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鵬?朱丹?劉榕


隨著盤縣農村沼氣事業的發展,不僅為農民提供了清潔、環保的優質能源,還為農業提供了高效的優質肥料。沼液是人、畜糞便和各種農作物秸稈等原料投入沼氣池內經密封發酵后殘存的液態物質,它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活性生物物質,具有生物肥料和生物農藥的雙重功效。沼液農業利用不僅可以減少化肥和農藥等的施用,有效地降低對生態系統和環境的破壞,而且可以提高作物產量、改善作物的品質,滿足人們對環保、綠色、健康型的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的要求,提高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同時還可以有效持續地改良土壤環境、有效調節土壤的水、肥、氣、熱等環境要素,從而促進土壤生態環境、土壤功能的良性循環。沼液中含有大量的腐殖酸,各種維生素、生長素和植物生長所需的氮、磷、鉀和微量元素以及微生物分泌的多種活性物質,浸種使這些可溶性的營養物質都不同程度地被種子吸收,加速種子體內營養物質轉化,促進新陳代謝,達到苗齊、苗全、苗壯的目的,沼液含有的多種活性物質可強健植株機體,增強抵御病蟲害和嚴寒、干旱的能力。為了探索小麥沼液浸種的效果,便于今后大范圍推廣,2015-2016年在盤縣兩河街道辦事處巖腳村進行了小麥沼液浸種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試驗于2015年11月3日播種,浸種播種面積2畝,不浸種面積1畝,共3畝。試驗地交通便利,土壤肥料中上,地塊平整,試驗播種量同當地大田生產水平,保證畝基本苗11~15萬。同一試點內畝基本苗相對一致,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播種前精細整地、稱種到行、均勻播種、保證試驗小區之間相差不超過2萬苗/畝,分布均勻,無缺苗斷行。
沼液選擇巖腳村韓從清農戶正常發酵產氣2個月以上沼氣池,PH值7.4。畝施農家肥1500公斤,復合肥40公斤。主要技術指標如下:
一、浸種方法
1.種子的處理。在浸種前要選擇晴天將麥種曬2~3次,提高種子的吸水性能。
2.沼液的選擇。沼液選擇巖腳村某農戶正常發酵產氣2個月以上沼氣池,PH值7.4且腐熟較好并與豬圈、 廁所結合正常使用的沼氣池發酵液。于浸種前幾天打開水壓間蓋,在空氣中暴露數日,并攪動數次,使少量硫化氫氣體逸散,還要將水壓間內水面上的浮渣清除。
3.浸種時間。在播種前一天進行浸種。浸泡時間17~20℃浸8小時。
4.浸種操作。將要浸泡的麥種裝入透水性好的塑料編織袋,每袋種子量占袋容的2/3,將袋子放入水壓間沼液中,并拽一下袋子的底部,使種子均勻松散于袋內,以沼液浸沒種子為宜。
5.播種。麥種浸8小時后,取出種子袋,用清水洗凈,并使袋里的水漏去,然后把種子攤在席子上,待種子表面水分晾干后進行播種。
二、試驗內容及方法
1.小麥各生育期指標及生育情況:各小區均采取5點取樣,每點調查20株,共計100株,取平均值。調查結果見表1、2。
2.產量:各小區5點取樣,調查并記載100株小麥的株高、穗長、穗為數,取其平均值,計算產量,具體見表2。
(理論產量(kg)=單位面積穗數(萬)×千粒重(g)/1000×1000)。詳見表3。
三、結語
相關資料顯示,腐熟的沼液中不僅含有0.03%-0.08%的全氮,0.02%-0.07%的全磷(P2O5),0.05%-1.40%的全鉀(K2O),還含有多種植物種子發育所需的微量元素,并以水溶性狀態存在于沼液中,種子在浸泡的過程中不斷吸收,滿足需要,使種子內部酶的活性得到激發,刺激胚細胞的分裂,促進細胞生長,調控生長基因,起到發芽快,苗齊、苗壯的作用。
小麥沼液浸種可使生育期提前,產量增加,在同等肥力、管理水平的情況下,浸種比對照早3天出苗,且苗齊苗壯,葉色濃綠,基本苗多1.7萬株/畝,千粒重增加1.1g,畝產增加42.6kg,增產率達17.26%。小麥沼液浸種使各生育期提前,對根系的發育及有效分蘗的增加都有促進作用,沼液所含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腐殖酸等能夠提高小麥抗逆性,增強抗旱、抗寒能力;同時,經過厭氧消化的物質能夠殺滅種子表面的病菌,增強種子的抗病力,從而達到增產的目的,是一種簡便易行、投資少、增產效果顯著的技術措施,應在生產中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沼液灌溉對蔬菜產量和品質以及土壤質量影響的研究[D]. 孫廣輝.浙江大學 2006.
[2]不同沼液灌溉強度對土壤和滲濾液的影響[J]. 李彥超,廖新俤,林東教,吳銀寶. 家畜生態學報. 2009(04).
[3]栽培措施對小麥不同基因型鋅營養影響的研究[D]. 李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