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
摘 要:水稻是我國糧食產業中重要的糧食作物,是維護人體膳食系統健康和穩定的重要元素,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對于水稻種植戶來說,水稻的產量對社會經濟效益和個人經濟收入有著直接管理關聯。因此,為了有效提升水稻糧食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就需要不斷規范水稻技術,加強對水稻技術各項參數的管理,嚴格管理和控制水稻糧食作物的種植流程,無論是水稻選種還是水稻病蟲害管理都需要嚴格管理,從而保證水稻的產量和質量,進而提高水稻糧食作物的經濟效益和種植戶的經濟收入。
關鍵詞:水稻;高產;種植;技術
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水稻對于糧食產業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結合農業管理部門相關調查數據表明,截止至2015年我國水稻種植面積已經高達3300多萬hm2。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和人口數量的迅速增長,我國糧食緊缺問題愈來愈突出,因此,全面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是當前農業專家亟待研究和探討的問題。長久以往糧食緊缺問題是國家政府部門高度重視的問題,因此,加強對水稻產量和質量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現對高產水稻種植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研究和探討應對措施。
一、分析高產水稻種植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水稻高產種植技術在實際推廣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些許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農民的思想觀念較為傳統和陳舊,導致研究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研究人數減少。同時,我國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社會不斷進步,促使許多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并且從事非農業工作,導致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研究人員愈加減少。此外,許多農村水稻種植大戶從思想上認為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研究是農業專業管理和研究部門的責任,對高產水稻種植技術推廣和應用造成很大影響。(2)對于水稻品種選擇和水稻幼苗栽培不夠重視。目前國內水稻品種數量相對較多,而不同的水稻品種能抗旱能力和抗倒能力以及抗病蟲害能力不同,因此,各個地區應當結合自然環境和土壤狀況科學合理的選擇水稻品種。但實際上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種植戶在選擇水稻品種過程中大多是跟風或者憑感覺,對水稻品種選擇和水稻幼苗栽培不夠重視。(3)對于水稻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不夠重視。病蟲害方防治對于水稻的健康生長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地區水稻種植戶對于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不夠重視,導致水稻幼苗生長不良,使水稻產量和質量降低。(4)化肥農藥使用不夠合理,缺乏對水稻栽培技術的重視。大部分水稻種植戶認為化肥和農藥在提高水稻產量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導致水稻農藥殘留過多,對水稻質量造成影響。同時,大多數水稻種植戶缺乏對水稻栽培技術的種植,認為這是農業專業管理部門的責任。
二、全面提高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有效措施
水稻是我國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糧食作物,國家對于農業產業發展予以高度重視。最近幾年我國正在不斷推廣水稻高產種植技術,不但能夠有效提升水稻產量和質量,還能全面提高水稻的經濟效益,但實際上在多方面因素影響下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普及范圍仍然較小。部分農民在種植水稻過程中對于基礎水肥管理不夠重視,并且忽視了水稻幼苗管理和田間管理。所以,必須積極推廣水稻高產種植技術全面提升水稻的產量和質量,提高水稻種植戶的經濟收入。其中水稻高產種植技術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選擇秧苗和育秧管理
水稻種植戶在是水稻栽培之前應當結合地理環境和土壤狀況合理選擇水稻的品種。加強對水稻品種選擇的重視,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在選擇水稻品種過程中應當要對不同品種進行橫縱向對比,結合地方水源情況和地形狀況過來科學合理的選擇水稻品種。同時,水稻種植戶在選擇水稻品種時應對種子供應商的資質進行檢查,保證水稻種子的質量。此外,在選擇水稻品種時加強對水稻種子抗蟲害特征的重視,采用穿插種植的方式有效減少蟲災蟲害。
因為水稻中種植具備著鮮明的體系化特點,所以應當根據地區特征和土壤情況合理選擇水稻種植技術,并且水稻高產種植也涵蓋多項種植技術。為了有效提高水稻產量和質量必須選擇合適且高產的水稻品種。同時,水稻秧苗對于水稻種植產量和質量也起著重要作用。若水稻秧苗在種植過程中缺乏管理和控制,則水稻栽種的成活率相對較低,更有甚者水稻產量急劇下降。在育秧時應當正確浸泡和處理水稻種植,先把水稻種子浸泡在一定比例的藥劑中,待浸泡時間足夠后再將水稻種子撈出。此外,還需要注重秧苗苗床的整理,確保秧苗良好的生長環境。
2.加強對水稻田間的管理
水稻是當前我國乃至全球范圍的重要糧食農作物。水稻高產重視涵蓋多個環節和多項技術,如水稻品種選擇、水稻育秧、水稻種植和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管理等。技術管理人員應當加強對水稻高產種植涉及環節和技術的重視,不斷完善高產水稻種植技術,全面提升各個地區的水稻種植產量和質量,從而提升水稻種植的經濟效益。在水稻種植過程中需要嚴格進行田間管理,保證水稻種植的綜合質量。其中水稻田間管理包括施肥管理和水分管理,是水稻田間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水稻農作物的實際情況合理施肥肥料和水分,落實深水護秧措施。待水稻幼苗返青后則采用淺水護秧措施。待五月中旬則要進行水稻施肥,根據標準比例合理施加氮肥和鉀肥以及磷肥。
3.采取防護措施預防病蟲害
若種植的水稻感染病蟲害則會導致農作物產量減少,因此,必須重視水稻的防控病蟲害。通常情況下水稻在生長過程中會遭遇葉枯病和稻曲病等,必須結合水稻感染的病蟲害狀況做好各項防護措施。在實際施藥過程中可以結合水稻病蟲害選擇三環哩和甲維鹽等藥劑,合理控制水稻病蟲害,確保水稻健康生長。
三、結語
水稻是我國糧食產業中的重要糧食作物,為了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就需要對水稻種植各環節和各階段的重視,根據地理環境和土壤狀況合理選擇水稻品種,結合水稻情況做好水稻田間工作,采取防護措施預防病蟲害,不斷優化水稻高產種植技術,從而提升水稻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位國建,薦世春,崔榮江,李娜.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分析及試驗[J].農機化研究,2017,(09):190-194.
[2]杜瀾.水稻栽培技術要素分析與病蟲害防治[J].種子科技,2017,(0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