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博
摘 要: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既關系到消費者的生命安全,也關系到農業生產者的種植安全。總之,對于我國民生的改善十分重要。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從評估、監測工作的現狀出發,針對評估過程中的現實問題,科學、系統的分析未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工作的發展方向。從而,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工作水平,為我國糧食安全把好第一關。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
建國以來,我國通常是依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結果,來科學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可見,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關系到數億人民的健康安全。這一監測手段,一方面可以實現農產品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突破,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監測與評估結果對農業生產進行科學的指導,從而促進農業產業的創收、高質發展。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現狀
近些年,我國農業相關部門在《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基礎作用上,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積極地把控作業。主要是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這一重要的領域,展開一系類有效工作,從而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
1.基本形成了風險評估工作格局
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實現其實要依托于國家政策的支持。2006年,經過中央農業部的積極部署,在我國建立了用以研究農產品質量的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是我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的直屬部門,在我國的農業生產過程中主要是對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的監測標準、監測設備、監測技術進行研究與提升。
2.搭建了風險預警信息平臺
為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有效的監測與預警,國家層面,通過對農業部多年以來例行監測和普查數據資源的分析,科學的成立了相關的監測信息平臺。借助互聯網技術,對平臺大數據進行分析、整合,劃分,系統的掌握農產品生產過車中的質量與安全問題,以此為基礎搭建預警平臺。
3.不斷加大風險監測力度
由于農產品種類的多樣化發展,要想全面的了解農產品當下的質量安全狀況,就必須要加大監測力度、擴大監測范圍,同時要根據不同種類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變化規律,及時作出調整。在實際的監測工作中,各地區要因地制宜的選擇監測、抽查周期,并針對監測結果建立合理的報備制度。
4.開展風險評估技術培訓與交流
全球是一個統一的生態圈,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在其他國家也會有相應的體現。因此,在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過程中,要用全局的發展眼光,積極地邀請外國監測中心的知名專家,共同展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技術交流。
二、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措施建議
1.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由于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工作起步晚,運行時間短。相關的管理制度并沒有得到完善。因此,要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工作,第一步就是要建立、健全,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的實施辦法,使得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從而不斷的加強風險監測與評估手段的科學性,以及保證檢測結果既可以及時的呈現,又是客觀和準確的。
2.強化科學技術研究
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工作中,涉及到的科學技術十分復雜多樣。因此,在具體工作中要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水平,就必須對實踐中的應用技術進行強化。第一,針對監測過程中技術與設備的缺失,所以改進的第一步就是要對技術與設備進行科學研發。提高對污染物的監測與分析設備與技術研發,將污染物的篩查工作進一步系統化。第二,加強風險評估軟件的研發進程,目前在我國所應用的評估系統是外國的軟件程序,這樣的評估系統一則在使用過程中要承擔巨額的使用費用,二則很難完全適應國內的監測、評估需求。因此,要對風險評估技術進行研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建立一套擁有自主產權的評估程序。第三,現實中的評估工作不僅僅要求評估人員掌握評估技術,也要求他們對于農產品有害物質的形成因素與機理進行準確把握,將這些知識運用到評估過程中,提升評估的科學性。第四,農產品的評估與監測工作的中心不是發現質量安全問題,而是通過日常監測,收集相關數據,實現更好的預警工作。因此,強化預警設備與技術的研發,減小我國預警工作與世界上先進國家的差距。
3.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
不斷加強與國外風險評估權威機構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吸收其他國家在農產品風險評估與監測工作的優秀經驗,從而促進我國監測與評估工作的優化與改革。具體來說,就是要鼓勵國內的監測中心、農業科研中心,積極地與與國外專業化的風險評估機構簽訂合作意向,保持一種全面與密切的合作關系,在合作過程中,通過信息的互通與交流深入探討世界農產品質量與合作,促進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技術盡快與國際接軌。
4.加快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工作提升的重中之重。針對人才建設,首先要積極的引進技術、能力雄厚的專家學者,讓他們加入評估專家委員會,使他們在日常評估工作中起到積極地管理與決策作用。當然,同樣也要引進監測知識儲備較為充足的評估實施人員,從而加強日常評估、監測工作的科學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工作實現了建國以來的大進步,但是不論是從系統建設還是人才培養,我國農產品評估、監測工作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各個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加強。當前發展的主要任務不僅僅是要尋求設備與技術方面的突破,更要注重制度與系統的完善,只有有了嚴謹的運行系統,其他改革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章力建,張星聯,蔣士強劉懷宇.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3(8).
[2]金發忠.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體系構建及運行管理[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