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東
摘 要:馬鈴薯作為南方農業發展的主要經濟作物,近年來,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為南方地區帶來了巨大的農業經濟效益,因此,馬鈴薯產業得到了高度的關注。隨著馬鈴薯產業的快速發展,為了降低馬鈴薯種植過程中的生產經費,增加生產利潤,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技術尤為重要。根據南方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技術的發展現狀,提出相應的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南方馬鈴薯;機械化種植;生產技術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1047
1 南方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技術概述
1.1 南方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技術發展歷程
馬鈴薯作為我國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成為南方地區人們餐桌上必備的美食佳肴,不僅僅滿足了人們的飲食需要,還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馬鈴薯的種植最初是由簡單的人工進行種植,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農業技術的迅猛發展。馬鈴薯種植開始擺脫人工種植,逐步由機械化設備代替人工工作。機械化種植完全取代了人工種植的地位,在生產效率方面,機械化種植馬鈴薯一天完成的工作量是人工效率的幾倍,并且由于機械化種植技術播種速度快,種子間隔得當等優勢,使得機械化種植技術在快速完成生產任務的同時,可以有效的確保馬鈴薯的種植質量。在人工成本方面,傳統意義上的大面積種植馬鈴薯需要很多的種植人員一同種植,期間還會出現成員間效率不一致,因為客觀條件影響種植進程等一系列的問題,然而機械化種植技術僅需要一個人便可以完成幾個甚至十幾個種植人員的工作任務,極大的節約了人工成本。在種植技術上,馬鈴薯機械化種植利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并根據地區,氣候的差異進行及時的調整,既滿足了生產需求,又提高了生產效率。在極其短暫的發展歷程中,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技術卻給數以萬計的種植用戶帶了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1.2 南方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技術生產技術
與傳統的馬鈴薯的種植技術不同,機械化種植技術主要是指全面松土、機械化種植、機械化收割與挖掘相結合,在種植過程中,以培土、噴灑農藥為輔助種植技術的先進科學技術。這類機械化種植技術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人工種植時間、人工培育成本,結合馬鈴薯的成長屬性,提高生產效率與生產產量,并為以后的生產技術提供理論與指導。
2 南方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技術流程
2.1 前期準備
機械化種植技術雖然極大地提高了農作物的生產效率,但同時也要又十分注重種植過程的前期準備,尤其是對于馬鈴薯種子的照顧。在播種前的15d需要將馬鈴薯進行適當的太陽光照,降低馬鈴薯內部的水分,為馬鈴薯生長嫩芽提供合適的內部環境。同時要注意催芽的馬鈴薯的環境溫度,最高溫度不可以超過25℃,一般情況下,15℃較為適合馬鈴薯發芽。在馬鈴薯長出嫩芽后,要進行低溫儲存,過高的溫度不利于嫩芽的生長。馬鈴薯塊的重量要保持在25g左右 ,過大或者過小都會導致幼苗較為脆弱,不利于茁壯成長。 如果想要起到比較好的防蟲防害效果,可以將馬鈴薯塊與適量的草木灰拌在一起,鞏固馬鈴薯嫩芽的環境適應性。
2.2 播種流程
由于南方氣候多變的特點,馬鈴薯的種植要注意氣候的變化,結合氣溫選擇合適的種植時機。在播種的過程中,機械化種植要調整好播種的深度以及種與種的間隙,深淺程度的不一致容易完成馬鈴薯過早的腐爛,種植密度較高會延緩馬鈴薯的生長期,因此,機械化種植應注意規范操作。一般在馬鈴薯種植1個月之后,進入起壟期,運用馬鈴薯起壟機可以幫助幼苗進行起壟,但是要注意按照壟的方向進行起壟,盡量保持直線,不要輕易損傷到馬鈴薯幼苗。在起壟過程中,同時可以進行除草、殺蟲、松土等工作,促進馬鈴薯的生長。起壟期之后,需要對幼苗進行化學處理,機械化種植可以全面有效地進行該項作業,防止幼苗出現莖葉枯萎,粗矮,生長不良等情況。噴藥機主要使用烯效唑進行化學調控,定期均勻噴灑,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在防止病蟲害的操作中,噴藥機要定期進行農藥噴灑,馬鈴薯主要出現的是晚疫病,遭受蚜蟲和瓢蟲的侵害,因此要根據氣候、土質等條件選擇合適的化學試劑進行病蟲害處理。
