道)的30%;②較之閱讀,聽力與預設的相關度更高,即預設在聽力中的應用更為廣泛。

表1 HSK4級真題預設題量統計/題
其次,為了進一步考察預設現象在新HSK4級試題中是如何被體現和應用的,新HSK4級考試中的預設是由哪些觸發語所引發的,我們對真題中的所有預設題都作了逐項分析,結合具體的詞語意義和使用語境,提取出每道題的預設觸發語,并作了如下歸納:
A.副詞(41例):本來,別,不得不,不一定,才,差不多,從來,大約,當然,到底,否則,更,光,還是,竟然,就,就是,究竟,恐怕,難道,其實,確實,仍然,容易,實際上,實在,往往,相反,也許,已經,原來,又,再,正,正好,只好,只是,至少,最,最好,總是
B.動詞(34例):抱歉,表揚,吃驚,打折,擔心,發現,放心,感謝,估計,害怕,后悔,加班,驕傲,來不及,明白,支持,羨慕,受不了,及時,改變,保護,影響,批評,希望,誤會,熟悉,提醒,忘記,相信,以為,影響,知道,準備,祝賀
C.連詞(25例):不但,不管,不過,不僅,不只,除了,但是,而且,即使,既然,盡管,就是,可是,另外,雖然,卻,如果,而,然而,所以,無論,要是,因為,只要,只有
D.其他(32例):(形容詞13例)不錯,高興,好笑,可惜,厲害,流行,滿意,奇怪,危險,無聊,興奮,有趣,原來;(習語6例)我的天,對不起,沒問題,還可以,沒事兒,開玩笑;(名詞7例)關鍵,區別,笑話,信心,興趣,以前,原來;(結構4例)一……就,要……了,該……了,……比……;(語氣詞2例)啊,吧
(二)新HSK4級真題:“預設”分析
基于以上統計,在對新HSK4級真題中的預設使用情況有了大致了解后,我們想進一步弄清楚試題中的觸發語是如何將每道試題的預設義觸發出來的,或者說,出題者在編制試題的時候是如何巧妙利用預設觸發語來檢驗應試者水平的。對此,我們根據調查結果,選取了出現頻率較高的三類觸發語(副詞、動詞、連詞),并從每一類中挑選出最為典型的用例進行“語義-語用”分析。為了節省篇幅,我們對原題進行了適當簡寫。
1.副詞預設觸發語
到機場后,他才發現忘記帶信用卡了(A1),他乘坐的航班大約半小時后就要起飛了(A2),他只好改簽下一趟航班(B)。
“只好”表示沒有別的選擇,不得不做某事〔4〕。主要用于陳述句中,敘述客觀事實。常放在主語前或主語后謂語前,表達因為遭遇到了某些不如意之事或由于某些不利條件的存在而被迫地接受不情愿的結果或做出無奈的選擇?!巴泿庞每?,航班大約半小時后就要起飛了”是所遭遇到的問題,“改簽下一趟航班”是行為主體所做出的無奈選擇。某些困難、問題、不利因素的存在是使用“只好”的前提條件,它所觸發的預設義是:行為主體因某種不利條件的限制而被迫做出了無奈選擇。因此,我們需要讓學生明白:“只好VP”的行為主體原本并不打算VP,是在某種不如意的客觀條件下才不情愿地選擇了VP。
2.動詞預設觸發語
最近心情很不好,因為一點兒小事跟同屋發生了口角(A),吵完架我就后悔了(B),覺得自己不該對他說那么過分的話(C)。
“后悔”是指“事后感到懊悔”〔5〕。是一個典型的敘實動詞,可以觸發事實預設?!昂蠡赬”表示對一個既定事實“X”的發生感到懊悔。“因為一點兒小事跟同屋發生了口角”以及“對他說那么過分的話”都是既成事實,是后悔的事情。此外,“后悔”中本來就含有“不該做某事”的意思,所以以上例句中的“不該”在語義上是冗余的,在句中只起到強化說話人的懊悔情緒的作用,去掉之后并不影響句子語義的表達。還有,從語篇語法的角度來看,后悔在篇章中往往是前后語義的樞紐,一方面對上下文所述事件起到照應的作用,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自身詞義把前后語句的語義聯系起來。比如我們可將以上例句的語義結構圖示化為:事實(A)——后悔(B)——原因(C)。這些都是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該指出的,同時也是新HSK4級考試中較為常用的“出題點”。
3.連詞預設觸發語
科學技術的發展確實給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但也給我們增加了不少煩惱。最普遍的是,每個現代人頭腦中都要記住很多密碼:信用卡(A)需要密碼,電腦(B)需要密碼,電子信箱(C)需要密碼,有時候甚至連開門(D)都需要密碼。如果誰不小心忘記了這些密碼,那麻煩可就大了。
“連”字句是漢語中的一種特殊句式,有“甚至、就是”的意思,常跟“也、都”連用,組成“連……也/都……”的格式,用以強調程度之深〔6〕?!斑B”后引導的成分往往能在語境中找到一些對比項,并按照可能性構成一個等級模型。比如“A信用卡>B電腦>C電子信箱>D開門”按照“是否需要密碼”構成了一個相關度由高到低的等級序列,序列最左端的“信用卡”與“密碼”的相關度最高,序列最右端“開門”與“密碼”的相關度最低,句子隱含的預設義是:相關度最低的“開門”需要密碼,那么比他相關度高的“電子信箱、電腦、信用卡”就更需要密碼了。因此,用“連”引出的事情在說話人看來是不該如此或者可以不如此的,這件事尚且如此,其他就更該如此了,關鍵在于讓學生能體會到這一句式所表達的言外之意。
預設信息是說話人認為理所當然的背景知識或信息,并且相信聽話人也知道或可以推知的。在試題中表現為,出題者認為雖然題干未曾明確說明,但漢語水平達到四級的應試者理應知道或可以推出的信息。簡而言之,預設是語言經濟性和準確性的相互作用在交際中的表現,同時又被出題者巧妙地運用到漢語水平考試中來檢測學習者的漢語水平等級〔7〕。因此,語言預備班的留學生要想在較短時間內較快通過新HSK4級考試,達到HSK考試大綱的要求——通過新HSK4級的考生可以用漢語就較廣泛領域的話題進行談論,比較流利地與漢語為母語者進行交流〔8〕——就必須能夠準確捕獲話語(聽力)和語篇(閱讀)中的預設義。
