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
摘要:所謂運動決策,就是在各種方案中做出選擇,指運動者在運動情境中感知、判斷、分析并做出指令的全過程。美國決策研究專家黑斯蒂,給決策下了一個概括而全面的定義“判斷與決策是人類及動物或機器根據自己的愿望效用、個人價值、目標、結果等和信念預期、知識、手段等選擇行動的過程。上述關于決策的理解和定位都有其合理之處,決策定義的分歧主要是由于決策研究的目的和出發點不同所導致的。
關鍵詞:運動決策;判斷;研究現狀
運動決策,就是在各種方案中做出選擇,指運動者在運動情境中感知、判斷、分析并做出指令的全過程。付全(2004)提出:運動決策指的是在運動情境中獲得和加工、選擇決策策略、通過反饋改進決策。美國決策研究專家黑斯蒂,給決策下了一個概括而全面的定義“判斷與決策是人類及動物或機器根據自己的愿望效用、個人價值、目標、結果等和信念預期、知識、手段等選擇行動的過程。上述關于決策的理解和定位都有其合理之處,決策定義的分歧主要是由于決策研究的目的和出發點不同所導致的。雖然存在差異,但是大多數定義都包含了一個共同的含義,即決策是一個目標指導下的選擇過程也就是有針對目標的最優化選擇。
一、運動決策在體育運動中的重要性
體育運動之所以被喜愛,究其本質是由人的天性所決定的。因為人生來軟弱,所以需要力量;人生來一無所有,所以需要幫助;人生來愚昧,所以需要判斷的能力。例如籃球運動:籃球運動類屬于同場對抗性項群,有對抗就有力量之間的較量;籃球運動類屬于團體性項目,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相互幫助或許可以走的更遠;同時,籃球運動屬于不確定概率事件 ,必須通過運動員在場上的對各種突發情況的判斷即“運動決策”來提高得分與獲取勝利的概率。體育比賽是在對手的不斷干擾過程中進行的,比賽中運動員的行為不斷受到對手的干擾,運動員必須根據場上形勢的變化,根據防守隊員的位置和其他進攻隊員的位置,不斷調整自己的場上位置,合理地采取相應的技術動作,這就要求運動員要立足于準確的預見和判斷,見微知著、有的放矢。教練員能力再強也無法取代球員在賽場上的位置,因此提高球員決策能力成為現代體育運動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而且,在體育運動中,不論是那些復雜的、成套的和集體性運動項目,還是簡單的、獨立的、個體性運動項目,運動決策的水平將直接影響運動員技術水平的發揮和運動成績的好壞。
二、關于運動決策的研究現狀
研究者區分了運動決策中的兩種不同決策即認知決策和直覺決策,證實了運動中的認知決策和直覺決策任務是兩類不同性質的任務。一是認知決策,它強調決策是一種認知過程(Tenement & Bar-Eli,1993),并且是一種高級的認知過程。在體育運動中,認知決策過程不僅很多而且重要。Illogical(1984)提出運動領域更適于進行決策研究。他解釋說,這是因為運動情境具有即時反饋的特點,決策后一般可立即觀察到其所引發的行為反應。因此,運動情境常被用于做認知決策的研究。二是直覺決策。在情況復雜、時間壓力大而又必須做出決策,就是運動決策中的直覺決策。只有在競爭激烈、攻防轉換速度快、時間壓力大而結果又不可預測的復雜環境中直覺決策才能夠出現。韓晨(2002)運用實驗的方法對棒球比賽中的投擊環節進行了研究,證實了運動直覺決策的存在。認知決策與直覺決策包括:反應時、決策準確性、自信心水平。
導致反應時與決策準確性有差異的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不同水平的運動員在注視不同難度的場景圖片時,眼動指標和決策速度和準確性都存在顯著差異。二是不同水平的運動員對信息的獲得方式、信息加工速度和信息加工效率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不同水平運動員運動決策差異的實質是 :專項運動知識 一專項認知能力 一手眼動作聯動三者整合的差異。自信心水平主要包括:常規的處理、穩妥的處理、冒險的處理、特殊環境的處理。
(一)關于運動決策的國外研究現狀
查閱近5年關于“運動決策”的文獻,發現關于“運動決策”的研究囊括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研究者根據“研究運動員的決策制定過程幾乎是不存在的”這一問題提出:以發展的觀點來推進我們對體育決策研究的理論基礎、實證結果和實際應用的認識,并且提供了一個框架來理解在運動過程中運動的選擇。二是:對運動決策的影響因素利用生理學相關儀器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三是:研究者已經把運動決策的研究對象從“運動員”這一單一對象發展到“運動員、教練、裁判員”三者上進行研究。
(二)關于運動決策的國內研究現狀
查閱近10年關于“運動決策”的文獻,發現關于“運動決策”的研究囊括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關于運動員運動決策的眼動研究(注視模式、注視時間、注視次數、眼跳距離)。二是:工作記憶與運動決策的關系(工作記憶容量)。三是:心理理論與運動決策的關系(一級心理理論、二級心理理論)。四是:運動決策訓練系統模型的理論研究。五是:框架效應對運動決策的影響(正面框架、負面框架)。六是:人格特征對運動決策的影響(神經質、外向性、開放性、愉悅性、公正嚴謹性)。七是:情緒調節策略對運動決策的影響(認知重評、表達抑制)。八是:認知決策與直覺決策(反應時、準確性、自信心水平)。九是:不同壓力情景對運動決策的影響(高壓、低壓)。國內關于運動決策的研究雜亂無序,沒有系統的對影響運動決策某一因素進行深度的研究,而且也沒有多因素的交叉研究,導致關于運動決策的研究數量上升了而質量卻未發生什么變化。
三、影響運動決策的因素
