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珍
【關鍵詞】 小學低年級;寫話機會;寫作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9—0097—01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作文教學分為兩個階段: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由此可以看出,低年級的寫話是整個作文教學的起步階段。在實際教學中,許多低年級語文教師只重視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而忽視了作文教學的起步階段。那么,怎么為學生作文寫作起好步、開好局呢?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實踐和感想。
一、在寫話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把寫話興趣擺在了低年級寫話的首位。由此可見,低年級寫話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而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主觀和客觀相結合的產物,因此需要后天環境的激發和培養。
1.在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寫作愿望。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對閱讀的深化,閱讀和寫作是密不可分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往往會激發出學生寫作的愿望。如,在教學《月亮的心愿》一課時,筆者要求學生說說自己的心愿,并把心愿告訴月亮婆婆。學生受到鼓勵,紛紛踴躍發言。他們通過回答問題表達了自己的心愿,從而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也為學習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豐富課外生活,調動學生的寫作欲望。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泉,奧妙無窮的大自然和色彩斑斕的社會生活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鮮活素材。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關注周圍的事物,學生會從中獲取很多有用的信息,教師從旁多加引導和訓練,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3.培養學生寫作興趣,體驗寫作成功的喜悅。體驗成功的喜悅是培養寫話興趣不可或缺的一環。體驗成功的形式很多,常用的有教師的肯定與認可、展覽、投稿等。通過這幾種方式,可以實際檢驗學生的寫作水平,學生也可以在展覽、交流中互相欣賞、互相啟發、互相鼓勵。
二、在閱讀和生活中為學生創造寫話的機會
學生有了寫話的愿望和興趣,教師要注意為學生創造寫話的機會,使學生有話可寫,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1.鼓勵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寫話應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如,教師利用主題班會向學生進行母愛的教育。通過講《媽媽的愛》的故事,引導學生關注母親,體會母愛;理解母親,感受親情。
2.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兒童是富于想象的,有時會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想象,有時會有奇思妙想。低年級學生的寫話應發揮兒童這一心理優勢。如,在教學《胖乎乎的小手》后,筆者讓學生討論自己的小手可以做什么,一個學生說:“我想用小手畫一棵大樹給小鳥安個家。”另一個說:“我想畫一個太陽給大雁,讓他們在北方過冬。”還有一個說:“我想畫一所希望小學給他們。”一個同學說出了自己的想象,其他同學也馬上說出了自己的想象,這樣相互啟發和影響,對培養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寫話能力都是很有好處的。
3.鼓勵學生進行寫話訓練。在寫話中,教師應培養學生學會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從關注身邊的事物開始寫話最容易使他們接受。如,下雨時,筆者帶領學生觀察雨景,然后讓他們進行寫話練習。有一個學生寫道:“下雨前,天陰沉沉的。樹上、房上都是灰蒙蒙的,遠處的屋頂已經看不見了。這時候,小雨悄悄地來到了我身邊。小雨打在樹上,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音,好像在說:謝謝你小雨。”這種觀察生活的方式,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和熱情。
4.鼓勵學生進行圖文并茂的寫寫畫畫。兒童在入學前,就萌發了繪畫的興趣,涂涂抹抹畫出形象可愛的小貓小狗等等。可見,幼小的兒童也會把自己觀察和感受到的生活用“寫意”的方式表現出來。因此,在低年級實施畫寫結合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揭示了詩與畫之間的聯系,同樣,寫寫畫畫也能揭示文與畫之間的聯系。圖文并茂不但使學生寫得豐富、流暢,還能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繪畫能力及審美能力,使學生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發展。
總之,在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的培養中,首先是培養興趣,要讓學生想寫、愿寫、愛寫。其次是積極為學生創造寫話的機會,使學生寫出自己想說的話,寫出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從而為整個小學階段的寫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