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欽榮
摘 要:隨著經濟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開始重視對新農村的需求性進行分析,針對其需求進行新農村的綠化配置的模式進行技術的開展工作,同時在配置模式的開展工作中利用問卷與訪談兩種調查的方式進行新農村綠化配置模式及需求的調查分析。本文主要是通過分析在新農村的綠化配置模式及需求性的探究。
關鍵詞:新農村綠化配置;模式需求性分析
在經濟技術不斷發展的水平中,新農村的綠化也隨著經濟快速的發展得到不斷的推廣,并快速的發展新農村綠化建設的經濟技術,同時在目前的經濟水平中,人們隨著經濟技術不斷的發展,因此對新農村的綠化建設需求也不斷的提高。但由于還只是新的模式,所以仍然存在著不足的地方,經過調查仍然發現存在不足的地方,在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在農村的綠化建設發展中存在著盲目修建各種各樣的建設,并以城市的綠化水平的標準進行建設,而沒有從自身的實際出發,使得其在建設的過程中嚴重的影響了綠化項目建設,因此針對農村綠化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分析。
一、新農村綠化存在的問題隨著經濟水平的技術不斷的發展
農村的建設也隨著經濟技術水平的發展不斷的提升,進行綠化配置模式的發展建設。但是仍然存在著不足的地方,例如:在經濟的發展的水平中由于相關不足的地方,由于農村的經濟等方面的技術仍然存在著不足的地方,使得其在生產發展的過程中,因為相關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不高,而影響了其在綠化建設的過程中沒有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設備,使得在建設的過程中能能夠快速的進行項目的開展工作,同時不僅是在存在技術上的問題,同時還因為有關的管理制度沒有完全的落實到位,使得許多的技術人員在進行新農村的綠化配置的模式時,沒有嚴格的要求自己,對想關的綠化知識認識不清,同時沒有認識到自己的主要職責,每個不同的農村地區對其綠化建設的需求都存在著許多的差別,因此由于相關技術人員沒有進行好不同地區不同選擇的協調性,使得在新農村的綠化建設的過程中沒有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分析和落實,加強在農村的建設發展中普遍的存在盲目的修建寬廣的綠化廣場、大草坪、同時以城市的標準綠化進行農村的綠化建設,使得其農村原本的生態風景景觀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并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環境。
二、新農村綠化配置模式及需求性分析
(一)加強對新農村綠化配置模式的認識
在新農村綠化配置模式的建設發展中,提高人們對新農村綠化的配置模式的認識,能夠有助于幫助綠化建設項目的順利開展,提高綠化建設的建設發展。在綠化配置模式的開展中,應用調查問卷的方法調查人們對新農村綠化配置模式的認識,同時對綠化的基本要求的滿意度和愿不愿意參加新農村的綠化,在調查的過程中同時還要對其河道的綠化、道路的綠化及庭院的綠化植物等方面的綠化進行記錄和分析。經過調查得出大部分的人對綠化新農村的認知度及非常的支持態度占有78.3%,而比較支持的占9.1%,其余的為不支持同時不了解的為5.5%,無所謂的是占有7.1%,而在人們對滿意度的需求中,非常滿意的為24.6%、基本滿意的為50.8%、一般滿意的為17.5%、不滿意的為7.1%。經過調查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當地的居民對于新農村的綠化配置模式及需求都有著一定的認知,對去綠化的的配置模式都相當的滿意。因此相關的人員在調查的過程中,要根據所調查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人們對新農村綠化配置模式的認識,并對其的需求進行有效的分析,從而促進綠化建設的配置模式的發展,提高新農村的綠化發展技術。
(二)落實新農村綠化建設的全面發展
根據新農村的綠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有關的技術人員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要制定出一項完善的管理制度,根據農村綠化建設的實際情況,落實好每一項工作,從而進行全面的綠化建設的發展。同時在選擇綠化配置模式進行選擇的時候,相關的人員要根據不同的地方對綠化的不同需求進行選擇,并考慮在不同的功能下所帶來的情況進行確定,因此為了能夠進行全面的新農村綠化配置模式的發展,我們根據本地的實際需求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在訪問的過程中我們主要是從性別、年齡、教育的程度和基本的經濟收入等方面呢相關信息進行訪問,在訪問中我們的訪問中年齡為18-60歲之間,男女的比例為2:1,在這部分的人群當中我們發現受教育程度在中學的有78.5,而大專及以上的為19.4其余的都是文盲2.1,同時在經濟的收入中每個月收入大于600的占有11.4,600-1800的占有73.5,而小于1800的占有15.1,經過訪談我們在進行抽樣的調查中可以看出,其被訪談的人員的組成結構具有著廣泛的代表性,其主要是反映當地的居民對新農村的綠化配置模式的需求。根據所拜訪的數據,進行相關的技術措施,落實新農村綠化建設的工作,從而使其能夠有效的提高綠化建設的發展,促進新農村全面性的綠色建設的發展。
三、結語
在新農村的綠化配置模式及需求的分析中,加強新農村綠化配置模式有關知識的宣傳,提高知名度,能夠有助于新農村的綠化建設配置進行全面的發展,落實新農村綠化的技術水平,促進其建設的生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喜生, 陳祖展. 湖南新農村綠化需求性分析及綠化配置模式[J]. 農技服務, 2016, 33(12):146-148.
[2]鄒麗偉, 鄒潤玲, 鞏茂康. SPSS統計在新農村綠化建設中的應用[J]. 林業勘察設計, 2015(1):128-134.
[3]魏玉桂, 朱蘇堂, 鈕開明. 生態新農村綠化模式[J]. 現代農業科技, 2014(20):176-177.