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流 聚力量 謀發展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五屆三次理事會咸陽召開

4月14日上午,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五屆三次理事會在咸陽國貿大酒店隆重召開。
本刊訊 記者趙瑛報道 4月 14日,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五屆三次理事會在咸陽召開。會議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主辦,咸陽市政府、秦都區政府共同承辦。200余家電工企業代表及電器工業協會各分支機構代表共聚一堂,聆聽行業權威信息,共謀未來發展。
會上,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陸燕蓀、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王瑞華分別發表講話。咸陽市委書記岳亮,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會長、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存輝致辭。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劉常生就理事會2016年度工作情況作了報告,副會長兼秘書長郭振巖主持會議。
陸燕蓀在講話中分析了我國電器工業的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形勢,并提出了相應建議。他認為,當前我國電工行業發展中雖然有許多不足,但也取得了很大進步,行業工作者不可妄自菲薄。而未來電工行業的發展,關鍵在于創新引領、加強全產業鏈建設,推進電工行業大企業重組。他強調,雖然供給側結構性調整是當下中央的重點工作,但是行業特點決定著在大電網供電背景下,電工行業的用戶需求側引導更不可缺少。運用好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這個良好平臺,團結各個分會,把行業協會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職能重建起來,是推動我國電器工業行業再創輝煌的當務之急。
李冶指出,當前中國電工裝備行業面臨市場、技術及企業形態變化不大三大挑戰。電器工業領軍企業、行業協會、對口院所要積極適應發展趨勢,帶動行業走好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注重在系統集成能力方面取得關鍵突破。希望政府部門做好服務,助推電器工業轉型發展。
王瑞華肯定了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以往在服務政府、行業、企業方面做出的貢獻,及其在電力裝備行業發展中的主要支撐作用。尤其是在《中國制造2025》制定過程中,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提出把電力裝備作為十大重點領域和率先突破的領域,這為部門、行業爭取了政策支持及發展機會。同時,她強調了電力裝備制造領域對行業發展的重要帶動作用,介紹了整個裝備工業經濟運行的總體情況、《中國制造2025》的政策部署情況及工信部未來支持的方向。
在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五屆三次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劉常生指出,今后一個時期電器工業要以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為主線,以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綠色制造為重要方向,率先實現重點領域重大產品和重大制造技術的突破,用高新技術提升傳統電工裝備制造水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推動行業盡快走上創新驅動軌道,全面推進行業轉型升級。
郭振巖要求各分支機構、理事單位、會員單位深入貫徹學習黨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全國兩會精神,全面分析當前面臨的形勢,推進、落實好協會2017年的重點工作,推進電工行業提質增效、平穩發展。同時,郭振巖還就陜西奧凱電纜偷工減料、惡意低價,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事件,代表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宣讀了《履行社會職責誠信經營倡議書》。
會議總結安排了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相關工作,審議通過了各項議案,表彰了2016年度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電工獲獎單位、2016年度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先進分支機構和先進工作者,并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電器工業“十大”系列宣傳活動。
下午,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五屆三次理事會全體代表、咸陽市級領導、駐咸高校和市屬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成員、部分重點企業主要負責人及其他特邀嘉賓等1000余人來到大秦劇院,參加“咸陽大講堂·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五屆三次理事會報告會”。
現場,國務院參事、著名經濟學家陳全生,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高克利,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科技處處長孫嘉彌,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會長、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存輝結合各自工作領域,圍繞當前經濟熱點問題、立足發展前沿、站位產業高端,分別作了題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創新提升行業及企業競爭力》、《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及對策研究》、《電力行業發展趨勢及需求》、《能源技術創新“十三五”規劃解讀》的報告。
當天,與會人員共同見證了咸陽市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據悉,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五屆三次理事會期間,咸陽市共簽約項目73個,總投資250.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