Shirley和Gabriela(1996)把也許和決策相關的因素區分為三類,即社會性和習得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和情境因素。一是:運動員在比賽中會受到情緒的影響,而情緒的釋放速度要比認知加工速度快,因此情緒因素有時會先起作用。所以,情緒能夠影響甚至指導認知信息加工過程。二是:運動決策受年齡與性別差異影響,以及大腦半球與利手可能也會對其產生影響,這就是生物性因素。三是:在情境性因素中,問題種類、任務難度、時間限制、信息量的多少、等都可能會影響運動決策。
(一)社會性和習得性因素
1.框架效應對運動決策的影響
框架效應指的是對一個肯定的選擇方案和一個具有風險性的選擇方案的二擇一決策會受到言語描述的影響。當選擇的結果被正面的描述成拯救生命時,大多數人喜歡肯定的選擇方案;而當選擇的結果被負面的描述成喪失生命時,大部分人則喜歡風險性的選擇方案。框架效應的存在說明,在把相同的信息以不同的表述方式提供給人們時,人們對這些信息的評價方式會有很大的不同,而不同的評價方式可 能會導致人們產生不同的決策。
2.視覺搜索對運動決策的影響
體育運動中,提取視覺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是運動決策最基本的心理支持。所以,對運動決策的研究,研究視覺信息的加工是必不可少的。視覺搜索分為環形注視模式和線性注視模式。運動比賽過程中,選手所接收到的視覺信息量是巨大的,這其中包括與任務相關的有用信息,也包含無用的干擾信息,選手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從大量信息中提取關鍵信息進行加工。成功的決策需要運動員注重運動情境中的重要信息,忽略不相關的信息。
(二)生物性因素
1.工作記憶對運動決策的影響
工作記憶分為言語工作記憶和視覺空間工作記憶,結果發現,言語工作記憶廣度只是影響高難度應用題的解決,而視覺空間工作記憶對高、中、低難度應用題的解決都有影響。而影響這兩者的因素則是它們各自容量的大小。如果工作記憶容量低下則運動員更易在壓力情境中發生決策錯誤。
2.知覺預測對運動決策的影響
關于知覺預測的本質問題,目前學者們給予了不同的解釋。國外有學者從技能分類的角度將預測能力看作是一種知覺技能,也有學者從問題解決的角度將預測看作是思維決策過,而國內多數學者認為比賽情境中的知覺預測是直覺性運動思維。知覺預測有著神經生理層面研究成果的支持,并不是憑空得來的。
3.大五人格特征對運動決策的影響
大五人格特征分別是:神經質人格特征、外向性人格特征、開放性人格特征、愉悅性人格特征、公正嚴謹性人格特征。國外研究結果發現了大五人格特征與決策行為之間存在相關,但各因素在預測被研究者行為時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
4.“心理理論”層級對運動決策的影響
在運動決策的過程中,很多決策是在基于對于他人心理狀態的推測基礎上做出的,對于他人心理及行為的預測,形成了決策前的預判。如何正確理解和推測他人的心理狀態 ,成為影響行為決策的關鍵因素,而這正是“心理理論”中重要的研究部分。“心理理論”,即個體具有將自身及其他個體的行為歸因為心理狀態的能力,由此產生的對行為原因的推論組成一個理論系統。心理理論使得個體能夠對自身及其他個體的行為進行解釋和預測,從而在個體的社會認知、社會行為、個體間理解與社會交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心理理論包括一級心理理論和二級心理理論,一級心理理論又稱作一階心理理論,是指個體推測人物A的心理狀態的能力。而二級心理理論又稱作二階心理理論,相比于一級心理理論,主要區別體現在個體能夠洞察的心理狀態的嵌入量增加了,具體是指個體推測及推理人物A對于人物B的心理狀態認知所產生的心理狀態的能力,也就是說,個體推測人物A 的心理狀態,而人物A的心理狀態是源于人物A為了推測人物 B的心理狀態。
四、小結
運動決策的研究者大多數是心理學專業的學者,他們對于運動決策的研究旨在更好的補充心理學運動決策理論的短板,因此,所做的運動決策相關性實驗幾乎全部在實驗室電腦旁,缺乏生態學效應。建議應當增加運動決策教學與訓練實驗或者模擬真實情境下的運動決策環境的實驗。這樣,采用描述性范式與標準化范式相輔相成的實驗范式,既可以彌補運動決策實驗缺乏的生態學效應,也可以補充此項運動中運動決策訓練理論的短板。
參考文獻:
[1]王明震.大學生網球運動員運動決策能力實證研究[J].體育科技報,2016,24(08):68-70.
[2]遲立忠,馬曉,張禹.競技運動中的工作記憶[J].心理科學展,2014,22(10):1543-1555.
[3]程勇民.當前運動決策研究領域中的不足及未來研究設想[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4):11-15.
[4]劉美珍.高水平籃球運動員籃球運動決策過程特征及ERP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5]何燕燕.高水平運動員大腦認知研究現狀及展望[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6,32(02):69-73.
[6]郭晗.基于雙通道目標運動檢測的乒乓球運動決策系統[J].廣州體育學院報,2014,34(06):67-70+80.
[7]楊子鵬,李杰.基于心理理論視角的點球方向決策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6,52(04):91-102+138.
[8]王利,遲立忠,何文文.激流運動員在壓力情境中的運動決策特征[J].武漢體育學院報,2010,44(12):47-52.
(作者單位:沈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