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永讓
摘 要:結合當前林業種植的基本現狀,在分析林業種植符合幾點原則的基礎上,論述當前林業種植中的存在問題,并結合實際從多角度探討了常用林業種植技術需要注意的問題,希望對于我國今后的林業種植發展具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林業種植;種植原則;林業種植結構;注意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到林業種植的基礎作用,其對于生態化城市建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并且影響著和諧社會的穩定發展。因此,應該從各個層面重視林業種植方面的工作,通過利用先進技術來增強種植地的土壤質量,保證其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盡管林業種植取得一定的進步,還應該重視林業種植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這里結合實踐經驗,重點探討林業種植發展的相關問題。
一、林業種植符合幾點原則探討
1.積極開展整合養地與整地內容
土壤問題則是在林業種植中不可忽視的內容,應該利用科學技術措施,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集中治理。在此工作中,應該要求園林養護人員充分重視養地整地內容,充分發揮土壤的肥力作用,這樣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還能盡可能最大化進行自然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有效提升林木存活率。
2.充分考慮到經濟與生態效益
在快速發展的林業經濟的背景下,林業種植過程中應該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利益,從兩個方面綜合考慮,通過利用自然培育、人工培育相互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林業種植的潛力。比如,具體的封山育林中,應該滿足林業市場的重點發展,將生態環境以及經濟發展緊密相連。
3.通過多樣化方式開展造林工作
經過大量研究表明,通過多種形式的造林能夠進一步提升林木存活率,一般來說,主要是通過直接播種、苗木培育等造林方式,與此同時,還應該結合實際的土壤情況,選擇合適的苗木,最好選擇在春季開展樹苗種植工作。
二、當前林業種植中存在問題探討
1.林業結構不合理
部分地區由于客觀因素影響,大部分選擇油松類植被,且這部分比例過大,造成存在不合理的林業結構的問題。對于單一化的樹種條件來說,易造成病蟲害的情況,因此,應該結合實際來不斷滿足物種多樣化的條件,進一步豐富種類植被,實現林業結構合理化要求,特別針對冬季的條件,為了增加城市的動力和升級,可以選擇部分的常綠針葉林進行種植。
2.植被缺少多樣性
通過統計分析,我國較為重視森林公園、生態自然保護區等地區,他們的生物多樣性較好,且具有較多的植被種類。但在大部分城市區域中,公共場所的樹種類型則較為單調,各個地方樹種形式都相差不多,這對于城市進一步綠化多樣性發展十分不利。
3.缺乏先進的科技手段
考慮到當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林業種植中所應用的先進技術卻不多。經過分析,當前大都還是采用粗放型經營模式,特別是表現在節約化、規模化經營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在這樣的背景下,能以有效開展林區的管理工作。同時,從實際情況考慮,林業發展還不可避免遭受火災、病蟲以及人為方面的損害,這些都不利于其正常發展。
4.林業設計規劃與標準不符
應充分重視自然環境中林業資源的地位,以及其所帶來的生態效益。但是,由于人們片面化地追求經濟性、美觀性等方面因素,造成存在大量問題。比如,盡管將草坪大面積鋪設在園林綠地景觀中,卻配置很少的喬灌木,或者,為了滿足特定圖形的需求,不切實際地大量使用喬木或灌木,這樣都不利于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功能,也不利于林業長期發展。
三、常用林業種植技術需要注意的問題
1.結合植物形態營造氛圍
具體的林業種植工作中,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合理優化骨干樹種、基調樹種以及喬灌木的比例設置,總整體進行規劃設計,選擇合理的種植基調以及物種品種。比如,在廣場范圍內容,應該從其性質出發選擇合理樹種;針對校園綠化設計問題來說,應該結合校園需求,選擇樹蔭濃密、色彩變化明顯的樹種,能積極營造適合青少年的溫馨感覺。另外,在具體的實踐中,還應該充分發揮好植物美學功能,在綠化美觀設計中,應該結合實際考慮到植物的質地、形狀、色彩等因素。
2.實行因地制宜方式
因地制宜則是林業種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其最基本的原則,符合植被的生長規律。從地區因素考慮,應該指出,本地的植被對于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力,再通過必要的措施得當的管理,能夠滿足林業種植的預期要求。一般來說,從當地的自然氣候出發,選擇本地樹種,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樹種搭配,形成良好的生態圈,滿足全面提升森林經濟的要求。
3.吸收引進外來樹種滿足多樣性的要求
在林業種植中,不應該局限于本地樹種中,而應該從實際出發積極吸收引進外地樹種,滿足生物多樣性的需求,還能進一步提升各個地區樹種交流的需求,滿足新樹種培育的需求。應該注意,在樹種引入過程中,還應做好有害生物的入侵工作,滿足有效風險評估后方可引用。
4.合理配置樹種
具體配置樹種中,應該合理優化慢生樹種和速生樹種的比例關系。對于工業需求來說,可以保證選用速生樹種,以滿足工業化生產的需求,具有較強的經濟性條件;對于慢生樹種來說,短時期內其所具備的生態效益比較低,但從長遠來看,其具有較高的生態效益。所以,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應該合理搭配樹種,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種植,滿足林業發展的要求。從實際的地區情況出發,合理規劃基礎上,滿足林業種植的需求,實現不同地點種植不同樹木。
四、結語
合理利用森林資源,能高效環節生態壓力,積極提升經濟和生態效益,滿足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需求。具體的林業種植中,應該重視林業資源分布不合理、種植種類單一化等問題,積極將生態利益、經濟利益相互結合,堅持因地制宜、多樣化搭配的原則,積極引進外來樹種,保證本地的完整生態圈發展。
參考文獻:
[1] 梁相成. 淺談林業種植在環境改善中的應用[J].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6,(9).
[2] 王潔瓊. 林業種植問題及對策淺析[J].南方農業, 2016,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