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 要]班主任是學校與學生、學校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班主任是中學生美好靈魂的雕塑者,是一個班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教學和培養(yǎng)學生中擔當重要的角色,深刻影響著每個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農(nóng)村;中學;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
1.學生思想教育工作難做
首先,農(nóng)村中學學生難管理。現(xiàn)在農(nóng)村中學的初中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大多數(shù)學生的父母在外打工。他們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這種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再加上社會風氣的影響,他們自私自利,不明事理,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一遇到困難或者挫折就不知所措。這種個性使得他們在同學交往以及班級工作中形成個人主義的行為表現(xiàn),而忽視了集體主義精神,這不利于班級統(tǒng)一活動的開展,更難以形成和諧良好的班級氛圍。
其次,部分學生組織紀律觀念差。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和自身學習觀念不強,一部分學生紀律觀念差,經(jīng)常遲到、曠課、抽煙、上網(wǎng)成癮、過早談戀愛。有的學生上課不專心聽講,愛打瞌睡,作業(yè)不做,學習成績差。盡管學校規(guī)章制度十分嚴明,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每個學期仍有一小部分學生屢禁屢犯。
最后,中學生的思想道德取向偏差。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有的學生都沒有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沒有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2.學習目標不明確,厭學情緒嚴重
目前, 大多數(shù)農(nóng)村中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厭學情緒十分嚴重,原因主要是:進入中學,課程增加,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隨之增加。這一部分學生由于日常不重視學習,成績就跟不上,逐漸掉隊,漸漸地就產(chǎn)生了厭學的情緒。
二、對策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位優(yōu)秀的班主任要有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探險家,對未知充滿渴望”。所以我們應該把班主任工作作為事業(yè)來追求,作為科學來探索,作為藝術(shù)來研究。只有這樣,我們面對困難時才能竭盡全力的想辦法。
1.深入了解學生,掌握學生動態(tài)
了解學生是前提。了解學生就是獲取學生學習、生活、道理、政治、情感、意志、信念等狀況,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能深入到學生中去,經(jīng)常到學生中去,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至誠的心去接近、關心、體貼學生。從中掌握、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平時要仔細觀察,注意調(diào)查研究,善于體察學生的情緒,接受學生反饋的各種信息,做到教有對象,育有目標。
2.“親生”、“信生”、“愛生”
親生、愛生是我搞好班級工作的主旋律。我們倡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固不足取,師的尊嚴是建立在尊重和理解學生基礎上的。在這一點上,教師肯定起主導作用:您的一個微笑,一句關愛的話語,一個愛撫的動作,能讓學生記住一輩子啊。可以說師生關系和諧,默契是成功的課堂教學的一半。師生之間要有相親相愛的關系,甚至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才能有教學相長。。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引導者,班主任在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過程中起著良師益友的作用。
3.多關心,不偏心
教育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一項公共性的實踐活動,平等是教育永恒的價值追求。任何時候,我們都沒有理由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因為每一個學生受教育的權(quán)利都是不可剝奪的。我們作為班主任老師,在教好書的同時,更主要是教育人。對待學生應當一視同仁,不能有所偏愛之心,學生在這方面也是看得非常重的。如果偏愛某個學生,那么其他學生就會有看法,心里會產(chǎn)生不滿情緒,對班主任布置的任務自然就會有抵觸情緒,進而有可能會導致師生關系惡化。所以作為班主任,對班上的學生,必須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能有所偏心。作為班主任該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轉(zhuǎn)化工作呢?正如柏拉圖:“教育是靈魂轉(zhuǎn)向的藝術(shù),而真正的靈魂轉(zhuǎn)向只能發(fā)生于內(nèi)心生活改變之時”。
4.以身作則, 用良好的形象感染學生
班主任老師是學生的榜樣,我們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我們時刻注意自身對學生的影響,處處做到以身作則。平時我在班級經(jīng)常強調(diào):“要講衛(wèi)生,不能隨便亂扔垃圾。”有一天,我看見教室的地面上有垃圾,就隨手撿起扔到垃圾桶里。我的動作被學生看見了,他們也都開始檢查自己的周圍是否有垃圾,并有同學在周記中寫道:“老師都能彎下腰去撿垃圾,我們更應該按照她的要求去做。”事后,班級衛(wèi)生明顯有了好轉(zhuǎn)。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發(fā)生影響。
5.調(diào)動兩個積極性
(1)班主任自身的積極性。班主任自身的積極性源發(fā)于對班主任工作的熱愛和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只有熱愛班主任工作,認識到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才會全身心投入地去做好這項工作。
(2)學生的積極性。班級組織是社會組織的雛形,讓學生在班級群體生活中進行著社會角色的學習和鍛煉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管理好班級的有效方法。
6.開好三類會議
(1)班干部會。
(2)主題班會。
(3)學生家長會。
7.建立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
建立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可以規(guī)范學生在班級日常學習、活動行為,使學生嚴格按照班級管理條例約束自己不正當?shù)男袨榱晳T,徹底消除學生的違規(guī)心理,培養(yǎng)出他們的價值榮辱觀,向優(yōu)秀的學生學習,鄙棄不良習慣,使整體班級取得重大進步。
建立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就是要用“三維立體坐標”來規(guī)范班級學生日常生活行為習慣,以及鼓勵優(yōu)秀學生不斷進取,幫扶差生共同努力進步。(1)制定合理明確的班級日常生活、學習管理條例,約束學生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開展自己的學習生活; (2)建立責任界限明確的班干部管理體系,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管理學生內(nèi)部事務的優(yōu)勢,使班級中的矛盾更及時的得到化解,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橋梁作用,便于班主任更加了解班級的日常動態(tài); (3)制定合理的獎罰制度,激勵同學們在班級日常生活及學習中繼續(xù)努力。
正如魏書生所說:“世界也許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職業(yè),這一職業(yè)是神圣的,愿我們以神圣的態(tài)度,在這神圣的崗位上,把屬于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便我們無愧于自己的學生,以使我們的學生無愧于生命長河中的這段歷史。”
參考文獻:
[1]余宏明.如何做好農(nóng)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幾點思考.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2005.12.
[2]張桂萍.現(xiàn)代班級管理之我見.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3.
[3]李鎮(zhèn)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10.8.
[4] 魏書生.《 班主任工作漫談》.漓江出版社.1993年.
[5] 蘇霍姆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選集》.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