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伙
摘 要: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全球化經濟的快速推動之下,我國的經濟水平也受到影響,從而取得了飛速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對于生活質量要求也比以前更加嚴格,對于茶葉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對茶葉的顏色也更高的要求,對茶葉這種產品的衛生質量更是十分重視。所以茶葉要想取得競爭力,在我國當前競爭激烈的社會條件下生存,就必須不斷適應這種競爭激烈的環境,同時也要加強對無公害茶葉蟲害問題進行防治和管理。
關鍵詞:無公害茶葉;病蟲害;防治;管理
一、無公害茶葉的概述
1.無公害茶葉的定義。那些沒有被污染與破壞的自然環境中生長出來的茶葉可以叫做無公害茶葉,而且是按照一定的生長程序生長,生長完成后各方面都滿足規定,就是成品茶葉的規格指標,比如重金屬、污染物的數量以及有害的微生物的數量等等。它的質量和衛生方面也要達到國家對于茶葉的一些標準規定,保證對人體不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其實在自然環境中有很多我們不知道但是數量龐大的對于人體有害的污染物,所以人們才會越來越重視食品的安全問題,茶葉在室外生長,在自然生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各種病蟲害的危害,所以我們在室外種植或者養殖茶葉的務農人員就要采取有針對性、科學合理有效的措施對無公害茶葉的病蟲害問題進行防治和管理。
2.無公害茶葉病蟲防治的基本原則。如果要從根源上解決病蟲害問題,就要對導致病蟲害存在的原因進行探索,這樣才能真正的解決病蟲害問題。首先我們對地區的病蟲害嚴重的區域進行調查,通過調查掌握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和生長規律,對病蟲害的防治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在以預防為前提,其次是對于已經存在病蟲害的茶葉進行防治。主要是對于病蟲害危害范圍小,或者危害程度不強的茶葉進行初期階段的防治,掌握在越冬至早春活動初期多代害蟲一代到兩代的重點防治。關于茶葉的防治技術,我們采用多種措施相結合的方式,主要以農業防治為主,同時應用各種生物技術,也要發揮物理防治的優勢,在農藥的使用上要特別注意,盡量采用植物源、礦物源農藥,不要采用化學合成農藥,這對茶葉的生長以及后面的茶葉的質量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一些有機茶園或者綠色食品的茶園中,一定要禁止對于任何含有化學成分的農藥的使用。
二、無公害茶葉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1.防治技術水平有待提升。我國在茶葉防治的措施中,規定了茶葉病蟲害防治中農藥殘余量的最大限度,包括優樂得、撲虱靈等等這種類型的農藥,而且不能使用氯戎菊酯等等農藥,這些農藥的使用都具有很好的殺蟲和防蟲的效果,在目前的市場上,還沒有發現有其他可替代的農藥,這就增加了茶葉病蟲害防治的難度。由此我們知道,必須加大在病蟲害農藥防治方面的力度,進一步提升茶園病蟲害防治的技術,要達到良好的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2.農藥濫用,茶葉中農藥含量過高。在茶葉的種植過程當中,當病蟲害的防治主要通過茶農使用農藥加以防治。但是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茶農并不專業,對于農藥的使用方法包括農藥的殘留量等等并不是很了解,而且缺乏相對的茶葉病蟲害方面的防治知識,所以在使用過程中濫用農藥,導致茶葉中農藥的殘留量過大或者超標,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3.缺乏無公害種植技術。目前,我國茶葉種植也推出無公害種植理念,而且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于健康的重視程度,所以一下子就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提出這種無公害種植理念的重點是對于茶葉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尤其是植物性和生物性農藥的研究,要真正做到無公害種植。但是在目前現狀來看,無公害茶葉種植技術仍有一些問題需要進行研發和提升,要想研制出符合標準的種植茶葉的無公害技術,需要攻克的難題仍有很多。