對此,我們認為,首先,要重視詞語或結構的預設義,對試題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預設觸發語進行歸納總結,并輔以相應的練習進行強化鞏固;其次,將微技能訓練引入聽力和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對未知信息的推理預測能力,即能夠根據不完整或不充分的信息推論完整的信息、能夠預估聆聽或語篇中可能出現的重要信息和意見;再次,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來訓練學生抓取關鍵信息的能力。所謂“自上而下”是指能夠從整體上把握信息的結構,比如在閱讀中根據轉折連詞“但是”判斷信息被分為前后兩部分,且出題點常常位于轉折連詞之后?!白韵露稀笔侵笍募毼⑻幹郑鶕恍╆P鍵詞來揣測句義。比如根據“反省”這個詞,可以推斷出某人犯了某個錯誤。總之,重視預設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應對漢語水平考試,最終,提高漢語水平。
〔1〕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113-129.
〔2〕季安鋒.漢語預設觸發語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3〕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孔子學院總部.新漢語水平考試真題集HSK四級〔M〕.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11:1-129.
〔4〕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679-680.
〔5〕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現代漢語學習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508.
〔6〕北京大學中文系1955/1957級語言班.現代漢語虛詞例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338-341.
〔7〕朱耀順,劉娟.云南漢語國際教育:問題與對策〔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7,15(1):85-92.
〔8〕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孔子學院總部.新漢語水平考試大綱HSK四級〔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1-2.
A Study of New HSK Based on Presupposition Theory
Zhang Xueyan
(1.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2.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Combining Examination and Teaching"and"Promoting Teaching through Exams",this paper find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Listening-Reading and the presupposition theory.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new HSK,this paper gives several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students'reasoning and predicting skills,that are extracting presupposition meaning and generalizing presupposition triggers,training micro-skills and making use of the top-down and bottom-up approach.
new HSK;presupposition theory;presupposition triggers
H195
A
2096-2266(2017)07-0115-04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7.019
(責任編輯 黨紅梅)
大理學院青年教師科研基金項目“關于如何提高大理學院東南亞留學生新HSK4級考試成績的研究”(KYQN201423)
2017-04-07
張雪燕,助教,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理論和語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