2.3 收割作業
在進行收割作業的過程中,首先要對秧苗進行割秧處理,用割秧機割掉馬鈴薯的秧苗,有助于馬鈴薯表皮的硬化,減少在挖掘過程中馬鈴薯表皮的損傷,同時也方便進行收割,降低清理秧苗的時間。秧苗收割10d左右,進行馬鈴薯挖掘作業,機械化挖掘比較容易操作,而且挖掘效率高,馬鈴薯保存較為完整。
3 對南方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技術發展的建議
3.1 機械化種植技術科學化
在進行馬鈴薯機械化技術種植的過程中,要科學合理的運用機械化種植工具,實現馬鈴薯的優質生長,提升馬鈴薯的美觀性與產量,創造巨大的農作物經濟效益。在種植過程中,要盡量避免機械化農機在種植過程中出現的馬鈴薯塊種植深淺不一、間隙不均勻、播種時間不一致的種植問題,因此,在種植之前,應該對機械化設備進行合理的調整,根據地域的土地特點、氣候特點進行靈活調試與改進,利用科學知識進行高效種植。同時,結合地域特點合理地利用機械化設備可以在短期內增加馬鈴薯的產量,降低生產成本,效果作用十分顯著。
3.2 加強技術人才培訓
在機械化農業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科技走在前面,人才落于后面,人才的缺乏造成一些機械化設備無法進行合理的利用,在設備維護與保養等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弊端。在南方地區,很多的馬鈴薯先進的種植模式無法得到大范圍的推廣,受到農業種植用戶自身知識條件等方面的限制,導致一些創新種植技術無法規范的實施下去。很多農業種植用戶的文化水平很低,大多數為初中文化或者是小學文化,對于先進的種植技術的思想理念理解不上去,總是習慣于墨守成規,無法進一步在農業領域上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在看到科學技術的發展為農業種植帶來了斐然的業績之后,應該將對于人才的培養放到重中之重,無論是先進的種植理念,還是先進的科學技術,都需要熟悉該專業領域的人才進行傳播。所以,應該拓寬人才培養的方式,定期對農業種植用戶進行機械化種植技術知識的培訓,進行專業化的學習,并為他們提供新的種植領域的視野,使他們了解更多先進的生產種植技術,并根據實際靈活運用到本地區的馬鈴薯種植產業中去,不斷創造收益。
3.3 建立合理機械化種植機制
在擴大馬鈴薯的種植面積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種植用戶的生產積極性。例如,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建立種植試用點,將它劃分為各個不同的部分,分別租賃給想要承包的農戶,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這種通過促進農戶種植積極性來帶動馬鈴薯產業發展的種植機制,不僅可以在農業領域創造客觀的收益,還可以帶動馬鈴薯機械化種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4 加強機械種植技術的實驗研究
對于馬鈴薯的機械化種植技術,要鼓勵進行馬鈴薯實驗研究,將具有生長優勢、創造經濟效益可觀的馬鈴薯種子進行實驗綜合研究,培育出新的種子,并加以實驗檢測,形成科學性、全面化的種植技術,對于變異的馬鈴薯種子將經過反復的實驗,確定種子各方面的性能穩定后,與機械化種植技術相結合。才可以進行大面積宣傳與推廣,運用到實際種植中。
4 結語
馬鈴薯的機械化種植技術促進了馬鈴薯市場的良性發展。隨著馬鈴薯的機械化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南方馬鈴薯將成為我國重要的馬鈴薯生產基地,并將為許多地區提供優質的馬鈴薯產品。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技術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因此,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要注重運用科學合理的科學技術,結合實踐,規范操作,并根據各個區域的差異性,進行適應性的調整,努力提升馬鈴薯的生產質量與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健.加快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技術推廣[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3,28(01).
[2]張靜華.淺談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技術要點[J].農業服務種植術,2015,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