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芳芳
?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
——以湖北省黃岡師范學院為例
孔芳芳
采用不同研究方法,以黃岡師范學院為例,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校一年發生運動損傷的比率較高,占被調查對象的81.82%;易導致學生運動損傷的項目具有對抗性強且運動節奏較快的特點;損傷的部位以踝關節、膝關節、腿部為主;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是準備活動不足、技術不當等。運動損傷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運動參與等方面造成嚴重影響;提出預防運動損傷的合理化建議,比如增強學生防止運動損傷的意識、加強相關知識的學習以及完善各部門的管理等。
黃岡師范學院;體育教育專業;運動損傷;影響
目前高校開設了各式各樣的體育課程和運動項目,體育學院的學生是這些課程和項目的重要參與者,由于這類學生活潑好動、爭強好勝、運動負荷強度大及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等原因,易引發運動損傷。運動損傷會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干擾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并留下心理障礙,甚至可能會造成殘疾或死亡。
運動損傷是指人體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所發生的損傷[1]。運動損傷在祖國醫學中屬于骨傷科的范疇,是運動醫學的重要內容之一[2]。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為了在畢業后勝任中小學的體育教育工作,他們就需要不斷學習和加強運動技能,因而在練習過程中易產生運動損傷。運動損傷對他們會產生很多不良影響,這些影響表現在多方面,程度也有輕重之分。本文以黃岡師范學院為例,調查研究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現狀、原因等,提出預防學生運動損傷的合理化建議。
2.1 研究對象
黃岡師范學院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1—3年級學生。此次調查人數為105人,男生55人,女生50人,共發放調查問卷105份,回收率100%,回收有效問卷99份,有效回收率為94.29%。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閱讀有關書籍以及網上查閱關于運動損傷方面的文獻,收集相關的資料,為本論文的撰寫提供理論基礎。
2.2.2 問卷調查法
遵循調查問卷的設計原則,制定《黃岡師范學院體育教育專業1—3年級運動損傷》調查問卷,問卷內容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體育教育1—3年級運動損傷現狀;二是運動損傷對這些學生帶來的影響調查。
2.2.3 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問卷進行整理,將數據運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3.1 運動損傷的現狀
3.1.1 運動損傷的患病率
運動損傷患病率:計算公式由兒童少年患病率公式演變而來[3]。
在99份問卷中,共有81人在校一年內發生了運動損傷,根據運動損傷患病率的計算公式,可知運動損傷的總人次數為184次,運動損傷的患病率為81.82%。說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的患病率比較高,學生應該具有預防運動損傷的意識,學校各部門也應重視。
3.1.2 運動損傷的類型
輕度傷:受傷后仍能進行體育活動或訓練[4]。
中度傷:受傷后需要進行門診治療,不能按訓練計劃進行訓練,需減少患部活動或停止患部訓練[4]。
重度傷:完全不能訓練,往往需要住院治療[4]。
據調查,在81位同學一年內患有運動損傷中,其中有49人患有輕度損傷,占總受傷人數的60.49%,患有中度和重度運動損傷人數分別占總受傷人數的37.04%和2.47%,另一方面,男生患運動損傷的人數比女生多,占總受傷人數的59.26%,重度運動損傷患者都來自男生,原因是男生進行的都是節奏快、強度大的運動項目,運動負荷和運動量都比女生大,所以運動損傷的人數較女生多,調查表明運動損傷存在性別差異。
3.1.3 運動損傷的部位分布

表1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的部位分布
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部位集中在踝關節、膝關節和腰部,這些部位運動損傷次數占損傷總次數的比率分別是31.58%、19.55%、14,.29%,其次是手腕,說明常見的運動損傷主要發生在踝、膝、腕、肘等關節;手和足部、腰部等部位(見表1)。此研究結果與凌波、吳遠方等人在《我院體育系大學生運動損傷情況調查分析》[5]和余梁、宋旭等人在《某高校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分析》[6]中得出的運動損傷類型結果基本一致。
3.1.4 運動損傷的項目分布特征
根據表2得知,田徑、足球、籃球的運動損傷發生率比較高,排名前三位,損傷次數分別是26次、19次、18次,其次是排球和健美操(見表2)。

