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林?李啟孟
摘 要:由于湖北南部地區氣候合適,水分充足,溫度較高,比較適宜種植水稻。在水稻的生長期間,對濕度、光照、以及溫度等方面要求較為嚴格。因此,必須保證水稻的生長環境,以此促進水稻的正常生長。本文通過對湖北地區水稻的種植技術進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種植人員提供一定的幫助,以此提升整體水稻產量。
關鍵詞:水稻種植;育苗;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
我國的水稻種植歷史十分悠久,經過數代人的改良,水稻的產量越來越高,已成為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然而隨著地方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種植面積被迫縮減,嚴重影響了當地的水稻產量以及地方經濟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必須改革現有的栽培技術,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
一、育苗與播種
1.種子的前期處理
由于水稻的種子是從植株生長開始的,所以要想植株能夠健康的生長發育,就需要做好種子的前期處理工作。在進行播種之前,需要對種子進行嚴格的篩選,把摻雜在優良品種中的癟粒以及石塊等雜物挑選出來,這樣就能夠提高種子的純凈度,在播種之后能夠保證水稻的出苗率。在水稻種子播種之前,需要進行拌種,即把種子與農藥放在一起混拌,或者進行包衣,就是使用粘著劑把殺蟲劑或者殺菌劑等包裹在種子的表面。對種子進行拌種和包衣可以起到消滅種子上以及土壤中的病蟲的效果,進而能夠減少水稻發生病蟲害的概率。因為水稻的減產減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病蟲害的困擾,因此在一開始就進行病蟲害的預防是非常有必要的。
2.育苗
開展高產種植的基礎是選擇優良的稻苗。育秧苗床應選在運輸方便、背風向陽、地勢平坦的地方。苗床土壤要土質肥沃,最宜稍微偏酸性。育秧數量要按照秧苗移栽方式、秧苗質量、地理情況等情況而定。做育秧苗床時,最好施用腐熟好的豬糞,每平米施用3~5kg,淺翻10cm,之后耙碎整平。秧苗移栽后,苗床地要耕作施肥,確保常年培肥,實行復種。苗床營養土的配置通常為:60%的無鹽堿無草籽的園田土、40%的腐熟的豬糞,另外,還應配適量的水稻壯秧劑均勻混合即可。水稻育苗質量的關鍵階段是苗床,此時要留意病蟲害的防治。
3.播種
采用優質高產抗逆性強且審定推廣的熟期適宜的品種。打破種子休眠,選晴天背陰通風處曬種,2~3天,增加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選種后將浸泡好的種子破胸催芽,采用種衣劑包衣種子,做浸種消毒。在芽長1mm時,就可播種。湖北省的適播期為4月初,4月末前秧田播種結束。在日均氣溫持續達到5~6℃時開始蓋膜、覆土、播種,之后用營養細土把種子全部嚴實覆蓋,要求覆土厚度0.5~1cm,厚薄均勻,用平鋪蓋膜,也可小拱棚蓋膜。
二、水稻種植的田間管理
補施粒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在田間管理的過程中發生脫肥會導致作物因光合作用減弱而被削弱,最終會導致作物發黃而枯萎,所以要在這個階段進行補施粒肥,以此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在施肥的過程中一般采用根外葉面肥為主,在破口期到灌漿期這個階段共施肥2~3次,每畝地每次施肥硫酸二氫鉀100克,尿素0.5~1公斤,用50公斤水溶解后再加15~20毫升混合劑噴施在稻植株莖葉上。對針對施肥過程中的底肥不足導致葉片脫氮的田地一般在抽穗前追加2.5~4公斤的尿素,以此促進花芽進一步分化,最大程度上發揮水稻的最大優勢。
在進行水分調節時,特別要注重水稻抽穗開花過程中對于水分的調節要求,水稻在進行抽穗時,要特別注意高溫對作物的危害,在這個階段中要進行適當的滲灌,以此提高田間的濕度同時降低溫度,促進抽穗正常,保證授粉。如果溫度異常要采用一定措施保證溫度,改善田間氣候,減輕溫度對田間作物的影響。在進行抽穗之后要保證植物根系的水分補充,在進行水分補充時要適當改善土壤疏通程度,保證根系土壤透氣。
三、病蟲害防治
1.水稻紋枯病
氮過量、密植、灌水過多均易導致紋枯病嚴重發生。一般以分蘗盛、末期至抽穗期發病為盛,以抽穗期前后發病更烈,主要侵害葉鞘和葉片,嚴重時可危害穗部和深入到莖稈內部。水稻紋枯病防治應以農業防治為基礎,輔以藥劑防治。
(1)栽培防病。以肥水管理為中心,肥料應注意穩施氮、磷。增施鉀、鋅肥。以施足基肥、保證穗肥為原則,水稻生長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貫徹“前淺、中曬、后濕潤”的原則。
(2)藥劑防治。以保護稻株最后3~4片葉為主。施藥不宜過早(拔節期以前)或過遲(抽穗期以后)。藥劑選擇:5%井岡霉素水劑2250mL/hm2或12.5%紋霉清水劑1500~3000mL/hm2。或20%紋霉清懸浮劑900~1500mL/hm2,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750~hm2,對水750~1050kg/hm2噴霧。
2.水稻稻瘟病
長期灌深水或過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導致稻瘟病發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個易感病時期,分別是苗期、分蘗盛期和抽穗齊穗期。穗頸瘟對水稻產量影響最大應在破口期及齊穗期及早預防。稻瘟病分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和谷粒瘟。
(1)科學田間管理。培育壯秧。施足基肥,增施鉀肥、鋅肥、有機肥。巧施穗肥,適時曬田。
(2)種子處理。10%401抗菌劑1000倍液浸種48h或80%402抗菌劑2000倍液浸種48~72h,直接催芽,或用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浸種24h。洗凈后催芽。
(3)藥劑防治。葉瘟應在發病初期(病葉率3%時1噴藥保護。穗瘟在抽穗初期噴藥保護,以后視天氣情況決定噴藥次數。藥劑選擇:75%三環唑可濕性粉劑450g/hm2或40%富士1號1500g/hm2,或40%克瘟散乳油2250~3000g/hm2。
3.水稻螟蟲
水稻螟蟲分為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螟蟲危害嚴重時可造成白穗。防治方法:用15%雷鉆乳油1350ml/hm2,或13.5%鉆心炮乳油1350mL/hm2,或13.5%伐克乳油1350mL/hm2,或13.5%決斗乳油750mL/hm2。或10%金佛乳油600mL/hm2,或辛乳油1350ml/hm2對水900kg/hm2噴霧。
四、結語
水稻在我國糧食總產量中占有重大比例,是我國人們餐桌的主要食物來源。水稻的存在,能夠更加豐富人們的飲食生活。因此,湖北的水稻種植,必須加強技術的引進和改造,科學種植,加強對水稻種子的選擇,優育優種;同時開展切實可行的水稻田間管理措施,做好施肥防蟲工作,以此全面提升水稻產量。總而言之,水稻對于我國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錦艷,張彩清,楊臘梅,康洪燦.優化水稻種植技術,提高種植效益[J].北京農業,2015,14:81-82.
[2]王永生.淺談南方水稻的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月刊,2014(6):39-39.
[3]裘月華.淺析水稻種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農業與技術,2014(11):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