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雯婧
摘 要: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生態安全問題和農產品質量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人們對農業生態安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耦合系統的協同發展進行了了解和分析。本文主要介紹耦合系統協同發展的特征、原則及目標,闡述相關的內容,來進一步推動對耦合系統協同發展的研究。
關鍵詞:農業生態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耦合系統;協同發展
近十幾年來,農業生態安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已然成為了我國的熱點問題和關注焦點。隨著農業生態安全問題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出現,兩者之間還呈現出交叉影響及惡化趨勢。因此,如何正確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問題,成為了學者們研究的重點課題。本文通過介紹農業生態安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耦合系統協同發展的特征,分析其原則,來進一步闡述耦合系統的目標和內容。
一、耦合系統協同發展的特征
1.新質性
農業生態安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耦合系統的協同發展必須持續不斷地提高經濟質量,除此之外,還應當逐步促進生態生產,才能滿足人類的進化發展。這是一個新質過程,是一個低層次往高層次進化的過程,只有不斷進化演替,才能實現農業生態安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協同發展。
2.相生相克性
農業生態安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之間即互相促進、又互相阻礙,即這里所說的“相生相克性”,在互利共生的過程中尋求穩定,并及時采取生態經濟措施,調整生克網,從而不斷推動耦合系統的協同發展。
3.反饋平衡性
耦合系統中存在一個負反饋機制,其作用在于將系統從外界引入的負熵流通過這一機制而達到新的動態平衡。這一機制要求用普遍聯系的觀點來謀劃系統的協同發展。
二、耦合系統協同發展的原則
1.市場行為原則
市場規則支配耦合系統的協同發展。耦合系統的協同發展是不能單單靠政府行為來推進的,而是應在市場規則支配下進行。首先,耦合系統的內外部環境能夠滿足協同發展所需要的外部環境。其次,相關利益主體具有協同發展需求,才可能發生協同發展。因此,在耦合系統協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先明確相關主體的地位、動力、行為和影響因素,再進一步借助政府行為來推進,為協同發展創造出良好的條件。
2.整體有序原則
耦合系統包括若干子系統,各子系統之間具有本質聯系。也就是說,各個系統之間、各個組成部分之間都形成一種有序的自組織結構,這種結構具有整體功能。這種具有整體功能的結構,演替的目標在于整體功能的完善,并非組分的增長。因此,耦合系統協同發展必須遵循整體有序原則,強調整體功能的實現,尊重協同發展的漸進性。
3.自我調節于時空統一原則
耦合系統具有自我調節機制。自我調節機制使耦合系統能夠自覺適應環境的變化并進行自動維持的功能,有利于促進協同發展。除此之外,耦合系統協同發展具有一定的時空統一性。即既有一定的空間性,又有一定的時間性,空間和時間均為無限的,但在一定條件下又體現出有限性,這兩者的統一,充分體現了耦合系統協同發展的時空統一性。
4.質量相關原則
質和量是不可分離的。農業生態安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耦合系統的協同發展,即對質有一定的規定,又對量有特定的追求。換句話說,耦合系統也應當遵循質量相關原則,在改善質的基礎上追求量的增加,充分體現系統的結構功能。
三、耦合系統協同發展的目標和內容
1.耦合系統協同發展的目標
(1)發展的協調性。耦合系統中難免存在個體間的差異,及利益的不一致,并且耦合系統協同發展具有多目標的復雜性,因此,協調性可以有效梳理系統之間的關系,與此同時,還可以兼顧各類主體的利益訴求,最大程度的滿足主體的利益。
(2)發展的效益性。耦合系統協同發展強調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三者之間的平衡和兼顧,系統中各類主體通過彼此之間的協同作用來獲取相應的效益,例如動物消費者尋求生態效益,人類消費者則追求經濟效益等等。
(3)發展的持續性。持續性指系統在受到干擾和影響時恢復其原有效率的能力,持續性立足時間序列描述協同發展規律,反映耦合系統持續發展的時間性和動態性。農業生態安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耦合系統的協同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可持續發展,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在這一過程中,要注重實現系統內部的協調合作,促進協同發展的進步和實現。
2.耦合系統協同發展的內容
(1)目標協同。目標協同是根本目的。農業生態安全系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系統兩者的目標應當是一致的,且是互相促進的。在耦合系統中,農產品質量安全系統應當充分發揮其社會經濟功能,一方面,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另一方面,滿足生產者的利益訴求。而農業生態安全系統不能僅僅扮演供給者的角色或環境壓力吸收者的角色,應當積極引導、規范主體的行為,進一步實現耦合系統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2)利益協同。耦合系統的協同發展離不開利益主體的參與。在系統演進的過程中,生產者注重利潤,消費者注重效用,政府注重公共管理的效率,各個主體的利益訴求有著較大的差別,但這幾者之間又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如果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濫用農藥,將不合格農產品流入消費市場,導致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受損,即利益受損,結果導致事與愿違。因此,在各個主體之間存在利益訴求差異的情況下,應當將主體的利益進行統一,才能真正解決利益沖突問題,從而推動協同發展。
(3)技術協同。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逐漸成為了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參與因素,也是推動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力量。但與此同時,技術在進步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使得農產品數量難以達到要求的同時,質量問題也堪憂。因此,在協同發展的環境下進行農業技術研究及選擇時,應當將環境保護問題充分考慮,積極維護生態安全,促進農業生態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協同實現。
四、結語
在時代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生活質量雖然不斷提高,但農業生態安全問題及農產品質量問題仍然頻發,因此,我們應當積極分析并研究,不斷推動農業生態安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耦合系統的協同發展,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遵循市場行為原則、質量相關原則等原則,平衡各主體之間的利益,為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紀芳燕. 農業生態安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系統關聯分析[J]. 南方農業, 2016, 10(27):111-112.
[2] 豆志杰. 農業生態安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耦合系統協同發展研究[D]. 吉林農業大學, 2013.
[3] 鄭大鵬. 農業生態安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系統關聯研究[J]. 北方經貿, 2014(10):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