表2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的項目分布
田徑運動為體能項目,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隨著季節的變化,由于低溫和高溫對人體刺激,會使人體在活動中對自己的活動能力控制不夠,從而出現超越運動,造成扭傷、拉傷等[7]。籃球運動因為其參與性廣、對抗性強、運動節奏快、易于開展等原因,深受學生的喜愛,是目前高校中普及率最高、開展最廣的體育運動之一。由于籃球運動中動作變化快、對抗激烈,因此運動損傷患病率較高,給運動參與者帶來較大傷痛[8]。足球運動節奏快,需要運動員反應靈敏,在運動過程中的快跑、起跳使運動員的腳踝、腿部、腰部等易發生運動損傷。學生在進行這些項目時要提高注意力,以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3.1.5 運動損傷的原因調查

表3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分析
見表3,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是準備活動不足,其次是技術不當和身體不適等主觀因素,客觀因素有他人的干擾、天氣狀況、器材不適等。造成這些學生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是自身主觀因素,客觀因素造成的運動損傷次數較少,學生首先應該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識,在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掌握正確的運動技術。調查結果顯示教學不當和器材問題也是損傷發生的因素,因此學校應改進器材設施,做好管理和教學工作,保證學生的安全。
3.1.6 學生采取的處理方法調查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學生采取的運動損傷處理方法中,自我康復運用的最多,共48人次,占總人次數的26.67%;其次是冷敷和按摩推拿,分別占總人次數的20%和18.35%,也有學生采用藥物治療方法。使用自我康復的處理方法的人數最多,原因是一方面大多數學生對運動損傷的處理意識還不是很強,另一方面因為輕度損傷的人數占大多數。有些學生采取了積極的措施,例如冷敷、熱敷或者按摩推拿,這些方法簡單方便,花費少且有效果,所以學生采取措施時優先考慮這些方法。此外,中度損傷的人數僅次輕度損傷,所以有15%的學生采取了藥物治療的處理方法,可以肯定少數學生比較重視運動損傷并及時采取科學的處理方法,但這只是一小部分學生。
3.2 運動損傷產生的不良影響分析
3.2.1 對自身健康和心理的影響

表4 運動損傷對身心影響的調查分析
結果顯示,81人中只有9人表現為不嚴重,一般占大多數,說明運動損傷對身體健康是有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程度相對來說比較低,原因是大多數學生是輕度損傷和中度損傷,通過恰當的處理,可以使損傷康復。在心理健康方面,有21個人表現為不明顯,大多數表現為一般,與自身健康的影響程度相似,這種影響不大,原因之一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相對其他專業學生比較強,但有的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表現得很明顯。
3.2.2 對學習和生活的影響
運動損傷對學習的影響包括理論學習、專業技術學習。據統計,認為運動損傷對理論學習的影響表現明顯及明顯以上的學生共25人,人數比較少。理論的學習一般在室內,身體的受傷不會對理論的學習產生嚴重的影響。運動損傷在專業技術學習上影響就比較明顯,它會阻礙專業技術的練習,并且這種影響是比較嚴重的,對于學生生活也是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特別嚴重。
3.2.3 對運動參與的影響
運動參與包括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完成運動技能、參與休閑娛樂活動、參與運動競賽四個方面。在這四個方面,運動損傷對于參與運動競賽和運動技能鍛煉的影響是最明顯的,對于學生參與學校組織活動和休閑娛樂活動的影響程度比較低(見表5)對于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運動技能鍛煉和運動競賽的意義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們會經常參加運動鍛煉和競賽來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所以一旦發生運動損傷,他們就不能正常進行鍛煉和訓練,這種影響是比較嚴重的。

