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春河
書法流變自有因,幻化千年日維新。
火車無軌何人見,自說自話自沉淪。
本則心得是講一個頗粗淺的想法。
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常常思考一個問題:大家都說“藝無止境”,甚至有人戲說“科學之上是哲學,哲學之上是宗教,宗教之上是藝術,藝術至高無上,因為只有藝術是絕對自由的”。真是這樣嗎?藝術創作真的沒有底線嗎?
比如音樂。七個音符按一定的旋律排列組合,能創作出無限美妙的樂曲。他如果不要旋律呢?如表演二胡獨奏,表演者哪怕曾是大師級的演奏家,這次卻嗞嗞啦啦亂拉一氣,觀眾肯定會把他轟下臺。為什么?因為不是演奏音樂而是制造噪音!再如表演交響,各種樂器各吹各的號、各彈各的調,顯然也是制造噪音,觀眾也不會買賬。這是為什么?因為這種所謂演奏突破了音樂的底線——旋律。沒有旋律的聲音不能稱為音樂。
藝術之外的例子更多。比如火車,不論一般火車還是高鐵、磁懸浮,都必須在軌道上運行。沒有軌道的運輸工具如各種車輛及飛機都不叫火車。火車脫離軌道,必定顛覆。軌道即火車的底線。
由此聯想到書法。書法創作可以沒有底線嗎?可以任人胡涂亂抹嗎?顯然不可以。書法是漢字書寫藝術,也有自己的底線。第一,首先你寫的必須是漢字(此處不涉及其他文字書法),寫出的墨痕不是漢字不能叫書法:第二,書寫時可以無定法,但必須遵循漢字的書寫規律,涂鴉不是書法;第三,寫出的漢字必須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不是每個人寫字都叫書法。這三點即書法的底線,突破其中一點即不能稱作書法。
愚以為,堅守書法的底線,尊重書法自身發展規律,對閹割書法本質的非書法行為說“不”,在當下顯得十分重要。在亂象叢生的書壇,底線即是明鑒,可以讓那些名書法、非書法行為現出原形。
責任編輯: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