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佳
[摘 要]山西孝義碗碗腔是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之一,作為中國碗碗腔中的重要流派,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同時也是由民間的一種皮影說唱藝術逐步發展而來的,具有豐碩的曲牌、協調動聽、剛柔并濟、廣為流傳。
通過本文不僅僅要讓大眾了解到關于孝義碗碗腔的相關音樂知識,更要在發展與傳播的基礎上做到有效的保護。
[關鍵詞]孝義碗碗腔;藝術特色;保護與傳播
一、孝義碗碗腔的發源與發展歷程
1.孝義碗碗腔的發源
孝義碗碗腔是一種興起于民間的地方劇種,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在其演唱過程中全程伴奏均有一個“碗碗”狀的銅鈴參與其中,故得名為碗碗腔。主要的伴奏樂器除了碗狀的銅鈴外,還有月琴、胡胡、二弦等。
2.孝義碗碗腔的發展歷程
孝義碗碗腔是陜西的皮影說唱藝術逐漸傳入,經過多年的變化發展,最終形成了帶有濃郁色彩的孝義碗碗腔。孝義碗碗腔的發展可分以下幾個階段:
(1)新中國成立后,孝義市黨和政府相當重視文化的發展。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孝義皮影劇團和孝義木偶劇團大膽的嘗試將《白毛女》《血淚仇》等現代戲搬上了的舞臺,并且使用碗碗腔演唱,代替了先前使用的晉劇唱腔,使得碗碗腔這一傳統藝術得到廣泛的傳播。
(2)1959年,孝義碗碗腔經歷了一個改革創新時期,首次以真人表演的全新方式展現給觀眾,代替了之前傳統的碗碗腔影戲,從幕后搬到了前臺,開辟了碗碗腔的一個新途徑。
(3)改革開放初期,孝義碗碗腔將一些傳統影戲的劇目進行借鑒并且改編之后進行演出,如《奪印》《社長的女兒》等。但一段時間以后發現,這樣的演出內容并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所以碗碗腔劇團的一些劇作家們親自嘗試的創作一些劇種。
(4)七十年代,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孝義碗碗腔劇團上演的劇目主要都是一些樣板戲。如:《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這一時期的碗碗腔幾乎沒有什么發展空間。
(5)改革開放以來,碗碗腔迎來了一個新面貌。1991年、1997年相繼上演了“風流三部曲”中的《風流婆媳》和《風流姐妹》,其主演張建琴憑借這三部戲的表演榮獲了中國第十六屆戲曲“梅花獎”。
(6)雖然不斷地有新的劇目上演,但碗碗腔劇團的發展卻出現了新的問題。90年代初,由于我國的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所以導致演出機會少、演出市場縮小,劇團自身內部的發展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7)直到1996年,為了響應國家文化部的號召,孝義市政府對劇團進行財政補貼,實行新的管理機制,實行按勞分配等制度來調動演員的積極性。
二、孝義碗碗腔的藝術特色
1. 板式的獨特性
孝義碗碗腔屬于板腔體,有著極其豐富的板腔,可以分為三個類型:基礎板式、子板式、雜腔。其中首要的板式有慢板(平板)、流水、介板、滾白、叫板。
2.唱腔獨特性
孝義碗碗腔的唱腔新穎別致、委婉悅耳,具有獨特的地方韻味。唱詞一般為七字句和十字句,素有“以聲傳情,以唱制勝”的民間美談。唱腔的獨特性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碗碗腔的旋律起伏較大,因此真假混合的唱法極具特色。假聲唱法可以分為“二音子”和“尖音子”兩種類型。一種翻高八度的假聲唱法為“二音子”,旋律的全部唱詞都是用“咦”來替換。而“尖音子”是一種比“二音子”更為尖細的假聲,是尾音或者“二音子”翻高八度按韻律唱出的一種尾腔,風味特別,婉轉動聽。
(2)“4”和“7”兩者是構成碗碗腔技巧音調的特色,經常在表現人物極度悲痛、感傷的唱腔中出現。
表達不同的情感,體現不同的人物性格,就依靠演員們不同的唱法決定,針對碗碗腔真假聲混合這一高難度的技巧,需要演員在真假聲轉換時能夠很好的換氣、偷氣等。
3.伴奏樂器的獨特性
孝義碗碗腔的伴奏可以按照文場和武場來劃分。
4.動作表演的獨特性
孝義碗碗腔搬上真人舞臺后,并不是完全的摒棄了影戲中的一些元素。而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真人表演,將在晉劇等其他劇種中吸取的一些表演手法運用其中,如:水袖功、翎子功等。同時,把碗碗腔影戲中的一些表演動作進行改編、加工后搬上舞臺。在《風流父子》中運用就最為突出,模仿影人的動作,使得表演更加的生動形象。其中還應用了跑驢等孝義民間藝術,顛簸前行、魚貫入耳的表演極具特色。借助燈光、幕布等達到傳統影戲的特點,形成了孝義碗碗腔的一大特色。
三、孝義碗碗腔的有效傳承
1.演員老齡化問題較為嚴重
如今歷史沉淀下來的諸多演技全掌握在一些老藝人的手中,這些老藝人手中的演技都比較陳舊,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與日益加快的社會節奏。而且這些老藝人們日漸流逝,使得傳統的碗碗腔藝術也隨之消失。
2.藝術后備人才嚴重缺失
近十年來碗碗腔劇團推出的僅僅只有《酸棗坡》《春江月》這兩部戲。如今大部分有編劇才能的人為了追逐經濟利益都投身于了影視劇,很少有人愿意把精力放在戲曲事業上。
3.影響力逐漸變小
由于受到地域的局限性,而且又一直沒有新的作品出現,更沒有創新性的形式及作品出現,使得碗碗腔的影響力變得越來越小。碗碗腔只能在夾縫中求得一絲生存。
4.缺乏資金保障
孝義市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投資力度有待加強,對碗碗腔劇團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劇團的資金困難,演員的工資待遇不佳,住宿條件也不是很好。這樣就容易造成演員流失的現象。
2.孝義碗碗腔的保護措施
(1)孝義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要進一步的扶持和幫助。對老一輩的藝人給予補助,按時給他們送去問候,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經常請這些老藝人去劇團面對面的進行授課。
(2)積極開展碗碗腔的宣傳工作,引起社會各界對碗碗腔的關注和重視。
(3)孝義市政府要積極的,開辟演出市場,增加經費投入,不能僅僅只局限于農村的市場,更要在城區舉辦關于碗碗腔藝術的競賽活動、展演活動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在吸收前人觀點的基礎上,從孝義碗碗腔的發源與發展歷程、藝術特點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經過這次的論文寫作,讓我看到了孝義碗碗腔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激勵并吸引著我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焦春梅. 文化生態學視角下的地方戲曲資源開發與保護-以山西孝義碗碗腔為例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季刊)[J].2014-12.4:64-69.
[2]太新.孝義碗碗腔[J].山西老年,2013-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