表5 對運動參與的影響
3.2.4 對日常開銷、家庭經濟和完成學業的影響
運動損傷對于他們的日常開銷、家庭經濟和完成學業的影響不大,以一般為峰值,呈現不規則正態分布。說明運動損傷的發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們的開支,從而增加他們家庭的經濟負擔,但不是很嚴重,在可承受范圍之內。
3.2.5 對其他方面的影響
問卷整理后得出因運動損傷缺過一次課和兩次課的分別都是12人,2人因為運動損傷缺課大于四次和緩考,更嚴重的是,有1人因為運動損傷休過學。
當發生運動損傷,學生會向學校請假來處理損傷,所以會有不同層次的缺課。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運動損傷不會影響他們的學業,但是也有同學曾因運動損傷緩考甚至休學,所以學生要高度重視運動損傷所帶來的危害并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盡量避免損傷的發生。
4.1 結論
(1)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運動損傷的患病率是比較高的,占81.12%,輕度傷為多數,其次是中度傷;運動損傷的項目多發生于田徑、足球、籃球,其次是排球和健美操,這些運動項目對抗性強且運動節奏較快,容易使學生發生運動損傷。
(2)運動損傷的部位集中分布在踝關節、膝關節和腰部的位置,損傷的部位與運動項目的特征相關聯,造成這些學生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是學生自身主觀因素,如準備活動不足、技術不當等。
(3)當運動損傷發生后,學生采取的處理方法中自我康復占大多數,也有部分學生采取熱敷、冷敷和按摩推拿的處理方法,這些方法花費少,簡單方便且有效果。
(4)運動損傷對學生理論學習的影響不太明顯,但是對于專業技術學習,運動技能鍛煉和運動競賽參與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因為身體的受傷會影響學生體育鍛煉從而影響學生提高技術水平,體育專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強,因此運動損傷對他們的心理影響比較小,他們會因運動損傷請假或者緩考,更為嚴重的是有學生因為運動損傷休學。
4.2 建議
(1)運動損傷的發生對學生的影響是嚴重的,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畢業后還要擔負中小學體育的教學工作,因此,在大學期間,這類學生更應加強預防運動損傷的意識,從我做起,應多學習和了解預防運動損傷的知識以及掌握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除了要避免自己發生運動損傷外,還要利用自己已學的預防知識和措施來引導和幫助其他的學生。
(2)產生運動損傷的原因主要是主觀原因,所以學生應該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并且達到熟練程度,在運動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課中要注意力集中。此外,堅持每節室外課穿運動服,避免因服裝不當而發生運動損傷。
(3)教師首先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對剛入學的大一新生。其次教師應增強學生易傷部位的練習,鍛煉身體的對抗性,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關節、腰部等易傷部位進行專業輔導。學校也應該完善體育器材設施,建設安全的運動場所;更重要的是學校對運動損傷的學生要及時進行康復治療。
[1] 姚紅恩.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2.
[2] 石作礪,于葆.運動解剖學、運動醫學大辭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152.
[3] 季成葉.兒童少年衛生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89.
[4] 趙斌,姚紅恩.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75.
[5] 凌波,吳遠方,劉中兵.我院體育系大學生運動損傷情況調查分析[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6,19(3):24.
[6] 余梁,宋旭等.某高校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分析[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69.
[7] 謝玉琴.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田徑運動損傷特點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報),2011,27(1):144.
[8] 董少斌.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籃球運動損傷與預防研究[J].運動人體科學,2014,4(20):10.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Sport Injuries of PE Majors——Take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an An Example
Kong Fangfang
Based on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and taking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ports injur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e of sports injur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is high, 81.82% of surveyed subjects are involved;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competitive and fast sports are easier to get hurt; ankles, knees and legs are the most fragile parts; sports damage is mainly due to lack of warm-ups as well as correct skills.Sports injury affects students’ study, life and sport participation a lot.So 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proper sugges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sports injury, such as to enhance students’ sports injuries prevention awareness, to strengthen the learning of relevant knowledge an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different departments.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injury; influence
孔芳芳(1994-),女, 湖北襄陽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體育)。
中南民族大學 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Sport College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0, Hubei, China.
G804.53
A
1005-0256(2017)07-0100-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7.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