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源 牛瑞濤
摘 要:泵振動超標是核電站工藝系統調試過程中的常見現象。文章通過在某核電站消防泵房調試過程中發現循環水泵振動超標,并經過管系阻力損失的理論計算,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給出了泵出口增加限流孔板的修改方案。經現場驗證,方案可行。
關鍵詞:振動超標;阻力損失;限流孔板
在核電站工藝系統調試過程中,泵振動超標是一種常見現象,如不及時處理,后果非常嚴重。泵振動超標的原因很多,其中一種是泵出口管系阻力過小,泵實際出口流量超出泵運行允許的最大流量,導致泵超功率運行。
在工藝系統調試過程中,也發生了多起泵振動超標的現象。文章選取消防泵房循環水泵為例,介紹了一種解決的方法——泵出口增設限流孔板。
1 發現問題
循環水泵在試運行過程中,發現泵振動超標,同時噪音較大。現場實測數據見表1所示。
2 原因分析
根據泵工作原理,在泵的Q-H曲線上,有一個最大流量值Qmax和一個最小流量值Qmin。一般情況下,最大流量值Qmax約為額定流量的1.2倍,最小流量值約為額定流量的0.3倍。泵只有在(Qmin,Qmax)之間的工況下,才能長期穩定運行。
當泵處于(Qmin,Qmax)之間的某工況下運行時,設該點為(Q1,H1),則根據Q1核算的泵出口管線的水力損失應為H1與泵前壓力之和再減去剩余水頭的值。若根據Qmax算出的該值小于泵最大允許流量限值對應的揚程,泵實際流量則會超出泵最大允許流量限值。在這樣的工況下,就可能出現振動超標,噪聲大,電流超載現象。
由以上分析可知,泵實際流量Q=225m3/h遠遠超過泵最大允許流量限值,應是循環水泵振動超標的原因。
3 改進方案
增大泵出口管線的阻力損失,將泵流量調節至泵允許流量范圍以內。由于泵出口是蝶閥,不能長期作為調節閥使用。文章采用在泵出口管線增加限流孔板的方式解決問題。由于限流孔板安裝需要滿足孔板前10D、孔板后5D的要求,根據現場踏勘結果,限流孔板布置于閥門至變徑管之間的直管段上。
閥門至1/2號水池的管道尾端高差一致、局部水損基本一致,直管道長度相差5.5米,直管阻力損失相差很小,因此可認為閥門至1/2號水池管道阻力損失基本一致。第6節選取循環水泵至1號水池進行分析計算。
4 分析與計算
考慮到計算值與實際值可能的誤差,為確保泵在允許的流量范圍內運行,將目標流量設置為170m3/h。
現場實測,當循環水泵流量為170m3/h時,泵前壓力表讀數為0.16MPa.。
查循環水泵流量-揚程曲線圖可知,當循環水泵流量為170m3/h時,泵揚程為H=23.4米。泵前水頭與泵揚程之和39.7米轉化成5部分:
(1)剩余水頭H4=1.0m;
(2)孔板處局部水損H5=39.7-(H1+H2+H3+H4)=16.79m
根據DL/T5054—2016《火力發電廠汽水管道設計規范》,水管道節流孔板孔徑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dk——節流孔板的孔徑,mm;
G——通過孔板的流量,t/h;
ρ——水的密度,kg/m3;
Δp——孔板前后壓差,MPa.
取G=170t/h,ρ=水的密度1000kg/m3,Δp=0.1647MPa。
代入計算得,dk=71.7mm
孔板孔徑取70mm。
根據SGA系統手冊,SGA系統介質為常溫、常壓水。根據HG/T20570.15-2009《管路限流孔板的設置》,當流體溫度小于3750C時,計算得H=3.96mm,取孔板厚度為5mm。
5 調試驗證
GB/T2624.2-2006《用安裝在圓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壓裝置測量滿管流體流量第2部分:孔板》第5.1.8節規定:孔板孔徑d/D應始終大于或等于0.10,小于或等于0.75。
0.1 GB/T2624.2-2006《用安裝在圓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壓裝置測量滿管流體流量第2部分:孔板》第5.1.5節規定:孔板厚度應大于0.005D,小于0.05D。 0.79mm=158×0.005=0.005D<5mm<=0.05d=158×0.05=7.9mm,滿足要求。 根據分析計算結果,現場在閥門至變徑管之間的DN150直管段上分別增加一個孔板孔徑d=70mm,孔板厚度H=5mm、材料為20碳鋼的孔板。 現場調試時,關閉分支閥門,啟動循環水泵,測得管道流量為約165m3/h,小于最大流量值Qmax=180m3/h,滿足要求,泵振動、噪音值、電流也降到規定值以下。 6 結語 泵振動超標是核電站工藝系統調試過程中的常見現象。從設計的角度,需保證泵與其所在的管系設計相匹配,從而確保泵在允許的工況下運行。希望設計人員做好泵與工藝系統的設計銜接,以避免此類問題的再次發生。 參考文獻 [1] DL/T5054-2016.火力發電廠汽水管道設計規范[S].2016. [2] G/T20570.15-2009.管路限流孔板的設置[S].2009. [3] GB/T2624.2-2006.用安裝在圓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壓裝置測量滿管流體流量第2部分:孔板[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