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公益 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再起航
加強品牌建設,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途徑,是改善民生福祉與社會福利水平的內在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電子郵箱:zhangc@ccbd.org.cn
6月9日,國家質檢總局公開發布了《質檢總局關于開展2017年品牌價值評價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指出: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26號)提出的“推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品牌價值評價機制”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國辦發〔2016〕44號)提出的“推動建立全球統一的品牌評價體系”的要求,為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知名品牌,提升品牌價值,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研究決定,按照自愿申報和主動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2017年品牌價值評價工作。
這是國家質檢總局連續第五年組織開展“品牌價值評價”公益活動,之所以說這是公益評價,因為本項品牌價值評價活動5年來堅決按照自愿參與、不收費的原則來推進,以保證評價結果最大程度的公正、客觀。參照以往慣例,質檢總局今年繼續委托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組織有關技術機構開展本次品牌價值評價各項工作。
近年來,國家質檢總局認真履行“三定”方案所賦予的“推進名牌發展戰略”職能,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培育知名品牌發展的政策措施。國家質檢總局會同國家發改委等七個部門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強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新時期加強品牌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重點工作。
5年來,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積極推進并基本建立了“中國特色的品牌價值評價機制”,堅持“科學、公正、公開、公認”的工作原則,提出了“五要素”品牌評價理論;同時創新性地開辟了產品品牌、區域品牌、自主創新品牌、中華老字號品牌等評價工作并權威發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和認可。
今年的評價較去年有了更多的創新,評價范圍增加了旅游區域品牌,主要面向旅游目的地;中華老字號在去年首次評價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提升和推進。此外,最主要的創新是今年的評價將采取自愿申報和主動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也就是說,除了企業自愿申報的資料、數據等之外,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還將在重點領域采取主動手段進行信息數據的抓取、分析、應用等,并按此形成評價結果,;同時,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將采用主動評價方式開展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單的評價。
擁有國際品牌的數量和質量,體現了一國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工作,把發揮品牌引領作用作為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重要戰略舉措。加強品牌建設,是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途徑;是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改善民生福祉與社會福利水平的內在要求;是打造中國品牌良好形象,推動經濟由大到強的戰略選擇;是增強我國綜合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品牌價值評價,是加快品牌建設、品牌培育、品牌誠信,打造國際知名品牌的有效方式,也是當前品牌新生態環境下的品牌治理模式的創新探索,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作為國際標準化組織品牌評價技術委員會(ISO/TC 289)秘書處承擔單位和全國品牌評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532)秘書處單位,將兼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特點,加快推進品牌建設,為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