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孟?陳英林
摘 要:隨著我國蔬菜產業的不斷發展,蔬菜種植面積也不斷地增加,隨之而來的病蟲害發生呈現出年度周期性和老蟲害的頻發性,嚴重阻礙了大棚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給廣大農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確保大棚蔬菜品質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行無公害生產,增加種植區農民收入。本文根據湖北地區大棚蔬菜種植主要病蟲害的發生種類、特點,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通過試驗示范研究提出了大棚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棚蔬菜;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措施
一、大棚蔬菜病蟲害發生特點
1.病蟲害種類多
大棚保護區域內部會出現溫度高但是溫差大的特點,這就給病蟲的繁殖帶來了非常便利的條件,病蟲害的生命周期并不是很長,但是其發生的頻率在不斷的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比之前更容易出現病蟲害的情況,大棚內部的通風效果相對較差,同時如果出現了有害的氣體也會使得二氧化碳的濃度相對較低,同時植物也會出現非常嚴重的中毒或者是營養供應不合理的情況,這樣就嚴重的影響到了植物正常的生長,此外植物自身的抗病能力也大大的受到了不利的影響。此外有些地區在栽培的品種方面不是非常的多樣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土壤感染病菌的幾率就更大,這樣也就形成了病害泛濫的情況。
2.發生規律復雜
在大棚內所發生的病害和蟲害在發生的概率上還是比較大的,同時其產生的原理相對也比較復雜,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會使得防治工作更加的困難。其主要有以下幾個表現。首先是越冬的時間逐漸的減少,春季和冬季的時候,大棚內的溫度要比室外的溫度高出很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使得寄主一直存在,同時潛伏期也比較長,病蟲害的越冬時間也并不是很長,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會使得我國的大棚蔬菜在冬季的時候也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病蟲害。其次是初侵染源比較多,大棚內的蔬菜病蟲越冬的時間非常短,甚至有些病蟲根本就不需要越冬,所以初次浸染的概率就會不斷的增大。最后一點就是病菌再次侵染的次數在不斷的增加,同時害蟲發生的概率也在不斷的增加,這樣一來就使得蔬菜受到病蟲害的影響更加的明顯。
3.傳播蔓延快,危害性大
病原菌細胞在形成的過程中是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都是比較嚴格大的,大棚內因為通風性并不是非常的好,同時其溫度非常高,所能接收到的光照相對也比較少,在這樣的情況下病原菌在這一過程中就更容易直接的在蔬菜和作物的體內繁衍和增長,它會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大幅度增加,同時還會產生非常明顯的危害,其數量多,產生危害之后會在很長的時間都會給其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
二、大棚蔬菜種植病蟲害防治措施
1.加強農業防治和土壤綜合治理
仔細選擇抗病品種,適時移栽、育苗、作物輪作,施足底肥和其他農業防治措施。這是疾病控制的基礎,對疾病的控制和植物生長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品種的選擇應注意其產量高,適應性強,有選擇性地種植,更需特別注意抗病蟲和抗害蟲。應該注意對嫁接技術和換土的綜合管理,合理輪作以及土壤消毒措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根據不同的蔬菜種類確定播種期,如黃瓜病蟲害較多,一般不超過三年連作。為了避免蔬菜連作單種和避免類似的蔬菜連作,適當的安排,采取多種形式的交叉種植。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蔬菜作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2.生物防治
(1)保護利用天敵。大棚蔬菜生長環境相對封閉,為以蟲治蟲提供了有利條件。釋放天敵昆蟲,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害蟲,減少化學農藥用量。如利用瓢蟲、草蛉、麗蚜小蜂、赤眼蜂等捕食性天敵防治蚜蟲、白粉虱等害蟲;用麗蚜小蜂防治室內白粉虱;用赤眼蜂防治棉鈴蟲菜青蟲;用煙蚜繭蜂防治桃蚜、棉蚜等。
(2)推廣應用生物農藥。如蘇云金桿菌、白僵菌、殺螟桿菌、昆蟲病毒制劑及農用抗生素、座殼孢菌劑等可防治溫室白粉虱等多種害蟲;常用的農用抗生素有農用鏈霉素,農抗120、多抗霉素、井崗霉素、華光霉素、10%混合脂肪酸EW等
3.物理防治
科學合理地運用物理防治措施也可有效地防治大棚蔬菜病蟲害的發生。物理防治的方法有很多種,如色板、色紙等誘殺,設置一定大小的藍板便可誘殺瓜薊馬,利用害蟲趨黃的習性采用黃板、黃盆、黃色誘殺粘紙誘殺;鋪銀灰膜或掛條,忌避蚜蟲的遷飛傳毒,減輕蔬菜病毒病;用防蟲網覆蓋住溫室大棚的通風口,便可有效得阻隔小菜蛾、菜青蟲、夜蛾科昆蟲的進入;利用殺蟲燈(黑光燈、高壓汞燈、雙波燈、紫光燈)誘殺夜蛾等害蟲;針對防治對象,采用高溫悶棚,殺死病菌病毒;利用太陽能對溫室設施及土壤進行消毒,防治土傳病害;選用地膜和無滴膜以降低棚內溫濕度,阻止土壤中的病菌向植株的傳播和生長,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利用高溫、硫酸銅或甲醛進行種子消毒,洗凈后播種;采用微波殺蟲與臭氧結合的方式,利用電子病蟲害防治儀快速殺滅棚內各種蔬菜病菌和蟲害。
4.化學藥劑防治
應用化學藥劑防治,首先要提高農藥使用技術。在充分了解農藥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基礎上,根據防治病蟲害種類,使用合適的農藥類型,做到對癥下藥,解決農藥殘留的問題。嚴禁使用高毒、劇毒、高殘留、高生物富集體、致畸、致癌和致突變的農藥,如氧化樂果、涕滅威、甲胺磷、DDT、六六六等;選擇低毒、高效、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常用的農藥有小蘇打、硫黃膠懸劑、粉銹寧、百菌清煙劑、敵克松可濕性粉劑等。施藥時嚴格按照安全間隔期間施藥,并根據不同時期以及不同病蟲害的發生特點來確定植株的受藥靶點,進行針對性施藥,合理混配農藥,準確掌握農藥用量,避免過量用藥,降低農藥殘留,積極推廣使用低容量、超低容量的噴霧技術,以及煙霧劑、粉塵劑等高效劑型。
三、結語
大棚蔬菜種植不僅能夠提升蔬菜產量,還是滿足人們對于反季節蔬菜要求的有效途徑。但是在蔬菜實際種植過程中,還有可能受到外界環境因素、人為因素,病蟲害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所以就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加大對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以及其他影響因素的研究力度,進而有效提升蔬菜產量,推動大棚蔬菜種植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萬勇.當前大棚蔬菜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農業信息(上半月),2014,(3):57-57.
[2]宋連喜.在大棚蔬菜種植中應注意的技術要點[J].民營科技,2014,(1):224.
[3]胡磊.淺談氣象條件對大棚蔬菜種植的影響及對策[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4,(11):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