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 文 趙天 編
當今世界威脅人類的最大不穩定因素,無疑就是恐怖襲擊,近兩年為禍一方的ISIS極端分子,其作為更是惡劣,為文明社會帶來了不可磨滅的戰爭創傷。想要阻止恐怖襲擊的發生,必須提前找到并抓住神出鬼沒的恐怖分子,從源頭上切斷恐怖襲擊的可能,為此,世界各國可謂費盡周折。
恐怖分子發動的襲擊總是出人預料,再加上恐怖分子往往隱藏在普通人群里,人們很難提前搜索出懷有恐襲意圖的人并將其逮捕,所以防范恐怖襲擊總是難上加難。盡管“9·11事件”引發了國際社會對恐怖活動的極大關注,但就算美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也只能通過加強可能被襲擊地點的防御力度,來防范恐怖襲擊。可這并非萬全之策,因為恐怖分子原先襲擊過的目標,可能并非他們下一次突襲的對象,毫無規律可循,使得無辜群眾戰戰兢兢。
看來,還得從根源處著手,將恐怖襲擊扼殺在搖籃中,才是明智之舉。可是反恐專家認為,傳統的識別方法很難準確判斷出誰是恐怖分子。
首先,若是想通過情報來搜索,過大的范圍將是不可避免的阻礙。恐怖分子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深山老林和戈壁沙漠等無人區中策劃陰謀,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情報人員?無人機也沒法把每個山洞都鉆完鉆盡吧?
其次,雖然目前的網絡監控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但由于網絡用戶也越來越多,所以產生了海量的信息,想要從這些龐大的數據中搜索出可能是恐怖分子的人,無異于大海撈針。再加上如今的恐怖分子越來越精明,運用反向思維,回歸口耳相傳的交流方式,盡量避免用手機等現代通訊工具來相互聯系,讓使用高科技進行破案的偵查人員頭痛不已。
傳統的識別方法還包括監控嫌疑人的資金往來,但恐怖分子卻很少花錢,就算是策劃“9·11事件”的團伙,也只用了30萬美金來實施襲擊,并非引人注目的大宗資金往來,這可真是愁死了反恐專家們。
就在這一愁未展之時,英國的經濟學家霍斯利提出了一個妙招,把問題給解決了。
嚴格來說,霍斯利不算經濟學家,他只是銀行的一位“碼農”,他的工作是幫助銀行識別那些可能行騙的賬戶,即用大數據的方法來判斷一個人的銀行賬戶有無異動。
英國政府請霍斯利通過查詢銀行賬戶往來的方法,來識別恐怖分子。霍斯利首先將搜索范圍控制在有較大嫌疑的外族宗教人士賬戶上,他發現,若其中某個賬戶有一筆大額現金存入,然后又被分成小額現金依次取出,那么這個賬戶的戶主是恐怖分子或其同伙的概率就很高。
其次,霍斯利推測,恐怖分子一般都不會購買保險。但凡一個20歲以上的英國公民或長期居住者,不可能不買保險,因為英國的社會福利非常好,而發福利的重要渠道就是購買保險,且購買保險也能解決醫療保障的問題。
但恐怖分子卻不會在英國買保險。因為保險兌付的時候,即購買者死亡之后,保險公司賠款給其家人時,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購買者不能是恐怖分子,只要他是恐怖分子,其家屬就不會獲得任何賠償。這是保險業的行規。這只是蠅頭小利,但恐怖分子就是會受這個蠅頭小利的影響,最后被大數據識別出來了。
英國警方通過霍斯利發現的這一系列規律,果然精準地發現并逮捕了陰謀發動恐怖襲擊的極端分子,化解了不少危機。

●珠珠 薦自《羅輯思維:我懂你的知識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