三、無公害茶葉的病蟲害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基礎和關鍵就是利用各項茶樹栽培管理措施來控制茶樹病蟲害。病蟲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有,在新茶園的建立中茶樹采用抗病蟲害的優良品種,還有就是在生產和管理中要注意對茶樹的修剪以及及時的分批嫩采茶葉,這樣可以對茶葉的質量有一定保證,還要合理的對茶園進行管理,包括耕作、除雜草等等,對于茶樹的枝葉進行清理,對于茶園的環境衛生及時打掃,對于茶園的土壤也要精心護理,深翻土地防止病蟲害的生存環境,最后一個是在一些高溫或者旱季的時候要及時進行灌溉,雨季也要及時排水等等,從多方面對茶園的進行病蟲害預防管理。
2.生物防治。病蟲害也是有天敵的,我們可以創造有利于病蟲害生存的環境,從而幫助我們抵御病蟲害的威脅,可以著重保護和利用茶園中的草嶺、瓢蟲、蜘蛛等等有益生物,不要傷害這些病蟲害的天敵,這樣就可以對我們的茶園有一個很好的保護作用。
3.化學防治。無公害的化學防治方法主要有,第一是根據我國農業部門的相關規定,以及關于茶園農藥的一些使用規則,在真正的落實茶葉的防治保護過程可以做到遵守國家制定的標準的藥劑來進行對一個病蟲害的防范。將主要性的害蟲與次要性的害蟲一同進行消滅,大力推行農藥一藥多用的方法,以及合理的混搭法,這樣的方式更有利于降低農藥使用率和茶葉上農藥的殘留量。第二個是對于茶樹本身的了解,要對茶樹進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包括茶樹的生長周期、最佳采摘時間等等,都要在最恰當的時機進行,同時還要針對茶葉對茶樹進行實施病蟲害的預測與防治工作。第三個是對于農藥的選擇方面,要選取科學符合標準的農藥來對茶樹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這就要求我們選取毒性低、防治效果又比較強的化學農藥劑,同時還可以和生態農藥植物性農藥化學農藥結合起來,這樣多種農藥的疊加使用會發揮最大好處,因此要將他們共同使用在無公害茶葉的防治過程當中。
4.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法最常說的就是人工捕殺法,對于一些在茶園中出現相對明顯或者頻繁或者呈現集體出現的這樣的目標,我們對其就可以采用物理捕殺的方式,這種方式主要是通過這些害蟲的棲息特性來對于進行確認和捕殺1。其次是趨向性誘殺法,可以借助一些道具來進行對他們的捕殺,比如通過燈光、色板、糖醋液等等這些東西來進行誘殺害蟲。目前在我們現階段的誘殺方法中最主要的誘殺方法有光、色、味、波四種,在選擇的過程中要注意的是避免殺死這些害蟲的天敵,要選擇有針對性的對于單一害蟲的誘殺方式,以免把病蟲害的天敵殺死。
四、無公害茶葉的科學經營管理分析
無公害茶葉的管理重點要做好一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個是培養地力,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方法來提高土壤的肥力,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狀,同時增強土壤的生物活性。第二個是茶園施肥,以最基本的施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助,基肥的施肥季節一般是在冬季或者春季施下,關于肥量最好是占據全年總量的50%為宜。在施肥的過程要注意的是,要大力推廣對于專用肥、有機肥和生物肥的使用,還要禁止使用硝態氮肥,主要是為了能夠降低污染。第三個是病蟲害的防治,無公害茶葉要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對茶葉質量和天敵安全的農藥品種,堅決不能使用國家嚴格規定不能使用的農藥,同時還要嚴格的控制使用的數量和藥量,同時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卻沒有傷害病蟲害的天敵的生存環境,不僅要做到方法安全有效,同時還是最合理的科學的,沒有一點兒浪費。
五、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無公害茶葉病蟲害防治提出的一些防治和管理措施,這些能夠全面提高無公害茶葉的生產質量,讓無公害茶葉的生產量不斷增加,以此來推動我國茶葉的發展。為了提高無公害茶葉的發展我們要大力推動產業走向一條科學化、合理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為我國的經濟貢獻出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張永和.關于小麥種植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J].南方農業,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