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芳菲
[摘 要]丹麥語言學家葉斯帕森說過:“教學外語的首要條件看來是要盡可能地讓學生接觸外語,使用外語,學外語像游泳一樣,學生必須浸在水中,而不是偶爾沾沾水?!?/p>
[關鍵詞]英語語境創設;聚焦語言輸出;發展語言
在小學營造濃厚的課堂英語教學氛圍,語境創設是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情景設計,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講解,操練英語知識,能促進學生理解、記憶所學英語和運用英語的能力。
一、解讀教材文本,創設準確英語語境
教師應以教材文本為主,從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手段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到教學語境的創設都應基于教材。教師要分析教材提供的語言學習材料,根據語言功能,創設準確清晰的語言情境,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
1.結合課本教材創設語境
外研社《New Standard English》教材(以下簡稱NSE)教材本身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大的語言背景。如:家庭生活、學校生活、野外活動等等。從NSE教材出發,通過文本,為學生創設準確清晰的語境。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語言、多媒體、圖片、角色扮演,訓練語言,運用語言,從而體現語言的交際性。
2.再構語言材料創設語境
除了教材本身提供的文本以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再構更為貼切、更為巧妙的語言材料,創設出更有趣、更清晰的語境。
如教授三起八冊《Module 1 What do you want? 》因為該模塊的內容為餐廳點餐禮儀,貼近生活。于是我對該課進行延伸,學完這個模塊后騰出一節課進行shopping in English的學習活動,學生自帶食品、飲料、文具、書籍、玩具等到班級,把所帶物品按種類劃分“攤位”,另一部分學生當顧客,進行真實交易。 熱鬧的課堂、此起彼伏的英語叫賣聲,學生的興趣就不言而喻了。
二、聚焦語言輸出,創設靈動自然的語境
語境的創設是為語言學習服務的。因此,在英語課堂中,需運用多種策略,創設靈動自然的語境,從而讓學生的語言輸出變得豐富、具體而生動。
1.細化語境,從單一到豐富發展語言
教材本身提供的只是一個語言范例。如果教師只是單純按照教材執教,創設的語境是單一的,那么學生輸出的語言也勢必是單一和刻板的。因此,老師應根據語言的含意、功能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細致的處理,創設細化的語言情景。
2.具化語境,寬泛到具體發展語言
NSE小學英語教材中部分課文提供的語言范例范圍過廣。如果教師只是按教材施教,學生的回答往往過于寬泛,不知如何具體回答。這就需要教師創設具體的語言情境,讓學生輸出的語言從寬泛到具體。
3.動化語境,枯燥到生動發展語言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著教師創設的語境應是生動的、有趣的,這樣才會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使學生輸出的語言也變得生動而富有生命力。動物王國、自然世界、故事樂園、人機對話都是讓語境生動化的好選擇。
三、結合學生生活,創設形象真實的語境
為了讓學生自主地運用語言表情達意,更重要的是為了今后在真實生活中能得體地運用合適的語言,教師應努力找尋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鏈接點,創設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真實的語境。
1.結合學生生活,實現課內真實還原
NSE英語教材和原先的英語教材最大的區別就在于NSE英語在教學中給學生創設出了很多生活化的情景,絕大多數的話題都可以聯系生活展開教學。如數字、顏色、時間、季節、天氣、服裝、性格、愛好、職業、學校生活、交通工具等等。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圍繞主題,將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更有效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
2.結合學生生活,實現課外真實延伸
除了在課堂中模擬生活情境外,還可以把課堂教學進行延伸,把語言教學直接安排在生活實景中進行。
比如,教人物特征單詞時,可以設計尋人啟示;教家務動詞時,可以進行家務調查,評選“最佳小助手”;教食物單詞時,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家的冰箱;教房間單詞時,可以讓學生畫出自己的房間或設計自己未來的家。
四、妙用輔助手段,創設豐富多樣的語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各種輔助手段,多角度、多感官地刺激學生的思維,構建立體化的語境。教師可以通過自身表情、肢體語言,形象地創設語境;也可以通過實物、圖片、板書、多媒體等輔助手段,生動地創設語境。
1.活用教具,巧妙創設語境
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師要喚起學生的興趣,可以借助各種教具來創造更加豐富逼真的語言交際情景。教具,不光包括實物,還可以包括報紙、雜志、廣告、照片、圖片、漫畫、地圖、電影海報、各種自制工具等。凡是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物,都可以為教師所用。
2.巧用媒體,生動渲染語境
多媒體技術的推廣和使用為英語課堂教學開辟了新天地,使學生置身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全方位地感受語言的刺激,使英語教學情景化。一些與學生距離比較遙遠的事物,多媒體能輕易讓學生了解;一些教師無法創設的語境,多媒體能輕易做到。
3.板書精巧,動態生成語境
設計合理的板書,能將情景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眼前。而且板書可以蘊含學生適時生成的思維活動,也更為靈活,更為動態,更有利于學生感受語言在語境中的運用。
在教學中,教師只重視英語課堂教學,忽視課外英語學習環境的創設是比較片面的,使學生接觸英語的時空受到了較大的限制。因此,教師應根據教材的功能項目和話題確定不同的語境,語境實踐內容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并適當向課外延伸,開發學生潛能。
參考文獻:
[1]教師教學語言的語境策略[J]. 李淑芬. 語文學刊. 2005(17).
[2]外語教學研究的發展趨勢[J]. 劉潤清. 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